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操控信号滤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6772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操控信号滤波板,包括封装板及集成在封装板上的滤波组件,所述滤波组件通过盖板封装,所述封装板包括一体式结构的第一矩形板、第二矩形板,所述滤波组件包括电源滤波盒、端子J1、端子J2、接地板、集成电路板,所述电源滤波盒集成在第二矩形板的右下角区域、端子J1集成在第二矩形板左下角的区域、电路板集成在第二矩形板上端子J1和电源滤波盒之间且靠近端子J1,端子J2集成在第二矩形板上边缘的位置,接地板集成在端子J2的两侧;所述集成电路板为由水平段和竖直段组成的L形结构,水平段上集成有模拟滤波电路、竖直段上集成有保护电路。

A Control Signal Filter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操控信号滤波板
本技术涉及电路板
,具体涉及一种操控信号滤波板。
技术介绍
电子系统内部具有脉冲信号,脉冲信号是一种离散信号,形状多种多样,与普通模拟信号(如正弦波)相比,波形之间在时间轴不连续(波形与波形之间有明显的间隔)但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是它的特点。最常见的脉冲波是矩形波(也就是方波)。脉冲信号可以用来表示信息,也可以用来作为载波,比如脉冲调制中的脉冲编码调制(PCM),脉冲宽度调制(PWM)等等,还可以作为各种数字电路、高性能芯片的时钟信号。但是为了符合电磁兼容特性的要求,需对脉冲信号进行高频滤波处理,目前的滤波器均为整体滤波,抗干扰能力差,滤波元器件在结构上不能满足紧凑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控信号滤波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子系统中电磁兼容性不好,结构不能满足结构紧凑性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操控信号滤波板,包括封装板及集成在封装板上的滤波组件,所述滤波组件通过盖板封装,所述封装板包括一体式结构的第一矩形板、第二矩形板,所述滤波组件包括电源滤波盒、端子J1、端子J2、接地板、集成电路板,所述电源滤波盒集成在第二矩形板的右下角区域、端子J1集成在第二矩形板左下角的区域、电路板集成在第二矩形板上端子J1和电源滤波盒之间且靠近端子J1,端子J2集成在第二矩形板上边缘的位置,接地板集成在端子J2的两侧;所述集成电路板为由水平段和竖直段组成的L形结构,水平段上集成有模拟滤波电路、竖直段上集成有保护电路。其中,所述电源滤波盒上设有正输入端P端、负输入端N端、正输出P’端、负输出N’端,正输入端P端、负输入端N端位于电源滤波盒朝向电路板的一侧,正输出P’端、负输出N’端位于电源滤波盒朝向端子J2的一侧,电源滤波盒内集成有滤波电路,所述滤波电路包括并列设置的共模电感L1、共模电感L2,共模电感L1靠近正输入端子和负输入端子的一侧设置有电容C1,共模电感L1与共模电感L2之间设有电容C2、电阻R、滤波电路、共模电感L2的另一侧设有电容C5和穿心电容。再有,所述滤波电路的共模电感L1、共模电感L2串连,共模电感L1的输入端与电容C1并联,电容C1与输入端P端、负输入端N端电连,输入端P端、负输入端N端与端子J1电连;共模电感L1的输出端并联有电容C2、电阻R、串连的电容C3、C4,串连的电容C3、C4之间接地;共模电感L2的输出端电容C5并联后其中一支路接穿心电容C6,另一支路接穿心电容C7,穿心电容C6、C7之间接地;电压经穿心电容C6、C7后从正输出P’端、负输出N’端与端子J2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矩形板的宽度大于第二矩形板的宽度,第一矩形板的长度与第二矩形板的相同,且第一矩形板与第二矩形板想接的位置处通过向内凹陷的圆弧过渡而成。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电路板和电源滤波盒独立设置,起到对模拟信号和电源信号进行分别滤波处理;2、第二矩形板、矩形电源盒的设计,使产品的输入输出均为矩形,模拟滤波电路和保护电路全装在电路板上,电源滤波电路装在电源滤波盒内,然后另加盖板进行保护和屏蔽,对于不同信号进行分类,采取不同信号处理方式,既满足原有信号的功能,又有足够的抗干扰能力;3、模拟滤波电路、电源滤波电路、保护电路分别独立集成设置,有效分区,使得各个元器件的占用空间,元器件之间的连续不会有过多的交叉,布局巧妙,从而获得了布局紧凑、空间利用率高的小面积电路板,同时滤波、抗干扰性能增强,缩小了整个产品的体积,满足结构、环境性能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装配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图4为本技术滤波电路的结构集成示意图。图1、图2中的标号分别为:第一矩形板1、第二矩形板2、凹陷的圆弧3、盖板4、电源滤波盒5、电路板6、镀锡铜箔层7、抑制二极管8、接地板9、电容a10。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参见图1-图4,一种操控信号滤波板,包括封装板及集成在封装板上的滤波组件,所述滤波组件通过盖板4封装,所述封装板包括一体式结构的第一矩形板1、第二矩形板2,所述滤波组件包括电源滤波盒5、端子J1、端子J2、接地板9、集成电路板6,所述电源滤波盒5集成在第二矩形板2的右下角区域、端子J1集成在第二矩形板2左下角的区域、电路板6集成在第二矩形板2上端子J1和电源滤波盒5之间且靠近端子J1,端子J2集成在第二矩形板2上边缘的位置,接地板9集成在端子J2的两侧;所述集成电路板6为由水平段和竖直段组成的L形结构,水平段上集成有模拟滤波电路、竖直段上集成有保护电路,所述模拟滤波电路包括多个并联电容a10a;保护电路包括多个串连抑制二极管8,抑制二极管8与电路板6之间设有镀锡铜箔层7,集成电路板6上设有多个插排用于连接或断开抑制二极管8。对整个模拟电路起到保护作用,防止电路震荡。电路板6和电源滤波盒5独立设置,起到对模拟信号和电源信号进行分别滤波处理;第二矩形板2、矩形电源盒的设计,使产品的输入输出均为矩形,模拟滤波电路和保护电路全装在电路板6上,电源滤波电路装在电源滤波盒5内,然后另加盖板4进行保护和屏蔽,对于不同信号进行分类,采取不同信号处理方式,既满足原有信号的功能,又有足够的抗干扰能力。其中,所述电源滤波盒5上设有正输入端P端、负输入端N端、正输出P’端、负输出N’端,正输入端P端、负输入端N端位于电源滤波盒5朝向电路板6的一侧,正输出P’端、负输出N’端位于电源滤波盒5朝向端子J2的一侧,电源滤波盒5内集成有滤波电路,所述滤波电路包括并列设置的共模电感L1、共模电感L2,共模电感L1靠近正输入端子和负输入端子的一侧设置有电容a10C1,共模电感L1与共模电感L2之间设有电容a10C2、电阻R、滤波电路、共模电感L2的另一侧设有电容a10C5和穿心电容a10。有效分区,使得各个元器件的占用空间,元器件之间的连续不会有过多的交叉,布局巧妙,从而获得了布局紧凑、空间利用率高的小面积电路板6,同时滤波、抗干扰性能增强,缩小了整个产品的体积。再有,所述滤波电路的共模电感L1、共模电感L2串连,共模电感L1的输入端与电容a10C1并联,电容a10C1与输入端P端、负输入端N端电连,输入端P端、负输入端N端与端子J1电连;共模电感L1的输出端并联有电容a10C2、电阻R、串连的电容a10C3、C4,串连的电容a10C3、C4之间接地;共模电感L2的输出端电容a10C5并联后其中一支路接穿心电容a10C6,另一支路接穿心电容a10C7,穿心电容a10C6、C7之间接地;电压经穿心电容a10C6、C7后从正输出P’端、负输出N’端与端子J2连接。系统内部的脉冲信号进行高频滤波处理,对模拟信号和电源信号进行滤波处理。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矩形板1的宽度大于第二矩形板2的宽度,第一矩形板1的长度与第二矩形板2的相同,且第一矩形板1与第二矩形板2想接的位置处通过向内凹陷的圆弧3过渡而成。产品形成矩形连接器,布局规整,为了便于滤波组件的安装,第二矩形板2的大于第一矩形板1,凹陷的圆弧3过渡方便加工快速定位。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操控信号滤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封装板及集成在封装板上的滤波组件,所述滤波组件通过盖板封装,所述封装板包括一体式结构的第一矩形板、第二矩形板,所述滤波组件包括电源滤波盒、端子J1、端子J2、接地板、集成电路板,所述电源滤波盒集成在第二矩形板的右下角区域、端子J1集成在第二矩形板左下角的区域、电路板集成在第二矩形板上端子J1和电源滤波盒之间且靠近端子J1,端子J2集成在第二矩形板上边缘的位置,接地板集成在端子J2的两侧;所述集成电路板为由水平段和竖直段组成的L形结构,水平段上集成有模拟滤波电路、竖直段上集成有保护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操控信号滤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封装板及集成在封装板上的滤波组件,所述滤波组件通过盖板封装,所述封装板包括一体式结构的第一矩形板、第二矩形板,所述滤波组件包括电源滤波盒、端子J1、端子J2、接地板、集成电路板,所述电源滤波盒集成在第二矩形板的右下角区域、端子J1集成在第二矩形板左下角的区域、电路板集成在第二矩形板上端子J1和电源滤波盒之间且靠近端子J1,端子J2集成在第二矩形板上边缘的位置,接地板集成在端子J2的两侧;所述集成电路板为由水平段和竖直段组成的L形结构,水平段上集成有模拟滤波电路、竖直段上集成有保护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操控信号滤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滤波盒上设有正输入端P端、负输入端N端、正输出P’端、负输出N’端,正输入端P端、负输入端N端位于电源滤波盒朝向电路板的一侧,正输出P’端、负输出N’端位于电源滤波盒朝向端子J2的一侧,电源滤波盒内集成有滤波电路,所述滤波电路包括并列设置的共模电感L1、共模电感L2,共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瑞君汪文峰蒋小刚梁异荣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