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式接头连接卡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8150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接头固定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集成式接头连接卡箍,包括用于固定连接管及密封件的卡箍本体,所述卡箍本体包括可相互连接或拆开的第一卡片和第二卡片;所述第一卡片和第二卡片均包括至少两个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包括用于卡接连接管的第一卡槽的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还包括用于固定密封件的容纳腔。借此,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可拆卸或组合的第一卡片和第二卡片构成卡箍本体;第一卡片和第二卡片均包括至少两个卡接部;卡接部包括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还包括容纳腔;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用于即插式的管路接头组件,将复杂的安装步骤简化为管头的插接及卡箍的拧紧,降低了对操作者的技能要求。有效的降低了培训成本,同时极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

Integrated joint connection cla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式接头连接卡箍
本专利技术属于接头固定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式接头连接卡箍。
技术介绍
管路施工中的接头连接的操作通常是:将待连接的两个管口对齐,在安装专门的连接件将二者连接起来。目前,这样的连接件较多,如申请号为CN201748094U的专利公开了的一种卡箍式管接头既是这种类型的接头连接件。然而,此种接头连接件一次只能连接一对接口。而施工中接口数量通常较多,如有的连接点需同时连接多对接口(如采用三通管或四通管连接),在如有的连接点需完成管路的转向(如采用弯头连接)。每一对接口均需采用一个专用的接头连接件,要现场完成接口件的对接、接头连接件拆卸及安装,操作过程复杂,安装误差大,对操作者的技能要求较高。每一对接口处均需分别单独完成前述操作,施工效率低。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式接头连接卡箍,通过可拆卸或组合的第一卡片和第二卡片构成卡箍本体;第一卡片和第二卡片均包括至少两个卡接部;卡接部包括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还包括容纳腔;本专利技术可用于即插式的管路接头组件,将复杂的安装步骤简化为管头的插接及卡箍的拧紧,降低了对操作者的技能要求。有效的降低了培训成本,同时极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成式接头连接卡箍,包括用于固定连接管及密封件的卡箍本体,所述卡箍本体包括可相互连接或拆开的第一卡片和第二卡片;所述第一卡片和第二卡片均包括至少两个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包括用于卡接连接管的第一卡槽的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还包括用于固定密封件的容纳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集成式接头连接卡箍,所述各卡接部之间设置有用于容纳连接管的管身的让位空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集成式接头连接卡箍,所述第一卡片和第二卡片上均设有相互对应的螺栓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集成式接头连接卡箍,所述第一卡片上设有插接爪,所述第二卡片上对应设有插接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集成式接头连接卡箍,所述连接管为弯头、三通管或四通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集成式接头连接卡箍,所述第一卡片和第二卡片的卡接部的数量分别为两个、三个或四个。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集成式接头连接卡箍,所述连接管为弯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集成式接头连接卡箍,所述第一卡片和第二卡片的卡接部的数量为两个,且两卡接部的中心轴的夹角为11.25°、22.5°、45°或90°。本专利技术通过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式接头连接卡箍,通过可拆卸或组合的第一卡片和第二卡片构成卡箍本体;第一卡片和第二卡片均包括至少两个卡接部;卡接部包括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还包括容纳腔;本专利技术可用于即插式的管路接头组件,将复杂的安装步骤简化为管头的插接及卡箍的拧紧,降低了对操作者的技能要求。有效的降低了培训成本,同时极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应用例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卡箍本体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4是图3中第一卡片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中第二卡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2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A区域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B-B向的松弛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7中B-B向的压紧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连接管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密封件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中C-C向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2中B区域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1中C-C向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6是图15的应用例的平面剖视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8是图17的应用例的平面剖视图;图中:1-卡箍本体,11-卡接部,111-第一卡环,112-第二卡环;12-第一卡片,121-插接爪;13-第二卡片,131-插接孔;14-螺栓孔,15-容纳腔,16-让位空间;2-连接管,21-第一卡槽,22-密封卡槽;3-密封件,31-第一密封环,311-圆弧状凸起,312-限位面;32-第二密封环;4-插接管,41-第二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见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成式接头连接卡箍,包括卡箍本体1,参见图2,卡箍本体1包括第一卡片12和第二卡片13;再结合图3和图4,第一卡片12和第二卡片13均包括至少两个卡接部11;参见图5,卡接部11包括第一卡环111和第二卡环112,还包括容纳腔15。第一卡片12和第二卡片13上均设有相互对应的螺栓孔14,螺栓孔14内可穿接螺栓并采用螺母完成二者的连接;同时还可以通过螺母控制二者的压紧及松开。螺栓孔14的数量可以根据卡箍本体1的规格适应性的设置为1个、2个、3个或4个。更好的,第一卡片12上设有插接爪121,第二卡片13上对应设有插接孔131;使用时,先将插接爪121插入插接孔131中,再在螺栓孔14中穿入螺栓实现连接固定。通过设置插接爪121和插接孔131方便第一卡片12和第二卡片13连接及拆卸;同时在满足连接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减少螺栓孔14数量的设置,简化了结构。插接爪121和插接孔131以及螺栓孔14的数量及位置可以根据卡箍本体1具体的形状及规格进行设置。本专利技术可以应用于即插式管路接头组件,参见图1,该组件包括:卡箍本体1以及固定在卡箍本体1中的连接管2。参见图10,连接管2包括,至少两个管口;每个管口均设置有第一卡槽21和密封卡槽22;更好的,密封卡槽22的底部的截面形状为圆弧状,增加了密封性。参见图11和图12,密封件3包括可弹性扩张及收缩的管身,管身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密封环31和第二密封环32。结合图8,使用时密封件3的管口弹性扩张套接到连接管2的管口上,第一密封环31卡入连接管2的密封卡槽22;再结合图13,为增加密封效果,第一密封环31上设有圆弧状凸起311,用于配合密封卡槽22的圆弧形状的底部,增加二者的接触面积增强密封效果。更好的,第一密封环31上还设有限位面312,用于限制密封件3的轴向移动,增加其稳定性。第二密封环32与插接管4呈间隙配合,松弛装态时,插接管4可以很方便的插入。再结合图9,压紧后,第二密封环32在挤压力的作用下局部发生变形并紧贴在插接管4的管身上,实现密封。参见图14,第二密封环32的截面形状为圆弧状,与插接管4的管身紧贴时又较大的变形量,密封效果好。进一步的,结合图12,第二密封环32的截面形状为倒钩状,与插接管4的管身接触时,变形量进一步加大,进一步增强了密封效果。参见图6和图7,本专利技术在组装时,在连接管2的各个管口上分别套接一密封件3,第一密封环31完全卡入密封卡槽22;之后再整体放入第二卡片13(或第一卡片12)中,各连接管2的管口的第一卡槽21卡接与之对应的第一卡环111,密封件3固定在对应的容纳腔15中;之后再将第一卡片12(或第二卡片13)盖上,螺栓孔14内穿好螺栓并预拧紧螺母。此时螺母不用完全拧紧,只需保持连接管2和密封件3固定在卡箍本体1中即可。本专利技术的管路接头组件用于管路接头的连接,可直接用于施工现场。施工时,将需要连接的插接管4插入密封件3,如图8状态。之后拧紧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式接头连接卡箍,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连接管及密封件的卡箍本体,所述卡箍本体包括可相互连接或拆开的第一卡片和第二卡片;所述第一卡片和第二卡片均包括至少两个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包括用于卡接连接管的第一卡槽的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还包括用于固定密封件的容纳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接头连接卡箍,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连接管及密封件的卡箍本体,所述卡箍本体包括可相互连接或拆开的第一卡片和第二卡片;所述第一卡片和第二卡片均包括至少两个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包括用于卡接连接管的第一卡槽的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还包括用于固定密封件的容纳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接头连接卡箍,其特征在于,各卡接部之间设置有用于容纳连接管的管身的让位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接头连接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片和第二卡片上均设有相互对应的螺栓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式接头连接卡箍,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岩王延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亿佰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