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用气体吸收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9376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6:57
锂离子电池(E)具有:正极端子(1)和负极端子(2);以及作为气密容器的电池壳体(3),在电池壳体(3)的内部容纳电极体(10)。电极体(10)具有正极集电体(11)和正极用电极板(12)以及负极集电体(13)和负极用电极板(14),正极用电极板(12)与负极用电极板(14)具有隔着间隔体(15)层叠的结构。而且,在电池壳体(3)内配置碳系多孔质材料。该碳系多孔质材料具有吸收甲烷气体的能力,优选具有吸收碳酸气体的能力,细孔径为

Gas Absorbing Materials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锂离子电池用气体吸收材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于吸收从用于电子设备、汽车等的锂离子电池中产生的甲烷气体的锂离子电池用气体吸收材料。
技术介绍
近年来,大容量、高输出型的锂离子电池已经被实用化。由于该锂离子电池为大容量、高输出,因此要求其具有比以往的二次电池更高的安全性、稳定性。该锂离子电池的典型构成是使用碳作为负极,使用钴酸锂等锂过渡金属氧化物作为正极,使用在碳酸乙烯酯、碳酸二乙酯等作为非水系电解质的有机溶剂中配合有所谓六氟磷酸锂(LiPF6)的锂盐而成的物质作为电解液,通常,对于这些负极、正极和电解质的各材料而言,只要锂离子移动且通过电荷的交换能够进行充放电即可,因而能采用非常多的形式。作为锂盐,除LiPF6以外,有时也使用LiBF4等氟系络合盐、LiN(SO2Rf)2·LiC(SO2Rf)3(Rf=CF3或C2F5)等盐。另外,作为正极材料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已知LiCoO2、LiMn2O4、LiNiO2、LiFePO4、Li2FePO4F、LiCO1/3Ni1/3Mn1/3O2、Li(LiαNixMnyCoz)O2等。在使用这种非水系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中,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反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气体吸收材料,其是在锂离子电池内设置的气体吸收材料,其中,其由具有吸收甲烷气体的能力的碳系多孔质材料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1.15 JP 2017-220074;2018.03.19 JP 2018-050771.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气体吸收材料,其是在锂离子电池内设置的气体吸收材料,其中,其由具有吸收甲烷气体的能力的碳系多孔质材料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气体吸收材料,其中,所述碳系多孔质材料具有吸收碳酸气体的能力。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子淳宫本真吾野末满
申请(专利权)人:栗田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