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线圈绕线机的自动卸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6669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线圈绕线机的自动卸料机构,包括固定台,所述固定台顶部右侧设置有绕线机主体,所述绕线机主体左侧设置有绕线转轴,所述固定台上对称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位于绕线机主体左侧,所述导向槽内固定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槽顶部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顶部通过滑块与导向杆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左侧通过第一液压伸缩杆与固定台连接,所述移动板上对称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内固定设置有固定杆,所述移动板右侧对称设置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通过滑块与固定杆滑动连接,所述夹持板通过第二液压伸缩杆与移动板连接,便于将线圈自动快速的进行卸料收纳,有效地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Automatic unloading mechanism of transformer coil wind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压器线圈绕线机的自动卸料机构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线圈绕线机的自动卸料机构,属于变压器

技术介绍
小型变压器在各种家用电器中应用范围广泛,小型变压器也由线圈和铁芯组成,小型变压器的线圈是通过绕线机绕制而成,绕线机是把线状的物体缠绕到特定的工件上的设备,通常用于铜线缠绕,以形成线圈,但现有的绕线机,在剪线工序后,均是要人手将收料盒放置到储线轮的下面,然后储线轮上已经绕制好的线圈正好落入收料盒内,实现卸料动作,这样不仅需要大量的员工进行高重复性的工作,而且由于某些工位机械比较复杂,用手工取料还存在危险性,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变压器线圈绕线机的自动卸料机构,通过设置导向槽,通过第一液压伸缩杆让移动板左右移动时,通过设置移动槽,通过第二液压伸缩杆让夹持板相对移动时,可以保证其移动时的稳定性与准确性,通过设置移动板与推板,在缠绕线圈时,移动板可以移动到绕线转轴顶端,让推板合并可以形成一个阻隔板,避免缠绕线圈时铜线脱离绕线转轴,在绕制好线圈后,使推板打开,移动板向右移动至线圈右侧,再合并推板向左移动,推板就可让线圈从绕线转轴上脱离通过集料槽落入集料室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变压器线圈绕线机的自动卸料机构,包括固定台,所述固定台顶部右侧设置有绕线机主体,所述绕线机主体左侧设置有绕线转轴,所述固定台上对称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位于绕线机主体左侧,所述导向槽内固定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槽顶部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顶部通过滑块与导向杆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左侧通过第一液压伸缩杆与固定台连接,所述移动板上对称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内固定设置有固定杆,所述移动板右侧对称设置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通过滑块与固定杆滑动连接,所述夹持板通过第二液压伸缩杆与移动板连接,所述夹持板上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上均开设有弧形凹槽。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台上位于导向槽之间开设有集料槽,所述固定台内腔设置有集料室,所述集料槽与集料室连通。进一步的,所述集料槽位于夹持板与绕线转轴下方。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槽、移动槽内腔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块。进一步的,所述推板上的弧形凹槽相对且与绕线转轴同轴,所述弧形凹槽的直径与绕线转轴的直径相同。进一步的,所述推板内腔均匀设置有弹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涉及的变压器线圈绕线机的自动卸料机构,通过设置导向槽,通过第一液压伸缩杆让移动板左右移动时,通过设置移动槽,通过第二液压伸缩杆让夹持板相对移动时,可以保证其移动时的稳定性与准确性,通过设置移动板与推板,在缠绕线圈时,移动板可以移动到绕线转轴顶端,让推板合并可以形成一个阻隔板,避免缠绕线圈时铜线脱离绕线转轴,在绕制好线圈后,使推板打开,移动板向右移动至线圈右侧,在合并推板向左移动,推板就可让线圈从绕线转轴上脱离通过集料槽落入集料室内,便于将线圈自动快速的进行卸料收纳,有效地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大大提升工作效率。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变压器线圈绕线机的自动卸料机构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变压器线圈绕线机的自动卸料机构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变压器线圈绕线机的自动卸料机构的移动板右视图;图4是本技术变压器线圈绕线机的自动卸料机构的推板合并示意图;图中标号:1、固定台;2、绕线机主体;3、绕线转轴;4、导向槽;5、导向杆;6、移动板;7、第一液压伸缩杆;8、移动槽;9、固定杆;10、夹持板;11、第二液压伸缩杆;12、推板;13、弧形凹槽;14、集料槽;15、集料室;16、限位块;17、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变压器线圈绕线机的自动卸料机构,包括固定台1,所述固定台1顶部右侧设置有绕线机主体2,所述绕线机主体2左侧设置有绕线转轴3,所述固定台1上对称开设有导向槽4,所述导向槽4位于绕线机主体2左侧,所述导向槽4内固定设置有导向杆5,所述导向槽4顶部设置有移动板6,所述移动板6顶部通过滑块与导向杆5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6左侧通过第一液压伸缩杆7与固定台1连接,在工作时保证移动板6可以左右的移动,导向槽4与导向杆5移动时保证移动板6的稳定性与准确性,所述移动板6上对称开设有移动槽8,所述移动槽8内固定设置有固定杆9,所述移动板6右侧对称设置有夹持板10,所述夹持板10通过滑块与固定杆9滑动连接,所述夹持板10通过第二液压伸缩杆11与移动板6连接,所述夹持板10上固定连接有推板12,所述推板12上均开设有弧形凹槽13,在工作时,确保移动夹持板10可以让推板12紧密合并,便于在绕制线圈时进行防护,在绕制好线圈后便于让线圈从绕线转轴上脱离。更具体而言,所述固定台1上位于导向槽4之间开设有集料槽14,所述固定台1内腔设置有集料室15,所述集料槽14与集料室15连通,所述集料槽14位于夹持板10与绕线转轴3下方,从绕线转轴3上脱落的线圈可以通过集料槽14进入集料室15内,便于将线圈自动快速的进行卸料收纳,所述导向槽4、移动槽8内腔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块16,限制移动板6与夹持板10移动的范围,便于进行控制,所述推板12上的弧形凹槽13相对且与绕线转轴3同轴,所述弧形凹槽13的直径与绕线转轴3的直径相同,在推板12合并时,弧形凹槽13可与绕线转轴3紧密接触,防将线圈从绕线转轴3上推至集料槽14内,所述推板12内腔均匀设置有弹簧17,减少推板12闭合时的碰撞力和绕线转轴3旋转时与弧形凹槽13的摩擦力。本技术工作原理:在缠绕线圈时,通过第一液压伸缩杆7让移动板6可以移动到绕线转轴3顶端,通过第二液压伸缩杆11让夹持板20相对移动,从而让推板12合并形成一个阻隔板,避免缠绕线圈时铜线脱离绕线转轴3,在绕制好线圈后,使推板12打开,移动板6向右移动至线圈右侧,在合并推板12向左移动,就可让线圈从绕线转轴3上脱离通过集料槽14落入集料室15内。以上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变压器线圈绕线机的自动卸料机构,包括固定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台(1)顶部右侧设置有绕线机主体(2),所述绕线机主体(2)左侧设置有绕线转轴(3),所述固定台(1)上对称开设有导向槽(4),所述导向槽(4)位于绕线机主体(2)左侧,所述导向槽(4)内固定设置有导向杆(5),所述导向槽(4)顶部设置有移动板(6),所述移动板(6)顶部通过滑块与导向杆(5)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6)左侧通过第一液压伸缩杆(7)与固定台(1)连接,所述移动板(6)上对称开设有移动槽(8),所述移动槽(8)内固定设置有固定杆(9),所述移动板(6)右侧对称设置有夹持板(10),所述夹持板(10)通过滑块与固定杆(9)滑动连接,所述夹持板(10)通过第二液压伸缩杆(11)与移动板(6)连接,所述夹持板(10)上固定连接有推板(12),所述推板(12)上均开设有弧形凹槽(13)。

【技术特征摘要】
1.变压器线圈绕线机的自动卸料机构,包括固定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台(1)顶部右侧设置有绕线机主体(2),所述绕线机主体(2)左侧设置有绕线转轴(3),所述固定台(1)上对称开设有导向槽(4),所述导向槽(4)位于绕线机主体(2)左侧,所述导向槽(4)内固定设置有导向杆(5),所述导向槽(4)顶部设置有移动板(6),所述移动板(6)顶部通过滑块与导向杆(5)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6)左侧通过第一液压伸缩杆(7)与固定台(1)连接,所述移动板(6)上对称开设有移动槽(8),所述移动槽(8)内固定设置有固定杆(9),所述移动板(6)右侧对称设置有夹持板(10),所述夹持板(10)通过滑块与固定杆(9)滑动连接,所述夹持板(10)通过第二液压伸缩杆(11)与移动板(6)连接,所述夹持板(10)上固定连接有推板(12),所述推板(12)上均开设有弧形凹槽(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成上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