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黎观福专利>正文

一种双流向螺旋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8558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既可用作船舶推进螺旋桨,又可用作其他类似的应用场合的螺旋桨。包括有若干桨叶(1),其中若干桨叶(1)固定在与其同心的通水圆筒(2)的外壁上,通水圆筒(2)的内壁与桨毂(3)之间设有若干内桨叶(4)。上述通水圆筒(2)内设有的内桨叶(4)与桨叶(1)的螺旋方向相反。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采用在螺旋桨的桨毂涡流区设置通水圆筒的结构,且通水圆筒的内壁与桨毂之间设有若干与桨叶旋向相反的内桨叶,因此,在使用时,螺旋桨转动起来时把水向后推,而通水圆筒内的水则向前流动,从而改善了在螺旋桨前面的低压水流的状况,限制其桨毂的区域出现涡流,加强螺旋桨后面的伴流,增大螺旋桨的反作用力,从而提高其使用功效,以提高船舶的航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既可用作船舶推进螺旋桨,又可用作其他类似的应用场合的螺旋桨,特别是一种双流向螺旋桨,属于螺旋桨的改造技术。
技术介绍
现有船舶所用的推进螺旋桨或其他类似应用场合所用的螺旋桨大都采用均布有旋向相同的若干桨叶的结构,这种螺旋桨存在的缺点是在其桨毂的区域出现涡流区,在使用时螺旋桨的前面为低压水流区域,其使用功效低,以至直接影响船舶的航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提高使用功效,以提高船舶航速的双流向螺旋桨。本专利技术设计巧妙,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包括有若干桨叶(1),若干桨叶(1)固定在与其同心的通水圆筒(2)的外壁上,通水圆筒(2)的内壁与桨毂(3)之间设有若干内桨叶(4)。上述通水圆筒(2)内设有的内桨叶(4)与桨叶(1)的螺旋方向相反。上述通水圆筒(2)内设有的内桨叶(4)与桨叶(1)的螺距相同,或不相同。上述通水圆筒(2)的内壁与桨毂(3)之间至少设有两片内桨叶(4)。上述通水圆筒(2)包括有前通水圆筒(21)及后通水圆筒(22)两部分,内桨叶(4)及桨叶(1)分别固装在前通水圆筒(21)的内壁及外壁,后通水圆筒(22)为中空圆筒。上述后通水圆筒(22)的内壁或/和外壁直径与前通水圆筒(21)的内壁或/和外壁直径相同或不相同。上述后通水圆筒(22)与前通水圆筒(21)一体做出,或分开做出再接合为一体。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在螺旋桨的桨毂涡流区设置通水圆筒的结构,且通水圆筒的内壁与桨毂之间设有若干与桨叶螺旋方向相反的内桨叶,因此,在使用时,螺旋桨转动起来时把水向后推,而通水圆筒内的水则向前流动,从而改善了在螺旋桨前面的低压水流的状况,限制其桨毂的区域出现涡流,加强螺旋桨后面的伴流,增大螺旋桨的反作用力,从而提高其使用功效,以提高船舶的航速。另外,本专利技术也消除了桨叶在0.4R以下区域的阻力,提高其使用功效。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设计巧妙,性能优良,方便实用的双流向船舶螺旋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有若干桨叶1,其中若干桨叶1固定在与其同心的通水圆筒2的外壁上,通水圆筒2的内壁与桨毂3之间设有若干内桨叶4。且上述通水圆筒2内设有的内桨叶(4)与桨叶1的螺旋方向相反。上述通水圆筒2内设有的内桨叶4与桨叶1的螺距相同,或不相同。本实施例中,上述通水圆筒2内设有的内桨叶4与桨叶1的螺距不相同。上述通水圆筒2的内壁与桨毂3之间至少设有两片内桨叶4。本实施例中,通水圆筒2的内壁与桨毂3之间设有4片内桨叶4。上述通水圆筒2包括有前通水圆筒21及后通水圆筒22两部分,内桨叶3及桨叶1分别固装在前通水圆筒21的内壁及外壁,后通水圆筒22为中空圆筒。上述后通水圆筒22的内壁或/和外壁直径与前通水圆筒21的内壁或/和外壁直径相同或不相同。本实施例中,后通水圆筒22的内壁和外壁直径与前通水圆筒21的内壁和外壁直径相同。上述后通水圆筒22与前通水圆筒21一体做出,或分开做出再接合为一体。本实施例中,为便于制作,上述后通水圆筒22与前通水圆筒21分开做出再接合为一体。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装在船舶上用作推进螺旋桨,或装在其他类似的应用场合均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前面所述的实施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都在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双流向船舶螺旋桨,包括有若干桨叶(1),其特征在于若干桨叶(1)固定在与其同心的通水圆筒(2)的外壁上,通水圆筒(2)的内壁与桨毂(3)之间设有若干内桨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流向船舶螺旋桨,其特征在于上述通水圆筒(2)内设有的内桨叶(4)与桨叶(1)的螺旋方向相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流向船舶螺旋桨,其特征在于上述通水圆筒(2)内设有的内桨叶(4)与桨叶(1)的螺距相同,或不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流向船舶螺旋桨,其特征在于上述通水圆筒(2)的内壁与桨毂(3)之间至少设有两片内桨叶(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流向船舶螺旋桨,其特征在于上述通水圆筒(2)包括有前通水圆筒(21)及后通水圆筒(22)两部分,内桨叶(4)及桨叶(1)分别固装在前通水圆筒(21)的内壁及外壁,后通水圆筒(22)为中空圆筒。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流向船舶螺旋桨,其特征在于上述后通水圆筒(22)的内壁或/和外壁直径与前通水圆筒(21)的内壁或/和外壁直径相同或不相同。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流向船舶螺旋桨,其特征在于上述后通水圆筒(22)与前通水圆筒(21)一体做出,或分开做出再接合为一体。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既可用作船舶推进螺旋桨,又可用作其他类似的应用场合的螺旋桨。包括有若干桨叶(1),其中若干桨叶(1)固定在与其同心的通水圆筒(2)的外壁上,通水圆筒(2)的内壁与桨毂(3)之间设有若干内桨叶(4)。上述通水圆筒(2)内设有的内桨叶(4)与桨叶(1)的螺旋方向相反。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在螺旋桨的桨毂涡流区设置通水圆筒的结构,且通水圆筒的内壁与桨毂之间设有若干与桨叶旋向相反的内桨叶,因此,在使用时,螺旋桨转动起来时把水向后推,而通水圆筒内的水则向前流动,从而改善了在螺旋桨前面的低压水流的状况,限制其桨毂的区域出现涡流,加强螺旋桨后面的伴流,增大螺旋桨的反作用力,从而提高其使用功效,以提高船舶的航速。文档编号B63H1/00GK1971060SQ200610123869公开日2007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29日专利技术者黎观福 申请人:黎观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流向船舶螺旋桨,包括有若干桨叶(1),其特征在于若干桨叶(1)固定在与其同心的通水圆筒(2)的外壁上,通水圆筒(2)的内壁与桨毂(3)之间设有若干内桨叶(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观福
申请(专利权)人:黎观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