【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流控芯片的动态修饰方法及其捕获CTCs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的动态修饰方法及其捕获CTCs的应用,特别涉及将生物识别分子偶联于微球表面,后将其均匀修饰与微流控芯片内的方法。
技术介绍
微流控芯片是一种可以在微米尺度精确操控流体的实验平台。得益于其微米级别的芯片结构,微流控芯片可以操控细胞尺寸级别的流体,从而更精准地控制单个细胞的行为,这是宏观实验平台无法实现的,从而为其在分析和研究全血中的稀有细胞等领域奠定了基础。同时,由于芯片尺寸较小,其所消耗的试剂量小,且流体流速较高,即其可以更低的成本和更短的时间完成更小尺寸的流体操控任务,从而获取宏观实验平台难以获得的单细胞的信息。在微流控芯片的制备中,玻璃、硅和石英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材料,但其制作成本较高。因此,热塑性高聚物如聚二甲氧基硅烷(PDMS)、聚碳酸酯(PC)、聚甲基丙烯酸酯(PMMA)、聚乙烯(PE)、聚丙烯(PP)、氢化聚苯乙烯(PS-H)等,在微流控芯片的制备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微流控芯片的生物修饰是其在生物学领域应用的第一步,其可以赋予微流控芯片更多特性,如更强的亲/疏水性、捕获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流控芯片的动态修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微球与待修饰分子的偶联:将待修饰分子偶联于微球表面,形成待修饰分子‑微球结合物;2)微流控芯片的动态修饰:将待修饰分子‑微球结合物铺设于微流控芯片内,得到动态修饰的微流控芯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流控芯片的动态修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微球与待修饰分子的偶联:将待修饰分子偶联于微球表面,形成待修饰分子-微球结合物;2)微流控芯片的动态修饰:将待修饰分子-微球结合物铺设于微流控芯片内,得到动态修饰的微流控芯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的动态修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球为磁性微球或非磁性微球,所述非磁性微球为琼脂糖微球或镍微球;所述微球的直径为1~100微米级别;所述待修饰分子为抗体或核酸适体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的动态修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通过手动注射或注射泵注射的方式将待修饰分子-微球结合物注入微流控芯片内,以使待修饰分子-微球结合物铺设于微流控芯片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的动态修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为鱼骨型芯片,包括上层的鱼骨结构层和下层的通道层;鱼骨结构层中设有若干间隔布置的鱼骨形横梁,通道层中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支撑柱;支撑柱间的间隙形成流体通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流控芯片的动态修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鱼骨结构层的高度为30~60微米,所述通道层的高度为30~60微米;所述鱼骨形横梁的宽度为80~120微米,高度为30~60微米,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朝勇,陈小锋,张明霞,朱志,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