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热连轧产线的在线热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87810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热连轧产线的在线热处理装置,安装在热轧产线的精轧末架机架和卷取机之间,包括:第一冷却段、加热段及第二冷却段;第一冷却段包括超快冷集管组和层冷集管组;加热段包括加热器;第二冷却段包括层流冷却集管组和层流加密冷却集管组;当带钢出精轧机架后可以进第一冷却段快速冷却至淬火温度,淬火温度可以在贝氏体转变区形成贝氏体+奥氏体的过渡相组织,在马氏体转变区形成贝氏体+奥氏体的相组织或淬火温度在马氏体转变终了点Mf以下形成全马氏体的过渡相组织;通过加热段将带钢快速升温至热处理目标温度;在卷取后的缓慢冷却过程中完成碳化物析出、元素配分或相的逆转变过程;最终完成对带钢轧后相变过程的调控。

An On-line Heat Treatment Device Based on Hot Continuous Rolling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热连轧产线的在线热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热连轧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热连轧产线的在线热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热轧技术,特别是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的发展,其产品已经突破了传统热轧产品作为中间产品的界限,开始直接进入冷轧产品,也就是终端产品应用领域。其可以大幅度缩短制造流程、降低制造成本。但与此同时,也意味着原来可以通过冷轧和热处理来对带钢组织性能进行调控的过程需要在热轧过程中同步完成,而现有的热轧工艺装备大都满足不了这个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热连轧产线的在线热处理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的热轧工艺装备无法在热轧过程中同步完成对带钢的轧后相变过程进行调控,满足带钢的性能需求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热连轧产线的在线热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安装在热轧产线的精轧末架机架和卷取机之间,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冷却段、加热段及第二冷却段;其中,所述第一冷却段包括:超快冷集管组和层冷集管组;所述加热段包括:加热器;所述第二冷却段包括:层流冷却集管组和层流加密冷却集管组。上述方案中,所述超快冷集管组包括5组,所述超快冷集管组的冷却水流量为10000m3/h。上述方案中,所述层冷集管组包括2组,所述层冷集管组的冷却水流量为1500m3/h。上述方案中,所述加热器包括10组。上述方案中,所述层流冷却集管组包括4组。上述方案中,所述层流加密冷却集管组包括2组。上述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测温部件,安装在所述精轧末架机架与所述超快冷集管组之间。上述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测温部件,安装在所述层冷集管组与所述加热段之间。上述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测温部件,安装在所述加热段与所述层流冷却集管组之间。上述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四测温部件,安装在所述层流加密冷却集管组与所述卷取机之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热连轧产线的在线热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安装在热轧产线的精轧末架机架和卷取机之间,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冷却段、加热段及第二冷却段;其中,所述第一冷却段包括:超快冷集管组和层冷集管组;所述加热段包括:加热器;所述第二冷却段包括:层流冷却集管组和层流加密冷却集管组;如此当带钢出精轧机架后可以进第一冷却段快速冷却至淬火温度,淬火温度可以在贝氏体转变区形成贝氏体+奥氏体的过渡相组织,在马氏体转变区形成贝氏体+奥氏体的相组织或淬火温度在马氏体转变终了点Mf以下形成全马氏体的过渡相组织;随后通过加热段将带钢快速升温至热处理目标温度,进行卷取;在卷取后的缓慢冷却过程中完成碳化物析出、元素配分或相的逆转变过程;最终完成对带钢轧后相变过程的调控,满足带钢的性能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热连轧产线的在线热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冷却相变过程需要加热的热轧高性能钢在线热处理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冷却相变过程需要不加热的热轧高性能钢的控制冷却及相变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的热轧工艺装备无法在热轧过程中同步完成对带钢的轧后相变过程进行调控,满足带钢的性能需求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热连轧产线的在线热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安装在热轧产线的精轧末架机架和卷取机之间,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冷却段、加热段及第二冷却段;其中,所述第一冷却段包括:超快冷集管组和层冷集管组;所述加热段包括:加热器;所述第二冷却段包括:层流冷却集管组和层流加密冷却集管组。下面通过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热连轧产线的在线热处理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装置安装在热轧产线的精轧末架机架1和卷取机2之间,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冷却段3、加热段4及第二冷却段5;其中,第一冷却段3包括:超快冷集管组31和层冷集管组32;加热段4包括:加热器;第二冷却段5包括:层流冷却集管组51和层流加密冷却集管组52。第一冷却段3、加热段4及第二冷却段5依次安装在精轧末架机架1和卷取机2之间。参见图1,超快冷集管组31包括5组,分别布置在带钢的上下表面,所述超快冷集管组31的冷却水流量为10000m3/h,冷却水最大压力4bar,最大冷速为500℃/s;层冷集管组32包括2组,层冷集管组32的冷却水流量为1500m3/h。加热器为感应加热器,包括10组,总装机容量40MW,最大加热速度为350℃/s。层流冷却集管组51包括4组,分别布置在带钢的上下表面;层流加密冷却集管组52包括2组,分别布置在带钢的上下表面;冷却水总流量为7500m3/h,最大冷速为200℃/s。这里,为了可以对带钢进行实时测温,继续参见图1,装置还包括:第一测温部件6、第二测温部件7、第三测温部件8及第四测温部件9;第一测温部件6安装在所述精轧末架机架1与所述超快冷集管组31之间。第二测温部件7安装在层冷集管组32与所述加热段4之间。第三测温部件8安装在加热段4与层流冷却集管组51之间。第四测温部件9安装在层流加密冷却集管组52与卷取机2之间。其中,第一测温部件6、第二测温部件7、第三测温部件8及第四测温部件9可以包括测温计。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所生产钢种的热处理工艺决定是否启用热处理装置,在启用热处理装置时,当带钢出精轧机架进入输出辊道后可以进第一冷却段快速冷却至淬火温度,淬火温度可以在贝氏体转变区,马氏体转变区或马氏体转变终了点Mf以下,分别对应形成相组织为贝氏体+奥氏体、马氏体+奥氏体,或者全马氏体的过渡组织;随后通过加热段将带钢快速升温至热处理目标温度(可以包括:回火温度、配分温度或退火温度),进行卷取;在卷取后的缓慢冷却过程中完成碳化物析出、元素配分或相的逆转变过程;最终完成对带钢轧后相变过程的调控,满足带钢的性能需求。实施例二实际应用中,利用实施例一提供的装置在热连轧产线生产QP980钢时,具体实现如下:QP980钢连铸坯经加热炉加热后,出炉温度1220~1250℃。随后进入高压水除鳞机除鳞,经粗轧机组轧制成中间坯,中间坯表面温度约为960~1030℃,经高压水除鳞机除鳞后由精轧机组1轧制成1.2~3.0mm的带钢,终轧温度为820~850℃。带钢出精轧机进入输出辊道(ROT)后,通过第一测温部件6、第二测温部件7、第三测温部件8及第四测温部件9对带钢进行测温并反馈至冷却模型及加热段,带钢经第一冷却段3快速冷却至淬火温度QT=240~260℃,随后经加热段4快速升温至PT=370~400℃。此时,第二冷却段5未启用。随后带钢由卷取机2卷取为成品钢卷。这里,QP980钢的成分如表1所示,QP980钢的工艺及性能如下表2~3所示:表1钢种CSiMnPSAlsQP9800.181.61.80.030.0050.033表2表3这里,对QP980钢在线热处理原理图如图2所示:带钢出精轧后快速冷却至马氏体转变开始点Ms及马氏体转变终了点Mf之间的淬火温度QT,奥氏体大量转变为板条马氏体,然后快速升温至配分温度PT,在钢卷缓慢的冷却过程中,碳C从马氏体向奥氏体配分,剩余奥氏体逐渐富碳,形成稳定奥氏体保留至室温。最终带钢组织为板条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实施例三实际应用中,利用实施例一提供的装置在热连轧产线生产MMn12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热连轧产线的在线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安装在热轧产线的精轧末架机架和卷取机之间,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冷却段、加热段及第二冷却段;其中,所述第一冷却段包括:超快冷集管组和层冷集管组;所述加热段包括:加热器;所述第二冷却段包括:层流冷却集管组和层流加密冷却集管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热连轧产线的在线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安装在热轧产线的精轧末架机架和卷取机之间,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冷却段、加热段及第二冷却段;其中,所述第一冷却段包括:超快冷集管组和层冷集管组;所述加热段包括:加热器;所述第二冷却段包括:层流冷却集管组和层流加密冷却集管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快冷集管组包括5组,所述超快冷集管组的冷却水流量为10000m3/h。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冷集管组包括2组,所述层冷集管组的冷却水流量为1500m3/h。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包括10组。5.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新平汪水泽刘洋胡俊徐进桥龚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