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圈绕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6670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线圈绕线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线圈绕线装置,包括底板、送线机构和限位机构,所述底板上开设滑槽,所述滑槽内的一端卡接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内活动穿设有第一转轴的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转动机构、第一电机、第五轴承、第五转轴、第一螺纹柱、第一轴承和第一转轴的共同作用,骨架在旋转的同时也可以左右移动,避免了绕线的过程中出现铜线堆积或者不平整的现象,另外在右夹具、左夹具和电动推杆的共同作用下,电动推杆工作,使右夹具向着靠近第四支撑板的方向运动,同时滑杆在滑套内运动,从而使右夹具不再夹紧骨架,可以将骨架从左夹具和右夹具中间取出来,操作简单便捷,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并提高了加工的工作效率。

A Coil Win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圈绕线装置
本技术属于线圈绕线
,具体涉及一种线圈绕线装置。
技术介绍
线圈通常指呈环形的导线绕组,单层线圈是用绝缘导线一圈挨一圈地绕在纸筒或胶木骨架上,单层绕组就是在每个定子槽内只嵌置一个线圈有效边的绕组,目前,单层线圈在绕线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绕线不平整,在将缠绕完毕后的线圈取下来时需要借助人工将其取下来,且取出的过程比较繁琐,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且降低了缠绕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线圈绕线装置,具有绕线均匀平整、拆卸简单便捷和节省了大量时间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圈绕线装置,包括底板、送线机构和限位机构,所述底板上开设滑槽,所述滑槽内的一端卡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内活动穿设有第一转轴的一端,所述第一转轴远离第一轴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柱,所述滑槽内的另一端卡接有第五轴承,所述第五轴承内活动穿设有第五转轴,所述第五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柱,所述第五转轴远离第一螺纹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机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一侧,所述第一螺纹柱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帽,所述第一螺纹帽远离滑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与第二支撑板的下表面搭接,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机构,所述第三支撑板上卡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内活动穿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机构,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左夹具,所述第四支撑板上卡接有滑套,所述滑套内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另一端外表面活动穿设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右夹具,所述左夹具和右夹具之间设置有骨架,所述第四支撑板与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电动推杆。优选的,所述送线机构固定连接在底板上,所述送线机构包括第四轴承、第四转轴、第二螺纹柱、第二螺纹帽和送线圈,所述第四轴承固定连接在底板上,所述第四转轴活动穿设在第四轴承内,所述第二螺纹柱的一端与第四转轴远离第四轴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送线圈套接在第二螺纹柱上,所述第二螺纹柱远离第四转轴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帽,所述第二螺纹帽的一端与送线圈的一端搭接。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固定在底板上,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五支撑板、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转辊,所述第五支撑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底板上,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在第五支撑板上,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上固定连接有转辊。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主动齿轮、凹槽和从动齿轮,所述凹槽开设在第三支撑板上,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固定连接在第二转轴上,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位于送线机构和骨架中间。优选的,所述第四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开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转动机构、第一电机、第五轴承、第五转轴、第一螺纹柱、第一轴承和第一转轴的共同作用,骨架在旋转的同时也可以左右移动,避免了绕线的过程中出现铜线堆积或者不平整的现象,另外在右夹具、左夹具和电动推杆的共同作用下,电动推杆工作,使右夹具向着靠近第四支撑板的方向运动,同时滑杆在滑套内运动,从而使右夹具不再夹紧骨架,可以将骨架从左夹具和右夹具中间取出来,操作简单便捷,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并提高了加工的工作效率。2、本技术,通过限位机构的设置,骨架在绕线的过程中,转辊转动的同时一直对绕线的铜线进行支撑,保证了绕线的正常进行,通过送线机构的设置,在骨架工作的同时,第二螺纹帽对送线圈进行固定,送线圈随着骨架的转动使第四转轴在第四轴承内转动,从而保证了骨架绕线的正常进行。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右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送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转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二轴承;2、第三支撑板;3、第二转轴;4、左夹具;5、骨架;6、右夹具;7、第三轴承;8、第三转轴;9、第四支撑板;10、滑套;11、滑杆;12、连接板;13、电动推杆;14、第一轴承;15、第一转轴;16、底板;17、第一螺纹帽;18、滑槽;19、控制开关;20、第二支撑板;21、第五轴承;22、第一支撑板;23、第一电机;24、转动机构;241、从动齿轮;242、主动齿轮;243、第二电机;244、凹槽;25、限位机构;251、第一支撑杆;252、第二支撑杆;253、转辊;254、第五支撑板;26、送线机构;261、第二螺纹帽;262、第四轴承;263、送线圈;264、第二螺纹柱;265、第四转轴;27、第一螺纹柱;28、第五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底板16、送线机构26和限位机构25,所述底板16上开设滑槽18,所述滑槽18内的一端卡接有第一轴承14,所述第一轴承14内活动穿设有第一转轴15,所述第一转轴15远离第一轴承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柱27,所述滑槽18内的另一端卡接有第五轴承21,所述第五轴承21内活动穿设有第五转轴28的一端,所述第五转轴2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柱27,所述第五转轴28远离第一螺纹柱2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3,所述第一电机23的机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22,第一支撑板22的设置,对第一电机23进行了支撑,所述第一支撑板2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底板16的一侧,所述第一螺纹柱27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帽17,所述第一螺纹帽17远离滑槽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20,所述底板16的上表面与第二支撑板20的下表面搭接,所述第二支撑板20上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板2和第四支撑板9,所述第三支撑板2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机构24,所述第三支撑板2上卡接有第二轴承1,所述第二轴承1内活动穿设有第二转轴3,所述第二转轴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机构24,通过转动机构24、第一电机23、第五轴承21、第五转轴28、第一螺纹柱27、第一轴承14和第一转轴15的共同作用,骨架5在旋转的同时也可以左右移动,避免了绕线的过程中出现铜线堆积或者不平整的现象,所述第二转轴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左夹具4,所述第四支撑板9上卡接有滑套10,所述滑套10内滑动连接有滑杆11,所述滑杆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2,所述滑杆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8,所述第三转轴8的另一端外表面活动穿设有第三轴承7,所述第三轴承7的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圈绕线装置,包括底板(16)、送线机构(26)和限位机构(2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6)上开设滑槽(18),所述滑槽(18)内的一端卡接有第一轴承(14),所述第一轴承(14)内活动穿设有第一转轴(15)的一端,所述第一转轴(15)远离第一轴承(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柱(27),所述滑槽(18)内的另一端卡接有第五轴承(21),所述第五轴承(21)内活动穿设有第五转轴(28),所述第五转轴(2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柱(27),所述第五转轴(28)远离第一螺纹柱(2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3),所述第一电机(23)的机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22),所述第一支撑板(2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底板(16)的一侧,所述第一螺纹柱(27)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帽(17),所述第一螺纹帽(17)远离滑槽(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20),所述底板(16)的上表面与第二支撑板(20)的下表面搭接,所述第二支撑板(20)上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板(2)和第四支撑板(9),所述第三支撑板(2)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机构(24),所述第三支撑板(2)上卡接有第二轴承(1),所述第二轴承(1)内活动穿设有第二转轴(3),所述第二转轴(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机构(24),所述第二转轴(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左夹具(4),所述第四支撑板(9)上卡接有滑套(10),所述滑套(10)内滑动连接有滑杆(11),所述滑杆(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2),所述滑杆(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8),所述第三转轴(8)的另一端外表面活动穿设有第三轴承(7),所述第三轴承(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右夹具(6),所述左夹具(4)和右夹具(6)之间设置有骨架(5),所述第四支撑板(9)与连接板(12)之间设置有电动推杆(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圈绕线装置,包括底板(16)、送线机构(26)和限位机构(2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6)上开设滑槽(18),所述滑槽(18)内的一端卡接有第一轴承(14),所述第一轴承(14)内活动穿设有第一转轴(15)的一端,所述第一转轴(15)远离第一轴承(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柱(27),所述滑槽(18)内的另一端卡接有第五轴承(21),所述第五轴承(21)内活动穿设有第五转轴(28),所述第五转轴(2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柱(27),所述第五转轴(28)远离第一螺纹柱(2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3),所述第一电机(23)的机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22),所述第一支撑板(2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底板(16)的一侧,所述第一螺纹柱(27)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帽(17),所述第一螺纹帽(17)远离滑槽(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20),所述底板(16)的上表面与第二支撑板(20)的下表面搭接,所述第二支撑板(20)上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板(2)和第四支撑板(9),所述第三支撑板(2)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机构(24),所述第三支撑板(2)上卡接有第二轴承(1),所述第二轴承(1)内活动穿设有第二转轴(3),所述第二转轴(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机构(24),所述第二转轴(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左夹具(4),所述第四支撑板(9)上卡接有滑套(10),所述滑套(10)内滑动连接有滑杆(11),所述滑杆(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2),所述滑杆(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8),所述第三转轴(8)的另一端外表面活动穿设有第三轴承(7),所述第三轴承(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右夹具(6),所述左夹具(4)和右夹具(6)之间设置有骨架(5),所述第四支撑板(9)与连接板(12)之间设置有电动推杆(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圈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玉芝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威尔弗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