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更换联轴器的拉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8090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3:24
一种用于更换联轴器的拉拔装置,包括基座、纵向支撑腿、横梁、千斤顶,纵向支撑腿均匀固定在基座上,横梁与纵向支撑腿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横梁的前端与卡头板固接,后座板设在横梁的后端,千斤顶顶杆托架的两端与横梁相连,千斤顶的尾端与后座板接触,千斤顶的顶杆放置在千斤顶顶杆托架上,所述的卡头板上开有卡口,千斤顶的顶杆正对卡头板的卡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更换联轴器的拉拔装置,只需一个人操作拉拔机即可用时大约3~5分钟即可完成一个联轴器的拆卸,与原有拆卸方式相比,大大地缩短了检修用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

Drawing Device for Replacing Coup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更换联轴器的拉拔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尤其是一种用于更换联轴器的拉拔装置。
技术介绍
轧钢厂高棒和高线车间生产线上的电机与传动轴之间起连接作用的联轴器存在拆卸困难的问题,主要是由于联轴器在线使用一段时间后,作业环境中的大量积尘和水汽等因素导致联轴器与连接轴接触面会生锈和卡阻,造成联轴器磨损或产生故障需要更换时不容易拆卸下来。以往在拆卸旧损的联轴器时通常有两种方式:1、采取用气割割刀加热联轴器外表后再用大锤敲击联轴器的方式进行拆卸,大锤敲打的过程中极易损坏传动轴颈和辊轴颈,导致转动轴变形或弯曲,造成安装新联轴器时存在装不进的问题,最终拆下来后至装进去的过程都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和精力;2、用气割割刀直接切除旧损的联轴器,但动用气割割刀切割时极易割坏电机传动轴颈和辊轴颈,从而造成原有设备的损坏,得不偿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能减轻人们劳动强度的用于更换联轴器的拉拔装置。本技术的用于更换联轴器的拉拔装置,包括基座、纵向支撑腿、横梁、千斤顶,纵向支撑腿均匀固定在基座上,横梁与纵向支撑腿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横梁的前端与卡头板固接,后座板设在横梁的后端,千斤顶顶杆托架的两端与横梁相连,千斤顶的尾端与后座板接触,千斤顶的顶杆放置在千斤顶顶杆托架上,所述的卡头板上开有卡口,千斤顶的顶杆正对卡头板的卡口。本技术的用于更换联轴器的拉拔装置,使用时,抬起拉拔机将卡头板卡口卡入待拆卸联轴器的辊轴颈,卡头板对正位置后,调整移动基座使得千斤顶顶杆头部可以轻松对准抵住待拆卸联轴器中心孔内的辊轴;用气割割刀小火加热联轴器,使联轴器孔略微膨胀;摇动千斤顶手柄,使千斤顶顶杆伸出,可轻松将联轴器顶出辊轴颈。本技术的用于更换联轴器的拉拔装置,只需一个人操作拉拔机即可用时大约3~5分钟即可完成一个联轴器的拆卸,与原有拆卸方式相比,大大地缩短了检修用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向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零件示意图;1、卡头板,11、卡口,2、基座,3、千斤顶顶杆托架,4、横梁,5、后座板,6、千斤顶,7、纵向支撑腿。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用于更换联轴器的拉拔装置,包括基座2、纵向支撑腿7、横梁4、千斤顶6,纵向支撑腿7均匀固定在基座2上,横梁4与纵向支撑腿7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横梁4的前端与卡头板1固接,后座板5设在横梁4的后端,千斤顶顶杆托架3的两端与横梁4相连,千斤顶6的尾端与后座板5接触,千斤顶的顶杆放置在千斤顶顶杆托架3上,所述的卡头板1上开有卡口11,千斤顶的顶杆正对卡头板的卡口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更换联轴器的拉拔装置,包括基座(2)、纵向支撑腿(7)、横梁(4)、千斤顶(6),纵向支撑腿(7)均匀固定在基座(2)上,横梁(4)与纵向支撑腿(7)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横梁(4)的前端与卡头板(1)固接,后座板(5)设在横梁(4)的后端,千斤顶顶杆托架(3)的两端与横梁(4)相连,千斤顶(6)的尾端与后座板(5)接触,千斤顶的顶杆放置在千斤顶顶杆托架(3)上,所述的卡头板(1)上开有卡口(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更换联轴器的拉拔装置,包括基座(2)、纵向支撑腿(7)、横梁(4)、千斤顶(6),纵向支撑腿(7)均匀固定在基座(2)上,横梁(4)与纵向支撑腿(7)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横梁(4)的前端与卡头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国柳辉
申请(专利权)人:萍乡萍钢安源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