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桥及其输入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8123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驱动桥及其输入总成,所述驱动桥还包括桥壳、第一制动器总成、第一半轴、第一轮毂组件、第二半轴、第二制动器总成和第二轮毂组件,所述第一制动器总成和第二制动器总成结构相同,所述输入总成安装在桥壳上,所述第一制动器总成位于桥壳左端,所述第一半轴右段与输入总成相连,所述第一半轴穿过第一制动器总成,所述第二制动器总成位于桥壳右端,所述第二半轴左段与输入总成连接,所述第二半轴穿过第二制动器总成;所述第一制动器总成和第二制动器总成可对摩擦片的磨损进行补偿,以提高摩擦片的使用寿命,所述输入总成可上设有缓冲机构,能有效减轻驱动桥振动对变速器所造成的影响,延长驱动桥的使用寿命。

Driving axle and its input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动桥及其输入总成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驱动桥及其输入总成。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工程机械的使用工况相对来说比较恶劣,目前,国内工程机械车桥产品市场仍以干式制动驱动桥为主,同时干式驱动桥采用外置干式制动器,这就造成干式驱动桥受潮湿、冰冻、沙尘等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制动性能不稳定,使用寿命较短;湿式制动器为内置式,基本不受环境因素影响,使用寿命长、制动安全可靠,在现有工程机械中已有广泛应用。而在现有技术中,将湿式制动驱动桥应用到叉车中早有先例,如公开号为CN107265354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一种叉车行车驻车集成湿式制动驱动桥,包括输入总成、桥壳、第一半轴、第二半轴、花键套和固定齿圈,以及位于桥壳内的第一制动器总成和第二制动器总成,该专利有效的解决了原有的干式制动所带来的制动稳定性差以及维护不方便等问题,在该专利文件中,不需要拆桥壳就可以对摩擦片和隔片进行维护更换,但不可避免的是摩擦片在使用过程中因磨损导致摩擦片变薄,从而降低了制动器的制动力,而为了保证行驶的安全性,往往摩擦片磨损到一定程度时,就不再具有使用价值,从而造成摩擦片的维护成本高,使用寿命低。另外,现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入总成,包括差速器座(20)以及安装在差速器座(20)上的差速器(21)、动力输入轴(22)、输入法兰(23)和制动法兰(24),所述动力输入轴(22)上一体成型第一伞齿轮(221),所述差速器(21)包括差速器壳体(211)、第一行星齿轮(212)、第二半轴齿轮(213)和第一半轴齿轮(214),差速器壳体(211)安装在差速器座(20)上并可在差速器座(20)上转动,差速器壳体(211)上固定有第二伞齿轮(215),第二伞齿轮(215)与第一伞齿轮(221)相互啮合,第一行星齿轮(212)转动设置在差速器壳体(211)内部,第一半轴齿轮(214)和第二半轴齿轮(215)分别位于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入总成,包括差速器座(20)以及安装在差速器座(20)上的差速器(21)、动力输入轴(22)、输入法兰(23)和制动法兰(24),所述动力输入轴(22)上一体成型第一伞齿轮(221),所述差速器(21)包括差速器壳体(211)、第一行星齿轮(212)、第二半轴齿轮(213)和第一半轴齿轮(214),差速器壳体(211)安装在差速器座(20)上并可在差速器座(20)上转动,差速器壳体(211)上固定有第二伞齿轮(215),第二伞齿轮(215)与第一伞齿轮(221)相互啮合,第一行星齿轮(212)转动设置在差速器壳体(211)内部,第一半轴齿轮(214)和第二半轴齿轮(215)分别位于差速器壳体(211)内部的左右两侧,且第一半轴齿轮(214)和第二半轴齿轮(215)均与第一行星齿轮(212)啮合,第一半轴(3)贯穿差速器壳体(211)并与第一半轴齿轮(214)插接固定,第二半轴(6)贯穿差速器壳体(211)并与第二半轴齿轮(215)插接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法兰(24)通过花键与动力输入轴(22)配合并通过紧固件固定,所述输入法兰(23)与制动法兰(24)通过花键传动配合,输入法兰(23)可在制动法兰(24)上轴向窜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法兰(24)上设有第一中心孔,第一中心孔的内半段是与动力输入轴(22)配合的花键孔,第一中心孔的外半段是与输入法兰(23)外壁配合的花键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入总成,其特征在于,输入法兰(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刚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