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鹏威专利>正文

一种桥梁安全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8313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梁安全检测设备,包括移动车体以及与所述移动车体固定配合连接的主机体,所述主机体内设有内滑腔,所述内滑腔顶壁内相连通设有第一内腔,所述内滑腔内设有检测执行组件,所述内滑腔的底部端壁内设有与外界相连通设置的第一贯通槽,所述第一贯通槽外侧环设有开口向下设置的环槽,所述环槽内转动配合连接有环形外齿盘,所述环形外齿盘的底部端面上固设有标记喷涂部件。

A Bridge Safety Inspection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安全检测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检测
,具体为一种桥梁安全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桥梁,一般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为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交通行业,桥梁亦引申为跨越山涧、不良地质或满足其他交通需要而架设的使通行更加便捷的建筑物,所以对于桥梁的安全检测十分的重要。应力指物体由于外因(受力、湿度、温度场变化等)而变形时,在物体内各部分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内力,以抵抗这种外因的作用,并试图使物体从变形后的位置恢复到变形前的位置。现在桥梁完成之后,都需要进行检测,其中检测桥内部应力就是其中一项检测,但是现有的检测装置都是工作人员手持扫描仪进行工作,且当检测到问题处,还需要手动标号,工作效率慢,且增加检测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安全检测设备,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桥梁安全检测设备,包括移动车体以及与所述移动车体固定配合连接的主机体,所述主机体内设有内滑腔,所述内滑腔顶壁内相连通设有第一内腔,所述内滑腔内设有检测执行组件,所述内滑腔的底部端壁内设有与外界相连通设置的第一贯通槽,所述第一贯通槽外侧环设有开口向下设置的环槽,所述环槽内转动配合连接有环形外齿盘,所述环形外齿盘的底部端面上固设有标记喷涂部件,所述第一内腔右侧设有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位于所述环槽右侧段的顶部位置,所述第二内腔与所述环槽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底部末端固设有与所述环形外齿盘动力配合连接的传动齿轮,所述第一转动轴的顶部末端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二内腔内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内腔的右侧壁上转动配合连接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动力配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左侧末端配合连接有与所述第二内腔左侧壁转动配合连接的单向离合器,所述内滑腔的左侧设有用以控制所述检测执行组件移动调节的动力控制机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主机体的左侧端面上固设有扶手部,所述主机体的顶部端面靠近左侧位置处设有显示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检测执行组件包括滑动配合设置于所述内滑腔内的移动装载滑块,所述移动装载滑块内设有升降滑腔,所述移动装载滑块的底部端面内设有与所述升降滑腔相连通设置的第二贯通槽,所述升降滑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的底部安装有应力扫描仪,所述升降滑腔的顶壁内相连通设有第一导滑槽,所述第一导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导滑块,所述导滑块的底部末端与所述限位滑块的顶部端面固定配合连接,所述导滑块的顶部端面内螺纹配合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导滑槽的顶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底部末端与所述第一螺杆的顶部末端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的顶部末端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内腔内的第一动力连接盘,所述升降滑腔后侧螺纹配合连接由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二螺杆。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动力控制机构包括第三内腔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三内腔上侧的第四内腔,所述第四内腔位于所述第一内腔左侧位置,所述第三内腔的右侧壁内相连通设有第二导滑槽,所述第二导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二导滑块,所述第二导滑块内螺纹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三螺杆,所述第三螺杆的底部末端与所述第二导滑槽的底部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三螺杆的顶部末端与固嵌于与所述第二导滑槽顶壁内的第一电机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导滑块的左侧延伸段伸入所述第三内腔内,所述第二导滑块的左侧延伸段内固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上下两端均动力连接有第三锥齿轮,位于所述第二导滑槽下侧的所述第三内腔的右侧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的左侧末端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三内腔内的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三转动轴的右侧末端与所述第二螺杆的左侧末端固定配合连接,所述第三内腔的后侧设有向上延伸设置的第五内腔,所述第五内腔的顶部延伸段位于所述第四内腔的后侧位置,所述第三内腔与所述第五内腔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第四转动轴,所述第四转动轴的前侧末端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三内腔内的第五锥齿轮,所述第四转动轴的后侧末端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五内腔内的第一传动带轮,所述第四内腔与所述第五内腔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五转动轴,所述第五转动轴的后侧末端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五内腔内的第二传动带轮,所述第一传动带轮与所述第二传动带轮之间动力配合连接有传动带,所述第四内腔与所述第一内腔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六转动轴,所述第六转动轴的左侧末端固设有位于所述第四内腔内的蜗轮,所述第六转动轴的右侧末端伸入所述第一内腔内且与所述单向离合器的左侧末端动力配合连接,所述蜗轮的底部动力配合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后侧末端与所述第五转动轴的前侧末端固定配合连接,所述第一内腔内设有与所述第六转动轴外表面周向固定配合连接的第二动力连接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动力连接盘位于所述第二动力连接盘的左侧位置。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五锥齿轮位于上侧所述第三锥齿轮的上侧位置,所述第四锥齿轮位于下侧所述第三锥齿轮的下侧位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下侧的第三锥齿轮带动第四锥齿轮以及第三转动轴正反转动,进而由第三转动轴带动第二螺杆正反转动,此时由第二螺杆带动移动装载滑块朝内滑腔内的左右方向滑动,有效地保护应力扫描仪在不使用时,保护应力扫描仪不受损坏;通过第二电机带动上侧的第三锥齿轮正反转动,进行实现第六转动轴的正反转动,由第六转动轴的正反转动控制应力扫描仪的升降工作,进一步保护应力扫描仪使用时,保护应力扫描仪不受损坏,同时,由于单向离合器的作用,进而实现自动控制喷涂标记工作,方便后续人员进行精准修复。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一种桥梁安全检测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一种桥梁安全检测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2中“A-A”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3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桥梁安全检测设备,包括移动车体7以及与所述移动车体7固定配合连接的主机体8,所述主机体8内设有内滑腔83,所述内滑腔83顶壁内相连通设有第一内腔84,所述内滑腔83内设有检测执行组件,所述内滑腔83的底部端壁内设有与外界相连通设置的第一贯通槽831,所述第一贯通槽831外侧环设有开口向下设置的环槽89,所述环槽89内转动配合连接有环形外齿盘891,所述环形外齿盘891的底部端面上固设有标记喷涂部件892,所述第一内腔84右侧设有第二内腔85,所述第二内腔85位于所述环槽89右侧段的顶部位置,所述第二内腔85与所述环槽89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一转动轴853,所述第一转动轴853的底部末端固设有与所述环形外齿盘891动力配合连接的传动齿轮855,所述第一转动轴853的顶部末端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二内腔85内的第一锥齿轮854,所述第二内腔85的右侧壁上转动配合连接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854动力配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852,所述第一锥齿轮854的左侧末端配合连接有与所述第二内腔85左侧壁转动配合连接的单向离合器851,所述内滑腔83的左侧设有用以控制所述检测执行组件移动调节的动力控制机构。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主机体8的左侧端面上固设有扶手部81,从而方便施工人员操控,所述主机体8的顶部端面靠近左侧位置处设有显示部82,方便观看。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安全检测设备,包括移动车体以及与所述移动车体固定配合连接的主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体内设有内滑腔,所述内滑腔顶壁内相连通设有第一内腔,所述内滑腔内设有检测执行组件,所述内滑腔的底部端壁内设有与外界相连通设置的第一贯通槽,所述第一贯通槽外侧环设有开口向下设置的环槽,所述环槽内转动配合连接有环形外齿盘,所述环形外齿盘的底部端面上固设有标记喷涂部件,所述第一内腔右侧设有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位于所述环槽右侧段的顶部位置,所述第二内腔与所述环槽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底部末端固设有与所述环形外齿盘动力配合连接的传动齿轮,所述第一转动轴的顶部末端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二内腔内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内腔的右侧壁上转动配合连接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动力配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左侧末端配合连接有与所述第二内腔左侧壁转动配合连接的单向离合器,所述内滑腔的左侧设有用以控制所述述检测执行组件移动调节的动力控制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安全检测设备,包括移动车体以及与所述移动车体固定配合连接的主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体内设有内滑腔,所述内滑腔顶壁内相连通设有第一内腔,所述内滑腔内设有检测执行组件,所述内滑腔的底部端壁内设有与外界相连通设置的第一贯通槽,所述第一贯通槽外侧环设有开口向下设置的环槽,所述环槽内转动配合连接有环形外齿盘,所述环形外齿盘的底部端面上固设有标记喷涂部件,所述第一内腔右侧设有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位于所述环槽右侧段的顶部位置,所述第二内腔与所述环槽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底部末端固设有与所述环形外齿盘动力配合连接的传动齿轮,所述第一转动轴的顶部末端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二内腔内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内腔的右侧壁上转动配合连接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动力配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左侧末端配合连接有与所述第二内腔左侧壁转动配合连接的单向离合器,所述内滑腔的左侧设有用以控制所述述检测执行组件移动调节的动力控制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安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体的左侧端面上固设有扶手部,所述主机体的顶部端面靠近左侧位置处设有显示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安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执行组件包括滑动配合设置于所述内滑腔内的移动装载滑块,所述移动装载滑块内设有升降滑腔,所述移动装载滑块的底部端面内设有与所述升降滑腔相连通设置的第二贯通槽,所述升降滑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的底部安装有应力扫描仪,所述升降滑腔的顶壁内相连通设有第一导滑槽,所述第一导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导滑块,所述导滑块的底部末端与所述限位滑块的顶部端面固定配合连接,所述导滑块的顶部端面内螺纹配合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导滑槽的顶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底部末端与所述第一螺杆的顶部末端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的顶部末端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内腔内的第一动力连接盘,所述升降滑腔后侧螺纹配合连接由左右延伸设置的设置的第二螺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安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控制机构包括第三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鹏威
申请(专利权)人:宋鹏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