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通管接头的校正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7825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通管接头的校正模具,该校正模具包括上模板(1)、校正上模(2)、校正下模(3)、校正芯轴(4)和下模板(5);上模板(1)固定在油压机的上滑块上,下模板(5)固定在油压机的工作台上,校正上模(2)固定在上模板(1)上,校正下模(3)固定在下模板(5)上,校正上模(2)和校正下模(3)的中心均设置有凹槽,校正上模(2)和校正下模(3)对扣后形成空腔,空腔中部空间尺寸大于被校正零件中部外形尺寸,多个校正芯轴(4)分别放入需校正的多通管接头的多个通管口部。实现了简易校正,解决了成型后零件能很顺利地从模腔脱开的技术难题,提高了模具的通用性和自由度。

A Correction Die for Multi-pass Pipe Joi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通管接头的校正模具
本技术属于机械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多通管接头的校正模具。
技术介绍
在小型复杂零件成型领域中,由于成形零件外形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局限性,传统的成型模具是用两套刚性成型模和校正模具,但由于小型零件的成型过程复杂、模具空间小,造成零件成型后进行校正,校正模具包括弹簧、楔块,要求空间大,定位精度低,校正困难,在生产过程中造成零件压偏而报废的问题,在加上目前都是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模式,这种结构的缺点是:1、产品质量难以保证,模具等待、更换时间长,机床空转时间长。2、模具生产后自由度受限制。3、模具投入成本高,效率低。4、零件成型后校正困难,生产周期长,不符合精益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通管接头的校正模具,实现了简易校正,解决了成型后零件能很顺利地从模腔脱开的技术难题,提高了模具的通用性和自由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通管接头的校正模具包括上模板、校正上模、校正下模、校正芯轴和下模板;校正上模和校正下模的结构相同,上模板固定在油压机的上滑块上,下模板固定在油压机的工作台上,校正上模固定在上模板上,校正下模固定在下模板上,校正上模和校正下模的中心均设置有凹槽,校正上模和校正下模对扣后,两个凹槽对接形成空腔,空腔的形状与被校正零件外形相同,且空腔中部空间尺寸大于被校正零件中部外形尺寸,空腔口部空间尺寸与被校正零件的被校正口部尺寸相同,多个校正芯轴4分别放入需校正的多通管接头的多个通管口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校正模具,以手动校正芯轴装置代替机械芯轴的方法,采用校正上模和校正下模中心空开的简易模具装置。解决手工校正批量生产的不能保证产品要求的难题,解决机械芯轴需要的空间自由度大,不灵活的问题;采用本技术的模具校正零件的时候,上模板带动校正上模上行,零件不动,多通管芯轴放管口,通过空心校正上模和校正下模部分配合使得出口连接部分在一套简易模具完成校正工作;本技术大大提高了多品种,小批量成品质量,使简易模具的资源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减少了模具的制造成本,便于在小批量精益生产中的简易校正模具中推广使用本技术专利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减少了模具的更换和制造费用,便于在小批量精益生产中的成型模具中推广使用,成型后零件质量可靠;采用本技术的模具做到校正零件达到使用要求,材料的多余部分像中间积累,口部得尺寸和形位公差能够保证;本技术通过传统手工校正、全自动机械校正装置进行合并、简化、改进,变为简易校正模具,并缓解了小型多通管接头的手工校正困难,全自动校正废品率高,零件表面质量差的问题,并增加了不同自由度强的校正芯轴,成型模具设计结构简单,而且模具便于维修,能够减少机床的动力消耗,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延长模具的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多通管接头的校正模具结构示意图;图2为采用本技术加工的工件展开件结构示意图;图3是为采用本技术加工的工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3所示,本技术一种多通管接头的校正模具包括上模板1、校正上模2、校正下模3、校正芯轴4和下模板5。校正上模2和校正下模3的结构相同。上模板1固定在油压机的上滑块上,下模板5固定在油压机的工作台上,校正上模2固定在上模板1上,校正下模3固定在下模板5上。校正上模2和校正下模3的中心均设置有凹槽,校正上模2和校正下模3对扣后,两个凹槽对接形成空腔,空腔的形状与被校正零件外形相同,且空腔中部空间尺寸大于被校正零件中部外形尺寸,即存在间隙,而空腔口部空间尺寸与被校正零件的被校正口部尺寸相同,避免了零件整体校正时扭曲,保证了口部尺寸的稳定性,达到使用要求。多个校正芯轴4分别放入需校正的多通管接头的多个通管口部。本技术的校正模具,以手动校正芯轴装置代替机械芯轴的方法,采用校正上模2和校正下模3中心空开的简易模具装置。解决手工校正批量生产的不能保证产品要求的难题,解决机械芯轴需要的空间自由度大,不灵活的问题。校正后零件的时候,上模板带动校正上模2上行,零件不动,多通管芯轴放管口,通过空心校正上模2和校正下模3部分配合使得出口连接部分在一套简易模具完成校正工作。本技术使用过程是,校正成型时,多个校正芯轴4分别放入需校正的多通管接头的多个通管口部,校正上模2下移与校正下模3使板料流料方式呈自由状态,成型后零件的口部尺寸和形位公差符合图纸要求,而多余的料向中间流动,完成校正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通管接头的校正模具,其特征是:该校正模具包括上模板(1)、校正上模(2)、校正下模(3)、校正芯轴(4)和下模板(5);校正上模(2)和校正下模(3)的结构相同,上模板(1)固定在油压机的上滑块上,下模板(5)固定在油压机的工作台上,校正上模(2)固定在上模板(1)上,校正下模(3)固定在下模板(5)上,校正上模(2)和校正下模(3)的中心均设置有凹槽,校正上模(2)和校正下模(3)对扣后,两个凹槽对接形成空腔,空腔的形状与被校正零件外形相同,且空腔中部空间尺寸大于被校正零件中部外形尺寸,空腔口部空间尺寸与被校正零件的被校正口部尺寸相同,多个校正芯轴(4)分别放入需校正的多通管接头的多个通管口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通管接头的校正模具,其特征是:该校正模具包括上模板(1)、校正上模(2)、校正下模(3)、校正芯轴(4)和下模板(5);校正上模(2)和校正下模(3)的结构相同,上模板(1)固定在油压机的上滑块上,下模板(5)固定在油压机的工作台上,校正上模(2)固定在上模板(1)上,校正下模(3)固定在下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瑞兰侯忠渊张宏生哈立新李俊杰吴延昭王剑伟乔淑霞力一轩弓越韩海霞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