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孝贤专利>正文

一种钢管柱混凝土顶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8995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钢管柱混凝土顶升装置,解决超高层钢管柱自密实混凝土顶升技术中泵送混凝土结构与钢管柱方便安装、拆除,且能反复使用等技术问题。它包括用于连接待浇筑的钢管柱的钢管柱接管、截止阀和泵接管;钢管柱接管一端连接有用于装配在钢管柱的浇筑口处的安装板,另一段通过截止阀与泵接管相连,泵接管可通过连接法兰与高压泵出口相连。该顶升装置,能够加快钢管柱混凝土的顶升速度,提高生产效率和混凝土浇筑质量,且安装拆除方便,能反复使用,降低施工成本;在混凝土泵送顶升浇灌过程中能有效防止从缝隙漏气、漏浆,且能适应直径不同的钢管柱。

A Concrete Jacking Device for Steel Tube Colum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管柱混凝土顶升装置
本技术属于建筑混凝土浇筑技术,特别涉及超高层钢管柱混凝土浇筑顶升技术,为一种钢管柱混凝土顶升装置。
技术介绍
超高层钢管柱自密实混凝土顶升技术在建筑施工行业中是一项新技术,在低层建筑物中(如厂房)得到过应用;而在一些超高层工程钢管桩混凝土浇筑中,由于技术原因实施较为困难。现有高层建筑钢管柱混凝土施工普遍采用技术结构如下:使用一根短泵管直接焊接在钢管柱上,由泵通过短泵管向钢管柱输送混凝土以进行浇筑。首先,由于工程大,短泵管需要量多,一个大工程达直上千根,从而造成焊接工程大,费工且费料,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其次,短泵管是焊接在钢管柱上的,不但安装拆除很不方便,而且是一次性使用,不能重复利用,无形之中加大了施工成本,若强行进行拆除短泵管,将影响或伤害钢管柱中已浇筑的混凝土质量;另外,在该技术中所采用的止流阀比较粗苯,安装拆除很不方便,且不能反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解决超高层钢管柱自密实混凝土顶升技术中泵送混凝土结构与钢管柱方便安装、拆除,且能反复使用等技术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具有截止阀的能消除或降低第二次对钢管柱内混凝土伤害的钢管柱混凝土顶升装置。本技术提的钢管柱混凝土顶升装置,包括:包括用于连接待浇筑的钢管柱的钢管柱接管、截止阀和泵接管;该钢管柱接管、截止阀和泵接管具有与钢管柱上开有的浇筑口一致的内口径,通过泵接管、截止阀、钢管柱接管用以向钢管柱内浇筑混凝土;钢管柱接管一端连接有用于装配在钢管柱的浇筑口处的安装板,另一段通过截止阀与泵接管相连,泵接管可通过连接法兰与泵管出口相连。进一步,所述的安装板与钢管柱接管一端的管壁焊接,四个角部设有螺栓孔;该安装板通过连接螺栓和橡胶密封圈与钢管柱相连。进一步,所述截止阀包括第一阀板、第二阀板、垫片和闸板;钢管柱接管另一端的管壁外周设有第一阀板,与钢管柱接管另一端相连的泵接管的管壁外周设有第二阀板,在第一阀板与第二阀板的相对面上的第一阀板或第二阀板上设有垫片,该垫片处于管口径的外周围;该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大小一致,在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相对应位置分别设有四个螺栓孔,两者通过螺栓穿过螺栓孔相连接;该四个螺栓孔呈阵列形式分布。进一步,该闸板设于第一阀板与第二阀板之间,为长方形板,其中部具有与口径略小的圆孔且偏向一端;其宽度小于第一、第二阀板上横向排列的两个螺栓孔之间的距离。更进一步,上述钢管柱接管、泵接管的内口径为直径142mm。更进一步,该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为400X400mm的钢板,其厚为10mm。再进一步,该闸板为600X164mm的钢板,厚度为8mm,圆孔直径为140mm。再进一步,该垫片设在第一、第二阀板的连接螺栓孔处,垫片比闸板厚2mm,该垫片尺寸为68X68X10mm。本技术中的钢管柱混凝土顶升装置,能够加快钢管柱混凝土的顶升速度,提高生产效率和混凝土浇筑质量,消除或降低第二次对钢管柱内混凝土的伤害;且安装拆除方便,能反复使用,降低施工成本;在混凝土泵送顶升浇灌过程中能有效防止从缝隙漏气、漏浆,且能适应直径不同的钢管柱。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钢管桩顶升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止回闸剖面图1中的1-1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止回闸剖面图1中的2-2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中的与钢管柱连接的安装板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的第一阀板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的第二阀板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中的闸板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中的说明书摘要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型新型做更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仅出于说明并且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例公开的目的而描述,并非是对本公开的范围作任何限制。在此描述的内容可以下文描述的方式之外的各种方式实施。参见图1,本技术的钢管柱混凝土顶升装置包括用于连接待浇筑的钢管柱1的钢管柱接管2、截止阀3和泵接管4;该钢管柱接管2、截止阀3和泵接管4具有与钢管柱1上开有的浇筑口一致的内口径,通过泵接管4、截止阀3、钢管柱接管2用以向钢管柱内浇筑混凝土;钢管柱接管2一端连接有用于装配在钢管柱的浇筑口处的安装板5,另一段通过截止阀3与泵接管4相连,泵接管4可通过连接法兰等与泵管出口相连,以此通过高压泵向钢管柱内浇筑混凝土。参见图1和图2、图3,该安装板5与钢管柱接管2一端的管壁焊接,四个角部设有螺栓孔;为了便于安装,其安装板5的面积大于钢管柱接管2的横截面面积,可为与钢管柱外壁相吻合的形状,如曲面状;连接时,钢管柱接管2的管口对正浇筑口;该安装板5通过连接螺栓和橡胶密封圈与钢管柱相连,便于安装与拆卸。该安装板5一般采用尺寸为300X300X10mm的钢板,或与钢管柱曲率一致的曲面板,便于与钢管柱吻合配合安装。该安装板5的连接螺栓可为M16的连接螺栓;橡胶密封圈厚可为10mm、直径可为20mm。参见图1和图4、5、6,该截止阀3包括第一阀板6、第二阀板7、垫片8和闸板9。钢管柱接管2另一端的管壁外周设有第一阀板6,与钢管柱接管另一端相连的泵接管的管壁外周设有第二阀板7,在第一阀板与第二阀板的相对面上的第一阀板或第二阀板上设有垫片8(如图5所示),该垫片处于管口径的外周围。该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大小一致,在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相对应位置分别设有四个螺栓孔,两者通过螺栓穿过螺栓孔相连接;该四个螺栓孔呈阵列形式分布。参见图1和图7,该闸板9设于第一阀板6与第二阀板7之间,为长方形板,其中部具有与口径略小的圆孔且偏向一端,便于浇筑的混凝土顺利通过;其宽度小于第一、第二阀板上横向排列的两个螺栓孔之间的距离,便于闸板调节时上下移动。第一阀板6与第二阀板7及之间的闸板9通过四个M16的螺栓相连,保证连接紧密以防止在顶升时松动和连接不紧漏气,以实现钢管桩之间连续顶升;同时便于该截止阀的安装、拆除,能反复使用。该垫片8设在第一、第二阀板的连接螺栓孔处,与连接螺栓数量一致,垫片比闸板厚2mm,以保证是闸板顺利插入,同时对闸板起导向、密封作用。该垫片尺寸为68X68X10mm。上述钢管柱接管、泵接管的内口径为直径142mm,与设置在钢管柱的管壁上的浇筑口开孔口径一致,便于快速向钢管柱内浇筑混凝土。该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为400X400mm的钢板,其厚为10mm。该闸板为600X164mm的钢板,厚度为8mm,圆孔直径为140mm。上述钢管柱浇筑口开设在距每层楼楼面350mm处且沿钢管柱轴线方向设置,以便于安装和拆除;浇筑口孔径为142mm,与泵管内径大小一致。本技术在使用时,先通过螺栓将连接于钢管柱接管2上的安装板5安装在钢管柱浇筑口处,然后连接截止阀3与泵接管4,调节好闸板位置,拧紧截止阀上的螺栓,再连接高压泵,即可开启高压泵输送混凝土对钢管柱进行浇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管柱混凝土顶升装置,包括用于连接待浇筑的钢管柱(1)的钢管柱接管(2)截止阀(3)和泵接管(4);其特征在于:该钢管柱接管(2)、截止阀(3)和泵接管(4)具有与钢管柱(1)上开有的浇筑口一致的内口径,通过泵接管(4)、截止阀(3)、钢管柱接管(2)用以向钢管柱内浇筑混凝土;钢管柱接管(2)一端连接有用于装配在钢管柱的浇筑口处的安装板(5),另一段通过截止阀(3)与泵接管(4)相连,泵接管(4)可通过连接法兰与泵管出口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柱混凝土顶升装置,包括用于连接待浇筑的钢管柱(1)的钢管柱接管(2)截止阀(3)和泵接管(4);其特征在于:该钢管柱接管(2)、截止阀(3)和泵接管(4)具有与钢管柱(1)上开有的浇筑口一致的内口径,通过泵接管(4)、截止阀(3)、钢管柱接管(2)用以向钢管柱内浇筑混凝土;钢管柱接管(2)一端连接有用于装配在钢管柱的浇筑口处的安装板(5),另一段通过截止阀(3)与泵接管(4)相连,泵接管(4)可通过连接法兰与泵管出口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柱混凝土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板(5)与钢管柱接管(2)一端的管壁焊接,四个角部设有螺栓孔;该安装板(5)通过连接螺栓和橡胶密封圈与钢管柱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管柱混凝土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止阀(3)包括第一阀板(6)、第二阀板(7)、垫片(8)和闸板(9);钢管柱接管(2)另一端的管壁外周设有第一阀板(6),与钢管柱接管另一端相连的泵接管的管壁外周设有第二阀板(7),在第一阀板与第二阀板的相对面上的第一阀板或第二阀板上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孝贤
申请(专利权)人:李孝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