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管板U形壳体高温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相关
,特别涉及一种双管板U形壳体高温换热器。
技术介绍
在太阳能光热发电过程中,熔盐换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发展至今,对充当其传热介质的材料进行了多样化的尝试,包括水和蒸汽、空气、液态金属、导热油及熔盐等。随着光热发电技术的革新,所需要的传热介质使用温度愈来愈高,要求的传热能力也愈来愈强。熔盐是优良的传热储能介质,在建筑供暖、谷电制热、风电消纳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由于其具有较高的使用温度、高热稳定性、高比热容、高对流传热系数、低粘度、低饱和蒸汽压、低价格等“四高三低”的优势,成为目前光热发电领域中认可度最高的传储热介质之一。但另一方便,由于熔盐的高温度、泄漏自燃性、易结晶性(一旦结晶将无法清除或融化,并且粘附在壳体上,受热时与壳体膨胀不一致会造成壳体破坏),给设备的结构及制造要求也较高,尤其是在一些换热温差大场合,换热器难以清理、容易造成损坏,常规的U形管及固定管板换热器等已经无法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熔盐换热过程中易结晶、结晶后壳体内部难以清洗等问题,本技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管板U形壳体高温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上壳侧壳体(2)、可拆卸连接于上壳侧壳体(2)前端的上管箱(3)、位于上壳侧壳体(2)下方的下壳侧壳体(4)、可拆卸连接于下壳侧壳体(4)前端的下管箱(5)以及可拆卸连接于上壳侧壳体(2)和下壳侧壳体(4)后端之间的后端端盖(1),所述上壳侧壳体(2)、后端端盖(1)、下壳侧壳体(4)依次相连,整体呈U形结构,并且内部设有折流板(8)和呈U形分布的用于通冷却水的U形管束(7),所述U形管束(7)与上管箱(3)和下管箱(5)内部相连,此外,所述上壳侧壳体(2)前部、下壳侧壳体(4)前部分别设有熔盐进口(201)和熔盐出口(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管板U形壳体高温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上壳侧壳体(2)、可拆卸连接于上壳侧壳体(2)前端的上管箱(3)、位于上壳侧壳体(2)下方的下壳侧壳体(4)、可拆卸连接于下壳侧壳体(4)前端的下管箱(5)以及可拆卸连接于上壳侧壳体(2)和下壳侧壳体(4)后端之间的后端端盖(1),所述上壳侧壳体(2)、后端端盖(1)、下壳侧壳体(4)依次相连,整体呈U形结构,并且内部设有折流板(8)和呈U形分布的用于通冷却水的U形管束(7),所述U形管束(7)与上管箱(3)和下管箱(5)内部相连,此外,所述上壳侧壳体(2)前部、下壳侧壳体(4)前部分别设有熔盐进口(201)和熔盐出口(401),所述上管箱(3)、下管箱(5)上分别设有冷却水出口(301)和冷却水进口(5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管板U形壳体高温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端盖(1)由依次连接的椭圆封头(101)、筒节(102)和法兰(103)组成,所述上壳侧壳体(2)和下壳侧壳体(4)后端固定连接有壳侧异形法兰(9),通过螺栓将法兰(103)和壳侧异形法兰(9)固定连接,从而将后端端盖(1)与上壳侧壳体(2)和下壳侧壳体(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管板U形壳体高温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侧异形法兰(9)上设有U形管束(7)和熔盐可穿过的第一连接孔(104)和第二连接孔(105),所述第一连接孔(104)和第二连接孔(105)的大小分别与上壳侧壳体(2)和下壳侧壳体(4)后端孔径大小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双管板U形壳体高温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侧壳体(2)和下壳侧壳体(4)沿着熔盐流动的方向向下倾斜一定角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管板U形壳体高温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侧壳体(2)自前端向后端向下倾斜,倾斜角度为α,所述下壳侧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洪才,张武,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济容热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