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源系统、控制装置、控制方法以及程序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65667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7:31
热源系统具备:热源机;冷却塔侧去路和冷却塔侧回路,它们与所述热源机连接;负载侧去路和负载侧回路,它们与所述热源机连接;热交换用路径,其设于所述负载侧回路和所述冷却塔侧去路中的任一方;热交换器,其使所述热交换用路径与所述负载侧回路和所述冷却塔侧去路中的另一方进行热交换;以及热交换用调节阀,其能够调节所述热交换用路径的流通量。

Heat source system, control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热源系统、控制装置、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源系统、控制装置、控制方法以及程序。本申请基于于2016年12月7日向日本国提出了申请的特愿2016-237379号来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引用于此。
技术介绍
用于调节制冷机等热源机的运转负载的技术提出了几种。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以如下为目的的热源机系统:无论热负载侧的热量需求如何,始终在额定的运转区域运转热源机以使运转状态稳定。在该热源机系统中,冷却塔或者加热塔经由去路以及回路而与热源机连接。另外,热负载经由去路以及回路而与热源机连接。此外,来自冷却塔或者加热塔的回路和来自热负载的回路与热交换器连接。该热交换器在这些来自冷却塔或者加热塔的回路与来自热负载的回路之间进行热交换。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28038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热源机系统中,在来自冷却塔或者加热塔的冷却水通过热交换而温度变化这点上,供给到热源机的冷却水的温度控制变得复杂。若冷却水的温度控制的精度降低,则热源机系统供给的冷水的温度控制的精度有可能降低。此外,在对供给到热源机的冷却水的温度确定了下限值的情况下,存在冷却水的温度低于下限值而热源机停止的可能性。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即使在热负载所需求的冷能量较少的情况下也能够继续热源机的运转,并且能够比较简单地进行冷却水的温度控制的热源系统、控制装置、控制方法以及程序。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热源系统具备:热源机;冷却塔侧去路和冷却塔侧回路,它们与所述热源机连接;负载侧去路和负载侧回路,它们与所述热源机连接;热交换用路径,其设于所述负载侧回路和所述冷却塔侧去路中的任一方;热交换器,其使所述热交换用路径与所述负载侧回路和所述冷却塔侧去路中的另一方进行热交换;以及热交换用调节阀,其能够调节所述热交换用路径的流通量。也可以是,所述热源系统还具备:冷却塔旁通路径,其将所述冷却塔侧去路与所述冷却塔侧回路连接;以及冷却塔旁通阀,其能够调节所述冷却塔旁通路径的流通量,所述热交换用路径设于所述负载侧回路,所述热交换器配置于所述冷却塔侧去路之中比所述冷却塔旁通路径靠所述热源机侧处。也可以是,所述热源系统还具备:冷却塔旁通路径,其将所述冷却塔侧去路与所述冷却塔侧回路连接;以及冷却塔旁通阀,其能够调节所述冷却塔旁通路径的流通量,所述热交换用路径设于所述冷却塔侧去路之中比所述冷却塔旁通路径靠所述热源机侧处。也可以是,所述热源系统还具备:负载判定部,其判定来自所述热源机的冷能供给的负载是否小于负载下限值;以及运转控制部,在所述负载判定部判定为来自所述热源机的冷能供给的负载小于所述负载下限值的情况下,所述运转控制部对所述热交换用调节阀进行控制以使所述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控制装置对热源系统进行控制,所述热源系统具备:热源机;冷却塔侧去路和冷却塔侧回路,它们与所述热源机连接;负载侧去路和负载侧回路,它们与所述热源机连接;热交换用路径,其设于所述负载侧回路和所述冷却塔侧去路中的任一方;热交换器,其使所述热交换用路径与所述负载侧回路和所述冷却塔侧去路中的另一方进行热交换;以及热交换用调节阀,其能够调节所述热交换用路径的流通量,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具备:负载判定部,其判定所述热源机的负载是否小于负载下限值;以及运转控制部,在所述负载判定部判定为所述热源机的负载小于所述负载下限值的情况下,所述运转控制部对所述热交换用调节阀进行控制以使所述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式,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判定热源系统的热源机的负载是否小于负载下限值;以及在判定为所述热源机的负载小于所述负载下限值的情况下,对热交换用调节阀进行控制以使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所述热源系统具备:所述热源机;冷却塔侧去路和冷却塔侧回路,它们与所述热源机连接;负载侧去路和负载侧回路,它们与所述热源机连接;热交换用路径,其设于所述负载侧回路和所述冷却塔侧去路中的任一方;所述热交换器,其使所述热交换用路径与所述负载侧回路和所述冷却塔侧去路中的另一方进行热交换;以及所述热交换用调节阀,其能够调节所述热交换用路径的流通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式,程序用于使对热源系统的热源机的负载进行控制的计算机执行如下步骤:判定所述热源机的负载是否小于负载下限值;以及在判定为所述热源机的负载小于所述负载下限值的情况下,对热交换用调节阀进行控制以使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所述热源系统具备:所述热源机;冷却塔侧去路和冷却塔侧回路,它们与所述热源机连接;负载侧去路和负载侧回路,它们与所述热源机连接;热交换用路径,其设于所述负载侧回路和所述冷却塔侧去路中的任一方;所述热交换器,其使所述热交换用路径与所述负载侧回路和所述冷却塔侧去路中的另一方进行热交换;以及所述热交换用调节阀,其能够调节所述热交换用路径的流通量。专利技术效果根据上述的热源系统、控制装置、控制方法以及程序,即使在热负载需求的冷能量较少的情况下也能够继续热源机的运转,并且,能够比较简单地进行冷却水的温度控制。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热源系统的功能结构的概要框图。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制冷机设备主体200的装置结构的例子的概要结构图。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涡轮制冷机300的运转范围的图表。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100对制冷机设备主体200进行控制的处理步骤的例子的流程图。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制冷机设备主体200的装置结构的另一个例子的概要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以下的实施方式并非对权利要求书的技术方案进行限定。另外,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特征的组合的全部未必是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必需的。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热源系统的功能结构的概要框图。如图1所示,热源系统1具备控制装置100以及制冷机设备主体200。控制装置100具备通信部110、存储部180以及控制部190。控制部190具备负载判定部191以及运转控制部192。热源系统1对热负载供给冷能。具体而言,热源系统对热负载供给冷水。即,热源系统1以水作为介质对热负载供给冷能。热源系统1对热负载供给的冷水相当于冷能的示例。制冷机设备主体200所具备的制冷机在轻负载时停止,针对于此,在热源系统1中,即使在热负载需求的冷水量从较小的冷水量急增的情况下,也会稳定地供给冷水。若制冷机在轻负载时停止,则再启动需要时间,在热负载需求的冷水量急增了的情况下有可能可供给的冷能量不足、或者无法以热负载需求的温度供给冷水。为此,热源系统1具备即使在轻负载时也不会使制冷机停止的机制和模式。控制装置100对制冷机设备主体200进行控制。控制装置100对制冷机设备主体200进行控制的运转模式具有通常模式以及模拟负载模式。将控制装置100对制冷机设备主体200进行控制的运转模式还称作制冷机设备主体200的运转模式。在通常模式下,在轻负载时使制冷机设备主体200的制冷机停止,针对于此,在模拟负载模式下,在轻负载时也使制冷机的运转继续。控制装置100例如使用PLC(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或者通用工作站(WorkStation)等计算机而构成。通信部110与制冷机设备主体200进行通信。特别地,通信部110向制冷机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源系统,其中,所述热源系统具备:热源机;冷却塔侧去路和冷却塔侧回路,它们与所述热源机连接;负载侧去路和负载侧回路,它们与所述热源机连接;热交换用路径,其设于所述负载侧回路和所述冷却塔侧去路中的任一方;热交换器,其使所述热交换用路径与所述负载侧回路和所述冷却塔侧去路中的另一方进行热交换;以及热交换用调节阀,其能够调节所述热交换用路径的流通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12.07 JP 2016-2373791.一种热源系统,其中,所述热源系统具备:热源机;冷却塔侧去路和冷却塔侧回路,它们与所述热源机连接;负载侧去路和负载侧回路,它们与所述热源机连接;热交换用路径,其设于所述负载侧回路和所述冷却塔侧去路中的任一方;热交换器,其使所述热交换用路径与所述负载侧回路和所述冷却塔侧去路中的另一方进行热交换;以及热交换用调节阀,其能够调节所述热交换用路径的流通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源系统,其中,所述热源系统还具备:冷却塔旁通路径,其将所述冷却塔侧去路与所述冷却塔侧回路连接;以及冷却塔旁通阀,其能够调节所述冷却塔旁通路径的流通量,所述热交换用路径设于所述负载侧回路,所述热交换器配置于所述冷却塔侧去路之中比所述冷却塔旁通路径靠所述热源机侧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源系统,其中,所述热源系统还具备:冷却塔旁通路径,其将所述冷却塔侧去路与所述冷却塔侧回路连接;以及冷却塔旁通阀,其能够调节所述冷却塔旁通路径的流通量,所述热交换用路径设于所述冷却塔侧去路之中比所述冷却塔旁通路径靠所述热源机侧处。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源系统,其中,所述热源系统还具备:负载判定部,其判定来自所述热源机的冷能供给的负载是否小于负载下限值;以及运转控制部,在所述负载判定部判定为来自所述热源机的冷能供给的负载小于所述负载下限值的情况下,所述运转控制部对所述热交换用调节阀进行控制以使所述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5.一种控制装置,其对热源系统进行控制,所述热源系统具备:热源机;冷却塔侧去路和冷却塔侧回路,它们与所述热源机连接;负载侧去路和负载侧回路,它们与所述热源机连接;热交换用路径,其设于所述负载侧回路和所述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坂井正颂谷智辻清一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重工制冷空调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