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面检测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6569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7:32
液面检测单元包括:储存杯;主体,其安装于所述储存杯的侧壁;臂,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主体;传感器部,其收纳于所述主体,检测所述臂的旋转运动;端子部,其自所述传感器部延伸;以及线束,其与所述端子部连接,并向所述主体的外侧延伸,也可以是,所述主体包括与所述储存杯的所述侧壁一起包围并引导自所述端子部向所述主体的外侧延伸的所述线束的槽。

Liquid Level Detection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液面检测单元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涉及一种检测液体的液面的液面检测单元(例如,检测在汽车等的燃料箱内储存的燃料的液面的装置)。
技术介绍
日本特开2012-181106号公报中公开有一种包括主体、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主体的臂以及检测臂的旋转的检测部的液面检测装置。检测部利用三个端子和与端子连接的线束连接于外部的设备。主体安装于储存杯的侧壁。主体包括供自端子部延伸的线束通过的槽。槽的靠储存杯侧的端部被封闭,槽向与储存杯分开的方向延伸,并在与储存杯相反的一侧开放。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液面检测装置在配置于容器内的状态下有时因容器的变形等导致线束相对于主体晃动。其结果,若线束在槽内向与储存杯分开的方向位移,则对线束与端子部之间的连接部分施加力,而可能导致线束自端子部脱离。在本说明书中,提供一种抑制线束在槽内向与储存杯分开的方向位移的技术。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液面检测单元中也可以包括:储存杯;主体,其安装于所述储存杯的侧壁;臂,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主体;传感器部,其收纳于所述主体,检测所述臂的旋转运动;端子部,其自所述传感器部延伸;以及线束,其与所述端子部连接,并向所述主体的外侧延伸。所述主体也可以包括与所述储存杯的所述侧壁一起包围并引导自所述端子部向所述主体的外侧延伸的所述线束的槽。在上述的结构中,线束被主体的槽和储存杯的侧壁包围。根据该结构,能够限制线束的位移。由此,能够抑制线束在槽内向与储存杯分开的方向位移。另外,由于利用槽和储存杯包围线束,因此,不用另外配置用于在槽的开放部分配置的罩等。所述端子部也可以包括互相空开间隔地配置的三个端子。所述主体也可以包括:分隔壁,其在相邻的所述端子之间的各个间隙中自所述储存杯的所述侧壁延伸到比所述端子靠与所述储存杯相反的一侧的位置;以及连结壁,其在自所述端子部的与所述传感器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分开的位置在与所述分隔壁交叉的方向上延伸,而连结相邻的所述分隔壁,并自所述储存杯的所述侧壁延伸到比所述端子部靠与所述储存杯相反的一侧的位置,该连结壁包括所述槽。由于在相邻的端子之间配置的分隔壁自储存杯的侧壁延伸到比端子靠与储存杯相反的一侧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在端子部浸渍于容器内的液体的状态下的端子的电腐蚀。另外,利用连结壁能够加强分隔壁,能够抑制分隔壁破损。所述端子部也可以自所述主体暴露。即使端子部暴露于外部,也能够利用分隔壁抑制电腐蚀。由此,也可以不配置用于保护端子部免受电腐蚀的罩。其结果,例如,在维护时,能够容易地确认端子部与线束之间的连接状态。所述储存杯也可以在所述侧壁包括突起部,该突起部插入于所述槽而与所述槽一起包围所述线束。根据该结构,利用突起部,能够将线束约束在槽内。其结果,能够抑制线束在槽内向与储存杯分开的方向位移。所述主体和所述储存杯也可以包括卡合机构,通过使所述主体相对于所述储存杯在所述线束的延伸方向上滑动从而该卡合机构相互卡合。也可以是,所述突起部的距所述储存杯的所述侧壁的高度沿着在使所述卡合机构卡合时的所述主体的滑动方向逐渐变大。根据该结构,在槽内配置有线束的状态下,在使主体沿着储存杯的侧壁滑动而将其安装于储存杯的侧壁时,能够顺畅地将突起部插入于槽内。附图说明图1表示实施例的液面检测单元的主视图。图2表示在实施例的液面检测装置中拆除了臂和旋转构件的状态的主视图。图3表示在实施例的液面检测装置中拆除了臂和旋转构件的状态的侧视图。图4表示示出储存杯的侧壁的卡合部和突起部的主视图。图5表示突起部的侧视图。图6表示实施例的液面检测单元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的液面检测单元2检测在汽车等车辆搭载的燃料箱TK内的燃料的液面。液面检测单元2配置于燃料箱TK内。液面检测单元2包括储存杯(日语:リザーブカップ)4和液面检测装置10。储存杯4收纳省略了图示的燃料泵。利用喷射泵(省略图示)向储存杯4供给储存杯4外的燃料,该喷射泵利用了自燃料泵喷出的燃料。在储存杯4的侧壁4a的外表面安装有液面检测装置10。液面检测装置10包括主体20、浮子34、臂32、旋转构件30、传感器部40(参照图2)、端子部14以及线束12。浮子34浮在燃料箱TK内的燃料上,与燃料的液面相对应地在上下方向上运动。浮子34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臂32的顶端。臂32的基端支承于旋转构件30。旋转构件3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主体20。在浮子34与燃料箱TK内的燃料的液面相对应地上下移动时,臂32相对于主体20摆动旋转。即,臂32将浮子34的上下移动转换成旋转运动。旋转构件30与臂32的旋转相配合地相对于主体20旋转。在旋转构件30固定有永磁体。永磁体以与旋转构件30的旋转相配合地使磁通的朝向或磁通的强度变化的方式配置。如图2所示,主体20包括引导旋转构件30的导轨26。导轨26具有圆环形状。旋转构件30沿着导轨26旋转。在主体20收纳有传感器部40。主体20覆盖传感器部40。传感器部40与旋转构件30的永磁体相对地配置。传感器部40通过检测旋转构件30的永磁体的磁通的朝向或者磁通的强度的变化,来检测臂32的旋转运动,并基于该检测结果向燃料表(省略图示)输出与储存于燃料箱TK内的燃料量相对应的模拟信号。传感器部40为检测永磁体的旋转角度、即臂32的旋转角度的磁性式的传感器,例如具有利用了MRE(MagnetResistiveElement(磁阻元件)的简称)、霍尔IC的公知的传感器等的磁检测元件。端子部14自传感器部40朝向上方延伸。端子部14包括输入端子14a、输出端子14c以及接地端子14b。三个端子14a、14b、14c分别具有平板形状。在各端子14a、14b、14c连接有线束12。具体而言,线束12嵌塞于各端子14a、14b、14c,并利用焊接来固定于各端子14a、14b、14c。线束12自端子部14朝向主体20的外侧在Z方向上延伸。线束12具有导线和覆盖导线的树脂制的罩。各端子14a、14b、14c在与线束12连接的部位自主体20暴露于外部。由此,能够容易地确认端子14a、14b、14c与线束12之间的连接状态。端子14a、14b、14c的其他部分被主体20覆盖。主体20包括分别配置于互相相邻的端子14a与端子14b之间和互相相邻的端子14b与端子14c之间的分隔壁24。一个分隔壁24配置在位于X方向上的两侧的端子14a和端子14b的中央的位置,并分别与端子14a和端子14b分开。另一分隔壁24配置在位于X方向上的两侧的端子14b和端子14c的中央的位置,并分别与端子14b和端子14c分开。分隔壁24具有平板形状。如图3所示,分隔壁24在Y方向上自主体20的侧壁4a的端面延伸到比端子部14远离储存杯4的位置。此外,在图3中,由虚线示出端子14c的暴露部分。分隔壁24沿着端子14a、14b、14c在Z方向上延伸。分隔壁24的一端配置于比端子14a、14b、14c的与传感器部40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远离传感器部40的位置,分隔壁24的另一端延伸到比端子14a、14b、14c的暴露部分靠传感器部40侧的位置。如图2所示,主体20还包括连结两个分隔壁24的Z方向上的一端的连结壁22。连结壁22具有平板形状。连结壁22与分隔壁24垂直地配置。连结壁22配置于主体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面检测单元,其中,该液面检测单元包括:储存杯;主体,其安装于所述储存杯的侧壁;臂,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主体;传感器部,其收纳于所述主体,检测所述臂的旋转运动;端子部,其自所述传感器部延伸;以及线束,其连接于所述端子部,并向所述主体的外侧延伸,所述主体包括与所述储存杯的所述侧壁一起包围并引导自所述端子部向所述主体的外侧延伸的所述线束的槽。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12.06 JP 2016-2370501.一种液面检测单元,其中,该液面检测单元包括:储存杯;主体,其安装于所述储存杯的侧壁;臂,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主体;传感器部,其收纳于所述主体,检测所述臂的旋转运动;端子部,其自所述传感器部延伸;以及线束,其连接于所述端子部,并向所述主体的外侧延伸,所述主体包括与所述储存杯的所述侧壁一起包围并引导自所述端子部向所述主体的外侧延伸的所述线束的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面检测单元,其中,所述端子部包括相互空开间隔地配置的三个端子,所述主体包括:分隔壁,其在相邻的所述端子之间的各个间隙中自所述储存杯的所述侧壁延伸到比所述端子靠与所述储存杯相反的一侧的位置;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真锅祐一铃木信男
申请(专利权)人:爱三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