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偏振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9350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防反射特性且可低成本地制造的圆偏振片。作为解决手段,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圆偏振片依次具有:起偏镜、作为λ/4波片发挥功能的相位差层(20a)、和着色层;并且,该起偏镜的吸收轴与该相位差层(20a)的慢轴所形成的角度为35°~55°,由该起偏镜与该着色层构成的层叠体的偏振度为99.9%以上。而在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着色层选择性地吸收特定波长范围的光。

Circular polariz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圆偏振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圆偏振片。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智能手机代表的智能装置或数字电子广告牌及窗口显示器等显示装置在强烈外部光下使用的机会与日俱增。伴随该现象,产生了由显示装置本身或用于显示装置的触控面板部、玻璃基板及金属配线等反射体造成的外部光反射及背景映入等问题。因此,已知有通过将具有λ/4波片的圆偏振片设置于视觉辨认侧来防止这些问题的情形。作为一般的圆偏振片,已知有一种将由环烯烃(COP)系树脂膜代表的相位差膜(具代表性的是λ/4波片)以使其慢轴相对于起偏镜的吸收轴成为约45°的角度的方式进行层叠的圆偏振片。已知COP系树脂的相位差膜,其相位差值并不依赖于测定光的波长且具有大致一定的所谓平坦波长分散特性。而将含有具这样的平坦波长分散特性的相位差膜的圆偏振片用于显示装置时,便会有无法获得优异的反射色相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这样的问题,而提出一种含有下述相位差膜的圆偏振片,该相位差膜具有相位差值会根据测定光的波长而变大、即所谓逆分散的波长依赖性(逆分散波长特性)(例如专利文献1)。然而,使用具有逆分散波长特性的相位差膜并不利于成本方面。另外,在应用于反射率高的反射体时,也会有色相调整格外困难的问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7123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现有课题而作成,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防反射特性且可低成本地制造的圆偏振片。解决问题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圆偏振片依次具有起偏镜、作为λ/4波片发挥功能的相位差层20a、和着色层,该起偏镜的吸收轴与该相位差层20a的慢轴所形成的角度为35°~55°,由该起偏镜与该着色层构成的层叠体的偏振度为99.9%以上。在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圆偏振片在上述起偏镜与上述作为λ/4波片发挥功能的相位差层20a之间,进一步具有作为λ/2波片发挥功能的相位差层20b,且该起偏镜的吸收轴与该相位差层20a所形成的角度为65°~85°,该起偏镜的吸收轴与该相位差层20b所形成的角度为10°~20°。在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着色层选择性地吸收特定波长范围的光。在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着色层在440nm~510nm范围的波长范围具有最大吸收波长。在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着色层在560nm~610nm范围的波长范围具有最大吸收波长。在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着色层的雾度值为15%以下。在一实施方式中,上述起偏镜的偏振度为99.9%以上。在一实施方式中,上述作为λ/4波片发挥功能的相位差层20a的Re(450)/Re(550)为0.5以上且小于1.0,且该相位差层20a的Nz系数为0.3~0.7。在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圆偏振片在最表面具有低反射处理层。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式,提供一种图像显示装置。该图像显示装置具有上述圆偏振片。在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图像显示装置进一步具有图像显示面板,且该图像显示面板的可见光反射率为20%以上。专利技术的效果依据本专利技术,可通过形成着色层来得到具有优异的防反射特性的圆偏振片。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圆偏振片可通过适当地设定着色层的吸收波长来调整反射色相而射出色相中性的光。并且,若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圆偏振片,图像显示装置将可宽色域化。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圆偏振片的示意截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圆偏振片的示意截面图。符号说明10起偏镜20a相位差层30着色层100圆偏振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针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用语及符号的定义)本说明书中的用语及符号的定义如下。(1)折射率(nx、ny、nz)“nx”是面内的折射率成为最大的方向(即慢轴方向)的折射率,“ny”是在面内与慢轴垂直相交的方向(即快轴方向)的折射率,“nz”是厚度方向的折射率。(2)面内相位差(Re)“Re(λ)”是在23℃下以波长λnm的光测得的面内相位差。例如“Re(550)”是在23℃下以波长550nm的光测得的面内相位差。Re(λ)在将层(膜)的厚度设为d(nm)时,通过式:Re=(nx-ny)×d求出。(3)厚度方向的相位差(Rth)“Rth(λ)”是在23℃下以波长λnm的光测得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例如“Rth(550)”是在23℃下以波长550nm的光测得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Rth(λ)在将层(膜)的厚度设为d(nm)时,通过式:Rth=(nx-nz)×d求出。(4)Nz系数Nz系数可通过Nz=Rth/Re求出。A.圆偏振片A-1.圆偏振片的整体构成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圆偏振片的示意截面图。本实施方式的圆偏振片100依次具有起偏镜10、相位差层20a、和着色层30。相位差层20a可作为λ/4波片发挥功能。圆偏振片100可以如下地使用:着色层30成为反射体(例如液晶显示面板、有机EL面板等图像显示面板)侧,起偏镜10成为视觉辨认侧。在一实施方式中,圆偏振片100在起偏镜10的与相位差层20a相反侧的一面上具有保护膜40。根据用途及具有圆偏振片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构成等可省略保护膜40。另外,圆偏振片也可在起偏镜与相位差层之间具有另一保护膜(也称内侧保护膜:未图示)。而在图示的例子中省略内侧保护膜。此时,相位差层20a也可作为内侧保护膜发挥功能。若为所述构成,则可实现圆偏振片的进一步薄型化。在本实施方式中,起偏镜10的吸收轴与相位差层20a的慢轴所形成的角度为35°~55°,优选为38°~52°,更优选为40°~50°,进一步优选为42°~48°,特别优选为44°~46°。若该角度为所述的范围,则可实现期望的圆偏振功能。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提及角度时,只要无特别记载,则该角度包括顺时针方向及逆时针方向这两方向的角度。本专利技术的圆偏振片具代表性的是配置于图像显示装置的视觉辨认侧、作为防反射膜发挥功能。本专利技术的圆偏振片通过具有着色层且该着色层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从而发挥优异的防反射功能。本专利技术的圆偏振片即使应用在反射率高的反射体(例如反射率15%以上)上,也可充分阻挡来自该反射体的反射光。另外,由于着色层选择性地吸收特定波长范围的光而可适当地调整反射色相,且可获得能有益于图像显示装置宽色域化的偏振片(详细内容后述)。另外,着色层会吸收何种波长的光可根据应用上述圆偏振片的反射体(例如液晶显示面板、有机EL面板等图像显示面板)的反射特性来适当地作调整。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圆偏振片的示意截面图。该圆偏振片100’在起偏镜10与相位差层20a(λ/4波片)之间进一步具有另一相位差层20b。另一相位差层20b作为λ/2波片发挥功能。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为了便于说明,有时会将相位差层20a(λ/4波片)称作第1相位差层,并将另一相位差层20b(λ/2波片)称作第2相位差层。图示例子的圆偏振片100’在起偏镜10的与另一相位差层20b相反侧具有保护膜30。另外,圆偏振片也可在起偏镜与相位差层之间具有另一保护膜(也称内侧保护膜:未作图示)。而在图示例子中,省略内侧保护膜。此时,另一相位差层(第2相位差层)20b也能作为内侧保护膜发挥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起偏镜10的吸收轴与第1相位差层20a的慢轴所形成的角度优选为65°~85°,更优选为72°~78°,进一步优选为约75°。并且,起偏镜10的吸收轴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偏振片,其依次具有起偏镜、作为λ/4波片发挥功能的相位差层(20a)、和着色层,该起偏镜的吸收轴与该相位差层(20a)的慢轴所形成的角度为35°~55°,由该起偏镜与该着色层构成的层叠体的偏振度为99.9%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12.12 JP 2016-2407301.一种圆偏振片,其依次具有起偏镜、作为λ/4波片发挥功能的相位差层(20a)、和着色层,该起偏镜的吸收轴与该相位差层(20a)的慢轴所形成的角度为35°~55°,由该起偏镜与该着色层构成的层叠体的偏振度为99.9%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偏振片,其中,在所述起偏镜与所述作为λ/4波片发挥功能的相位差层(20a)之间,进一步具有作为λ/2波片发挥功能的相位差层(20b),该起偏镜的吸收轴与该相位差层(20a)所形成的角度为65°~85°,该起偏镜的吸收轴与该相位差层(20b)所形成的角度为10°~2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偏振片,其中,所述着色层选择性地吸收特定波长范围的光。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偏振片,其中。所述着色层在440nm~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恒三吉川贵博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