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总线式均衡网络的隔离式均衡电路的正激变换器及其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电路自动化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总线式均衡网络的隔离式均衡电路的正激变换器。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应用的普及,更多的场合需要用到电池来作为电源,这就需要相关的电池管理技术来对电池进行均衡管理,从而使电池的效率达到最高,当前的均衡网络有电压式均衡、电感式均衡等,但是这样的均衡网络具有均衡效率不是很高、控制难度较大、要求有足够的电压差等缺点,而总线式均衡网络均衡效率高,结构也比较简单,但也存在一个缺点:能量只能逐级传递。这就会增加均衡网络的损耗,并降低均衡网络的速度。均衡电路主要分为耗散型和非耗散型,耗散型是将多余的能量全部消耗在电阻上,这样这类型称为被动均衡,效率低,非耗散型是将多余能量通过电路转移,这种类型称为主动均衡,效率比较高。基于总线式均衡网络的隔离式均衡电路属于主动均衡。均衡电路还可以分为隔离式和非隔离式,非隔离式的均衡电路输入输出没有进行电气隔离,这使得当输入或者输出受到干扰或影响时,此干扰或影响很容易通过电路传到电路的另一端,对整个均衡网络也造成一定影响,隔离式的均衡电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总线式均衡网络的隔离式均衡电路的正激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三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第四MOS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变压器;第一隔离式均衡电路一端连接第一充放电电源,第一隔离式均衡电路另一端连接能量总线,第二隔离式均衡电路一端连接第二充放电电源,第二隔离式均衡电路另一端连接能量总线,第n隔离式均衡电路一端连接第n充放电电源,第n隔离式均衡电路另一端连接能力总线,其中第一隔离式均衡电路、第二隔离式均衡电路、第n隔离式均衡电路之间并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总线式均衡网络的隔离式均衡电路的正激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三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第四MOS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变压器;第一隔离式均衡电路一端连接第一充放电电源,第一隔离式均衡电路另一端连接能量总线,第二隔离式均衡电路一端连接第二充放电电源,第二隔离式均衡电路另一端连接能量总线,第n隔离式均衡电路一端连接第n充放电电源,第n隔离式均衡电路另一端连接能力总线,其中第一隔离式均衡电路、第二隔离式均衡电路、第n隔离式均衡电路之间并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总线式均衡网络的隔离式均衡电路的正激变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第一电容一端连接输入电源的正极,以及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所述第一电容另一端连接第二MOS管漏极,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连接变压器一次侧输入端,以及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连接第一MOS管漏极,所述第一MOS管源极连接输入电源负极,所述第二MOS管源极连接变压器一次侧输出端;所述第二电容一端连接输出电源的正极,以及第三电感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容另一端连接输出电源的负极以及第四MOS管的源极,所述第三电感的另一端连接第三MOS管漏极以及第四MOS管漏极,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连接变压器二次侧输入端,所述所述第四MOS管源极连接变压器二次侧输出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一MOS管漏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二MOS管源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二MOS管漏极,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三MOS管源极,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三MOS管漏极,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四MOS管源极,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四MOS管漏极。3.一种基于总线式均衡网络的隔离式均衡电路的正激变换器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正激变换器对电池进行均衡管理,需要使其工作在连续模式,所有电感在平衡状态时始终有电流流过;以V1作为输入,V2作为输出为例进行分析,在此工作方向的情况下,所述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