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风机及使用该风机的电动吸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9816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动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定子和旋转自如的转子构成的电动机;在所述电动机驱动下旋转的涡轮;设在所述涡轮的周围、具有多个导流板的空气引导部件;和覆盖住所述涡轮以及所述空气引导部件的机罩,    所述机罩上设有使所述涡轮所吸入的气流中的一部分排出的第一类排气口,同时,所述第一类排气口在周长方向上的长度设定成与相互邻接的导流板的外端部之间的距离大致相同。(*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风机及使用该风机的电动吸尘器
技术介绍
下面先借助图18来描述现有的电动风机。图18中示出了一种在电机组件2的旋转轴3上安装/固定有涡轮4的电动风机。在所述涡轮4的周缘外侧,设置有与之相对应的空气引导部件5。6为风机罩,该风机罩6将涡轮4和空气引导部件5从外面包围住,再以气密方式安装在电机组件2的外周缘上,其中心部分设有吸气孔6a。所述风机罩6的外周缘上设有多个第一类排气口(7)。另外,在构成电机组件2的框架8中设有排气口B(9)。下面描述上述构成中的操作情况。安装/固定在电机组件2的旋转轴3上的涡轮4高速旋转时,将产生吸尘气流。该吸尘入气流从涡轮4的外周缘排出,穿过空气引导部件5,一部分气流从设在风机罩6的外周缘上的第一类排气口(7)向外部排出,其余气流从框架8上的排气口B(9)向外排出(详细说明可参照例如日本实开昭61一47964号技术公报)。通过使一部分吸入气流从风机罩6的外周缘向外排出,可以提高电动风机1的鼓风效率。这一事实是公知的,但是上述公报中对于第一类排气口(7)的具体面积及形状、与空气引导部件5的相对位置关系等并没有详细描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鼓风效率高的电动风机以及使用该电动风机的电动吸尘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电动风机包括定子和旋转自如的转子;安装在所述转子的旋转轴上的涡轮;设在所述涡轮的周围的、具有多个导流板的空气引导部件;和覆盖住所述涡轮以及所述空气引导部件的机罩。所述机罩上设有使所述涡轮吸入的气流中的一部分排出的第一类排气口,同时所述第一类排气口在周长方向的长度与相互邻接的导流板的外端部之间的距离设置成大致相同,这样可以使气流被顺利地排出,鼓风效率能够显著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例的电动风机的部分截面图,图2为沿图1中的C-C线的截面图,图3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例的电动风机中的导流板和第一类排气口的位置关系的横截面图(图1中的C-C线截面图),图4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第3实施例的电动风机中的导流板和第一类排气口的位置关系的横截面图(图1中的C-C线截面图),图5示出了电动风机的导流板和第一类排气口的又一种位置关系的横截面图(图1的C-C截面图),图6示出了又一种电动风机的部分截面图,图7示出了又一种电动风机的部分截面图,图8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4实施例中电动风机的第一类排气口的面积和鼓风效率的关系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5实施例中的电动风机的部分截面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6实施例中的电动风机的部分截面图,图11为另一种电动风机的部分截面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第7实施例的电动风机的部分截面图,图13为又一种电动风机的从下方看到的斜视图,图14示本专利技术的第8实施例电动吸尘器的整体图, 图15为设在电动吸尘器内部的电动风机的部分截面图,图16为电动风机中安装有防音部材的正视图,图17为吸尘器主机体的截面图,图18为现有电动风机的部分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借助图1和图2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例。在下面的描述过程中,与现有装置中相同的部分被标上了相同的参考符号,并省略对其的说明。电动风机1由电机组件2和风扇组件10所构成。所述电机组件2的外壳由支撑住负载侧的轴承11的第一框架12和支撑住与负载处于相反一侧的轴承13的第二框架14构成,第二框架14的内部设有电动机8。电动机8由转子17和定子19构成。转子17是在旋转轴3上压入由整流子15和矽钢片层迭而成的电枢铁心16,将其固定好,再安装上线圈(图中未示出)而成。定子19则是在矽钢片层迭而成的励磁铁心18上安装上线圈(图中未示出)而成。另外,所述第二框架14上设有收藏整流子15和滑动碳刷(图中未示出)的刷架20。所述的风扇组件10的旋转轴3上安装/固定有涡轮4。该涡轮4由前屏蔽板21和后屏蔽板22这两块屏蔽板一前一后夹住/固定住多个叶片23而成。前屏蔽板21的中心部分设有吸气孔21a。另外,所述涡轮4的外围设置有空气引导部件5,该空气引导部件5中具有由多个导流板24构成的回旋室25。6为将涡轮4和空气引导部件5从外面包围住的风机罩,该风机罩6以气密方式安装在第二框架14的外周缘上,其中心部分上设有吸气孔6a。风机罩6的外圆缘上设有供通过空气引导部件5的气流中的一部分排出的第一类排气口7。另外,第二框架14上还设有第二类排气口9。如第二类排气口的开口总面积为S5,第一类排气口7的总面积为S1,则各部分的尺寸被设定成使得S1<S5。这里,设在所述风机罩6上的第一类排气口7在周长方向上的长度A与空气引导部件5中相邻的导流板24的前端部24a上的距离B设置成大致相同,且是互相对应。也就是说,在风机罩6上与所述的相邻导流板24的外端部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大致呈长方形的第一类排气口7。并且,回旋室25处于外周缘处的流路底面25a被设定为与第一类排气口7的下端面7a处于大致相同的位置上,或者设在位于其上方但比第一类排气口7的上端面7b低的位置上。另外,如果第一类排气口7的总面积为S1,框架B14和电动机8之间在与流路8a的旋转轴3正交的方向上的总截面积为S4,则各部分的尺寸被设定为S1<S4。上述结构产生的作用如下。首先,当通过电动机8的碳刷以及整流子15向转子17的线圈和定子19的线圈中供给电流时,转子17的旋转轴3高速旋转,固定在旋转轴3上的涡轮4随之也高速旋转。这样,空气被从设在所述涡轮4的前屏蔽板21上的吸气口21a吸入,穿过由前、后屏蔽板21、22和多个叶片23所包围的空间,再从涡轮4的外周缘排出,产生气流。从涡轮4排出的气流紧接着穿过设在空气引导部件5中的、由相互邻接的多个导流板24构成的回旋室25后,从空气引导部件5的外周缘排出。从空气引导部件5的外周缘排出的气流中的一部分从设在风机罩6上的第一类排气口7向外部排出,其余的气流对设在框架B14内部的转子17、定子19等进行冷却后再从设在框架B14上的第二类排气口9向外部排出。这里,由于吸入气流中的一部分被从设在风机罩6上的第一类排气口7直接向外部排出,气流穿过设在空气引导部件5中的回旋室25后再被引导至空气引导部件5的背面时因流路弯曲而产生的压力损失(弯路损失)能够降低。另外,由于穿过电机组件2内部的气流同时也减少了,因其间的风阻产生的压力损失(风损)也能够降低。由于上述的「弯路损失」和「风损」造成的流体损失能够降低,故整体的鼓风效率可以得到提高。此时,由于第一类排气口7在外周缘方向上的长度A与设在空气引导部件5中的相互邻接的导流板24的外端部24a之间的距离B大致相同,也就是说,风机罩6上与所述的相互邻接的导流板24的外端部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大致呈长方形的第一类排气口7,穿过回旋室25内部的气流能以很高的效率顺畅地从第一类排气口7排出,穿过电机组件2内部的气流将减少。结果,因「弯路损失」和「风损」形成的损失将会减少,鼓风效率可以进一步提高。另外,由于回旋室25的出口处的流路底面25a被设置在与第一类排气口7的下端面7a大致相同的位置上,或者设置在位于其上方且比所述第一类排气口7的上端面7b低的位置上,从第一类排气口7吹出的风不会与风机罩6发生碰撞,鼓风效率能够得到提高,同时还可以降低噪音。另外,如图2所示,由于回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德田刚村田吉隆速水祯高森下和久汤朝康裕土屋法宏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