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自动化塑胶点胶工艺的直线驱动出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77101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自动化塑胶点胶工艺的直线驱动出胶装置,包括柔性驱动平台、VCM定子和VCM动子,所述柔性驱动平台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四个双极板簧,所述双极板簧的内壁上设置有VCM定子,所述VCM定子的轴向端与VCM动子螺纹连接,所述VCM动子的下部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柔性驱动平台与支撑座之间设置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的外壁上缠绕有预紧弹簧,所述支撑座的前部还设置有活塞夹持器,所述活塞夹持器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活塞,整个装置采用音圈电机直接驱动的活塞泵式点胶方式实现点胶流量的精密控制,直接采用注射器作为点胶装置,结构简单,使用中可根据需要更换不同孔径的针头实现不同精度的打印。

A Linear Driven Rubber Delivery Device for Automated Plastic Dispensing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自动化塑胶点胶工艺的直线驱动出胶装置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自动化塑胶点胶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自动化塑胶点胶工艺的直线驱动出胶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微小惯性器件的集成度不断加深,体积不断减小,对点胶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首先,胶粘剂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要有足够的连接强度、耐热性、耐水性等功能要求,使得含有较多种类聚合单体的改性耐高温的高粘度胶粘剂得到了广泛应用。其次,惯性器件等微小型零件连接部位空间小、集成度高,位置精度要求控制在微米级、胶滴的体积小至微升甚至纳升。此外,点胶技术向精密性方向发展,对胶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都有更高的要求,点胶效率也需要同步的提高,现有的用于自动化塑胶点胶工艺的直线驱动出胶装置,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例如,申请号为201610639570.4,专利名称为一种植入注塑自动化设的专利技术专利:其提供植入注塑自动化设备,待注塑对象通过装料系统装载入模具中,满载的模具通过传输系统传输至多工位注塑设备处完成顺序注塑,注塑完毕的模具则再由传输系统回收并完成卸载形成新的空置的模具,以上完成一次工作周期,并且,各模具可在多工位注塑设备与传输系统之间周期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自动化塑胶点胶工艺的直线驱动出胶装置,包括柔性驱动平台(1)、VCM定子(2)和VCM动子(3),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驱动平台(1)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四个双极板簧(12),所述双极板簧(12)的内壁上设置有VCM定子(2),所述VCM定子(2)的轴向端与VCM动子(3)螺纹连接,所述VCM动子(3)的下部设置有支撑座(6),所述柔性驱动平台(1)与支撑座(6)之间设置有调节螺栓(4),所述调节螺栓(4)的外壁上缠绕有预紧弹簧(5),所述柔性驱动平台(1)与支撑座(6)的下部均固定安装有基座(11),所述支撑座(6)的前部还设置有活塞夹持器(7),所述活塞夹持器(7)的内壁上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自动化塑胶点胶工艺的直线驱动出胶装置,包括柔性驱动平台(1)、VCM定子(2)和VCM动子(3),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驱动平台(1)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四个双极板簧(12),所述双极板簧(12)的内壁上设置有VCM定子(2),所述VCM定子(2)的轴向端与VCM动子(3)螺纹连接,所述VCM动子(3)的下部设置有支撑座(6),所述柔性驱动平台(1)与支撑座(6)之间设置有调节螺栓(4),所述调节螺栓(4)的外壁上缠绕有预紧弹簧(5),所述柔性驱动平台(1)与支撑座(6)的下部均固定安装有基座(11),所述支撑座(6)的前部还设置有活塞夹持器(7),所述活塞夹持器(7)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活塞(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诚陈晓东匡中华佘本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铭利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