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筒装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8592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薄膜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膜筒装卸装置,包括机架、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沿机架的轴向依次安装;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气缸,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第二支架的一端分别与机架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中部与第二支架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架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连接,所述气缸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气缸的气压杆与第一支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架包括支撑辊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减少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A Film Drum Loading and Unloa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膜筒装卸装置
本技术涉及薄膜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膜筒装卸装置。
技术介绍
在薄膜生产加工作业中,通过需要对放膜筒、收膜筒、边料收集筒等装置进行装卸、搬运和更换,目前的膜筒转运装置结构复杂、操作不便,仍然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操作,能够减少人力物力的膜筒装卸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膜筒装卸装置,包括机架、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沿机架的轴向依次安装;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气缸,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第二支架的一端分别与机架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中部与第二支架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架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连接,所述气缸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气缸的气压杆与第一支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架包括支撑辊组,所述支撑辊组垂直于所述机架的轴向。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辊组包括分别安装在机架上的电机、传动组件、第一支撑辊和第二支撑辊,所述第一支撑辊和第二支撑辊相互平行并且均呈水平设置,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支撑辊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辊通过传动组件与第二支撑辊连接。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膜筒装卸装置还包括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设置在第二支撑架上。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膜筒装卸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气缸、电机和称重传感器连接。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膜筒装卸装置还包括安装在地面上的轨道,所述机架的底部设有与所述轨道相适配的轮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膜筒装卸装置,包括机架、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通过第一支撑架盛接并控制膜筒的升降,通过第二支撑架停放膜筒,通过第三支撑架的支撑辊组进行上膜脱膜作业,从而简化了膜筒的装卸、搬运和更换作业。利用电机驱动第一支撑辊和第二支撑辊转动,从而带动膜筒旋转以便进行上膜或拆模作业;称重传感器起到支撑、测重的作用,使操作者便于控制膜筒的重量,节省了人力物力;控制器用以实现上述部件的自动化控制,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机架的底部安装可在轨道上滑动的轮子,便于装置的运送。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减少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膜筒装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机架;2-第一支撑架;21-第一支撑板;22-第一支架;23-第二支架;24-气缸;3-第二支撑架;31-第二支撑板;4-第三支撑架;41-支撑辊组。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本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第一支撑架盛接并控制膜筒的升降,通过第二支撑架停放膜筒,通过第三支撑架的支撑辊组进行上膜脱膜作业,从而简化了膜筒的装卸、搬运和更换作业。请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膜筒装卸装置,包括机架、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沿机架的轴向依次安装;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气缸,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第二支架的一端分别与机架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中部与第二支架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架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连接,所述气缸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气缸的气压杆与第一支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架包括支撑辊组,所述支撑辊组垂直于所述机架的轴向。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时,通过第一支撑架盛接并控制膜筒的升降,通过第二支撑架停放膜筒,通过第三支撑架的支撑辊组进行上膜脱膜作业,从而简化了膜筒的装卸、搬运和更换作业。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辊组包括分别安装在机架上的电机、传动组件、第一支撑辊和第二支撑辊,所述第一支撑辊和第二支撑辊相互平行并且均呈水平设置,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支撑辊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辊通过传动组件与第二支撑辊连接。从上述描述可知,利用电机驱动第一支撑辊和第二支撑辊转动,从而带动膜筒旋转以便进行上膜或拆模作业。进一步的,所述膜筒装卸装置还包括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设置在第二支撑架上。从上述描述可知,称重传感器起到支撑、测重的作用,使操作者便于控制膜筒的重量,节省了人力物力。进一步的,所述膜筒装卸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气缸、电机和称重传感器连接。从上述描述可知,控制器用以实现上述部件的自动化控制,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的,所述膜筒装卸装置还包括安装在地面上的轨道,所述机架的底部设有与所述轨道相适配的轮子。从上述描述可知,在机架的底部安装可在轨道上滑动的轮子,便于装置的运送。请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为:一种膜筒装卸装置,包括机架1、第一支撑架2、第二支撑架3和第三支撑架4;所述第一支撑架2、第二支撑架3和第三支撑架4沿机架1的轴向依次安装;所述第一支撑架2包括第一支撑板21、第一支架22、第二支架23和气缸24,所述第一支架22的一端与第二支架23的一端分别与机架1连接,所述第一支架22的中部与第二支架23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一支架22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架2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21连接,所述气缸24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气缸24的气压杆与第一支架2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3包括安装在机架1上的第二支撑板31;所述第三支撑架4包括支撑辊组41,所述支撑辊组41垂直于所述机架1的轴向。请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为:一种膜筒装卸装置,包括机架1、第一支撑架2、第二支撑架3和第三支撑架4;所述第一支撑架2、第二支撑架3和第三支撑架4沿机架1的轴向依次安装;所述第一支撑架2包括第一支撑板21、第一支架22、第二支架23和气缸24,所述第一支架22的一端与第二支架23的一端分别与机架1连接,所述第一支架22的中部与第二支架23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一支架22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架2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21连接,所述气缸24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气缸24的气压杆与第一支架2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3包括安装在机架1上的第二支撑板31;所述第三支撑架4包括支撑辊组41,所述支撑辊组41垂直于所述机架1的轴向。所述支撑辊组41包括分别安装在机架1上的电机、传动组件、第一支撑辊和第二支撑辊,所述第一支撑辊和第二支撑辊相互平行并且均呈水平设置,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支撑辊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辊通过传动组件与第二支撑辊连接。所述膜筒装卸装置还包括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设置在第二支撑架3上。所述膜筒装卸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气缸24、电机和称重传感器连接。所述膜筒装卸装置还包括安装在地面上的轨道,所述机架1的底部设有与所述轨道相适配的轮子。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膜筒装卸装置,包括机架、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通过第一支撑架盛接并控制膜筒的升降,通过第二支撑架停放膜筒,通过第三支撑架的支撑辊组进行上膜脱膜作业,从而简化了膜筒的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膜筒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沿机架的轴向依次安装;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气缸,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第二支架的一端分别与机架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中部与第二支架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架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连接,所述气缸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气缸的气压杆与第一支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架包括支撑辊组,所述支撑辊组垂直于所述机架的轴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筒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沿机架的轴向依次安装;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气缸,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第二支架的一端分别与机架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中部与第二支架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架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连接,所述气缸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气缸的气压杆与第一支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架包括支撑辊组,所述支撑辊组垂直于所述机架的轴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筒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辊组包括分别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志斌吴成旺陈兆烈林大添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惠亿美环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