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装置及包含其的移动终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8885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5: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按键装置及包含其的移动终端,所述按键装置包括按键本体和定位部件,所述按键装置还包括弹性臂,所述弹性臂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按键本体和所述定位部件。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如上所述的按键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按键装置及包含其的移动终端,通过在按键本体与定位部件之间设置弹性臂,有效增强了按键本体的变形和回弹能力,提高了按键装置的活动度,保证了按键装置在寿命测试过程中的顺利通过。

Key-press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containing 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按键装置及包含其的移动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键装置及包含其的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传统的手机用按键常采用塑胶件加钢片结构配合完成按键整体结构设计。由于塑胶件是采用硬度相对而言较硬的塑胶,手机壳体也是硬质塑胶件外壳,在测试前按键手感没问题,手机壳体和按键相关尺寸均在设计范围内,但在手机按键几千次甚至上万次寿命测试过程中往往容易摩擦磨损造成卡键、按键两端高低不平等现象,更长的按键寿命测试中曾发生过应力集中按键中部断裂的情况。近年来出现的硬质塑件加软塑胶件结合的方式逐渐在手机按键中得到应用,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按键装置,通过定位方形块体2’与整机内部筋位结构配合来固定卡紧按键1’,从而实现对按键1’的定位,防止组装过程中按键1’掉落。然而,在实际测试过程中,按键在经过上万次的按压后,无数次定位结构拉伸收缩往复循环动作,造成定位结构整体长度的收缩,表现出按键卡死现象,严重的导致按键定位结构与硬软胶结合处之间的断裂,从而按键寿命测试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按键卡死现象,严重的导致断裂等缺陷,提供一种按键装置及包含其的移动终端。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按键装置,其包括按键本体和定位部件,其特点在于,所述按键装置还包括弹性臂,所述弹性臂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按键本体和所述定位部件。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在按键本体与定位部件之间设置弹性臂,弹性臂在拉伸方向可以保证按键本体在按压过程中良好的变形,按压按键本体的过程弹性臂做拉伸和收缩运动,弹性臂在拉伸方向具有良好的变形和回弹,有效增强了按键本体的变形和回弹能力,提高了按键装置的活动度,保证了按键装置在寿命测试过程中的顺利通过。较佳地,所述弹性臂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弹性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按键本体,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定位部件,所述弹性部能够拉伸和收缩运动。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弹性臂在受力时弹性部能够产生形变,使得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能够拉伸或者收缩,有效增强了按键本体的变形和回弹能力,提高了按键装置的活动度。较佳地,所述弹性部内具有空腔,且所述空腔的两侧分别沿所述弹性臂的厚度方向向外延伸隆起。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弹性部通过空腔具有缓冲的空间,弹性部在在受力产生形变时能够将空腔向内压缩或者向外隆起,具有良好的的变形和回弹能力。同时,结构简单,加工制作方便。较佳地,所述弹性部的形状呈回字形。较佳地,所述定位部件中连接所述弹性臂的一侧设有缓冲槽。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缓冲槽具有缓冲变形的空间,使得按键本体在使用时能够给予按键本体在做拉伸收缩动作增加一部分缓冲的距离,进一步增强了按键本体的变形和回弹能力,提高了按键装置的活动度,保证了按键装置在寿命测试过程中的顺利通过。较佳地,所述缓冲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缓冲槽的形状呈波浪状。较佳地,所述按键本体包括有硬质部和软质部,所述硬质部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软质部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弹性臂连接于所述软质部。较佳地,所述软质部、所述弹性臂和所述定位部件之间一体成型。一种移动终端,其特点在于,其包括如上所述的按键装置。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有效增强了按键装置的变形和回弹能力,提高了按键装置的活动度,保证了移动终端在寿命测试过程中的顺利通过。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专利技术各较佳实例。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按键装置及包含其的移动终端,通过在按键本体与定位部件之间设置弹性臂,有效增强了按键本体的变形和回弹能力,提高了按键装置的活动度,保证了按键装置在寿命测试过程中的顺利通过。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按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按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按键1’定位方形块体2’按键本体1硬质部11软质部12凸台13定位部件2缓冲槽21弹性臂3第一连接部31弹性部32第二连接部33空腔34壳体10筋位10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专利技术,但并不因此将本专利技术限制在的实施例范围之中。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包括按键装置。该按键装置包括按键本体1、定位部件2和弹性臂3,弹性臂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按键本体1和定位部件2。通过在按键本体1与定位部件2之间设置弹性臂3,弹性臂3在拉伸方向可以保证按键本体1在按压过程中良好的变形,按压按键本体1的过程弹性臂3做拉伸和收缩运动,弹性臂3在拉伸方向具有良好的变形和回弹,有效增强了按键本体1的变形和回弹能力,提高了按键装置的活动度,保证了移动终端的按键装置在寿命测试过程中的顺利通过。弹性臂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31、弹性部32和第二连接部33,第一连接部31连接于按键本体1,第二连接部33连接于定位部件2,弹性部32能够拉伸和收缩运动。弹性臂3通过第一连接部31与按键本体1相连接,通过第二连接部33与定位部件2相连接,弹性臂3在受力时弹性部32能够产生形变,使得第一连接部31与第二连接部33之间能够拉伸或者收缩,有效增强了按键本体1的变形和回弹能力,提高了按键装置的活动度,保证了移动终端的按键装置在寿命测试过程中的顺利通过。弹性部32内具有空腔34,且空腔34的两侧分别沿弹性臂3的厚度方向向外延伸隆起。弹性部32通过空腔34具有缓冲的空间,弹性部32在在受力产生形变时能够将空腔34向内压缩或者向外隆起,具有良好的的变形和回弹能力。同时,结构简单,加工制作方便。其中,弹性部32的形状可以呈回字形。在壳体10上设置有若干个筋位101,若干个筋位101之间形成有安装空间,定位部件2压设于安装空间内并与若干个筋位101之间抵靠接触,移动终端在组装过程中,通过定位部件2使得按键装置与壳体10相连接,防止组装过程中按键装置掉落。定位部件2中连接弹性臂3的一侧设有缓冲槽21。定位部件2与壳体10配合接触时,可以夹紧防止按键装置的掉落;同时,缓冲槽21具有缓冲变形的空间,使得按键本体1在使用时能够给予按键本体1在做拉伸收缩动作增加一部分缓冲的距离,进一步增强了按键本体1的变形和回弹能力,提高了按键装置的活动度,保证了移动终端的按键装置在寿命测试过程中的顺利通过。缓冲槽2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缓冲槽21的形状呈波浪状。通过多个缓冲槽21能够更加有利于定位部件2的缓冲变形,给予按键本体1在做拉伸收缩动作增加一部分缓冲的距离;同时,加工制作方便。其中,定位部件2中连接第二连接部33的一侧所产生形变的缓冲距离的大小取决于多个缓冲槽21的波浪状的槽内深度,定位部件2中没有连接第二连接部33的其他侧面则可以与筋位101之间存在有间隙,通过间隙配合来加强定位部件2的缓冲效果。按键本体1包括有硬质部11和软质部12,硬质部11的一侧设有凹槽,软质部12设置于凹槽内,弹性臂3连接于软质部12。壳体10的外侧开设有孔洞,硬质部11是按键本体1中外层硬塑胶部分并穿过孔洞,使得硬质部11与壳体10间隙配合来对按键本体1进行固定,方便用户对硬质部11进行调节操作。软质部12设置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按键装置,其包括按键本体和定位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装置还包括弹性臂,所述弹性臂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按键本体和所述定位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键装置,其包括按键本体和定位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装置还包括弹性臂,所述弹性臂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按键本体和所述定位部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弹性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按键本体,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定位部件,所述弹性部能够拉伸和收缩运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内具有空腔,且所述空腔的两侧分别沿所述弹性臂的厚度方向向外延伸隆起。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的形状呈回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