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转向及定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6558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教育电子产品领域,提供了一种快速转向及定位结构,包括点读笔组件,点读笔组件包括组件外壳,组件外壳为空心圆柱体结构,组件外壳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凹槽与第二定位凹槽,第一定位凹槽与第二定位凹槽之间呈90°夹角且两者凹槽大小面积均相等,第一定位凹槽与第二定位凹槽横贯组件圆弧表面设置,点读笔组件右侧固定设置有锁扣机构,锁扣机构右侧固定连接有弹簧,锁扣机构上端固定设置有锁扣盖,锁扣盖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连接螺栓孔,本装置使点读笔头能进行快速转向并定位,大大增加了点读笔的功用性及娱乐性。

A Fast Steering and Position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转向及定位结构
本技术属于教育电子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转向及定位结构。
技术介绍
点读笔是采用国际最新光学图像识别技术和先进的数码语音技术开发而成的新一代智能阅读和学习工具。它体现了电子产品与教育行业的完美融合,实现了科技以人为本的理念。点读笔能同时实现点读、复读、跟读、录音、娱乐等诸多功能。点读笔通过孩子参与各种针对性的游戏和活动,不断刺激触觉、视觉、听觉等感官来丰富他们的体验,增长他们的兴趣,开发他们的脑神经。点读笔小巧方便,非常便携,可随时、随处使用,即点即发音,它将声音加于枯燥的文字之上,使图书内容更丰富,使阅读和学习更有趣,可充分实现寓教于乐。点读笔体积小巧,轻松携带,无论是在学校或是在课外,都可以使用,点读笔让孩子在玩乐中得到知识,而且没有光源,相比于带屏幕的电教产品而言,点读笔对孩子的眼睛没有任何辐射,近视的风险几乎没有。目前市面上缺乏一种能使点读笔头进行快速转向并定位的点读笔,本装置通过设计一种快速转向及定位机构,使点读笔头能进行快速转向并定位,大大增加了点读笔的功用性及娱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快速转向及定位结构,旨在使点读笔头能进行快速转向并定位,以增加点读笔的功用性及娱乐性。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快速转向及定位结构,包括点读笔组件,点读笔组件包括组件外壳,组件外壳为空心圆柱体结构,组件外壳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凹槽与第二定位凹槽,第一定位凹槽与第二定位凹槽之间呈90°夹角且两者凹槽大小面积均相等,第一定位凹槽与第二定位凹槽横贯组件圆弧表面设置,点读笔组件右侧固定设置有锁扣机构,锁扣机构右侧固定连接有弹簧,锁扣机构上端固定设置有锁扣盖,锁扣盖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连接螺栓孔。更进一步地,点读笔组件包括点读笔头,点读笔头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上端连杆与下端连杆,上端连杆与下端连杆均呈“凵”字型结构设置,上侧连杆通过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环,点读笔头后端通过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环,第一连接环与第二连接环呈曲状结构。更进一步地,锁扣机构包括锁扣外壳,锁扣外壳为盒装结构,锁扣外壳上固定设置有圆顶件,圆顶件与第一定位凹槽及第二定位凹槽可贴合,锁扣外壳内侧固定设置有弹簧件,弹簧件可插入弹簧中间部分并使弹簧保持拉紧状态。更进一步地,锁扣盖为“十”字型结构,锁扣盖左右两端均包括设置有螺栓孔,以便于使用螺栓固定连接于点读笔下壳的连接螺栓孔上。更进一步地,组件外壳表面布置有摩擦纹路,用于增加转动点读笔组件时手对点读笔组件的摩擦力。更进一步地,点读笔组件侧面中心处固定设置有连接架,连接架与点读笔下壳旋转连接,以对点读笔组件进行定位并保证点读笔组件能进行旋转。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装置通过点读笔组件、第一定位凹槽、第二定位凹槽、弹簧以及锁扣机构之间的连接设置,使点读笔组件可以进行快速转向定位,增强了点读笔的趣味性及功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快速转向及定位结构的第一工作状态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快速转向及定位结构的第二工作状态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快速转向及定位结构的安装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锁扣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锁扣机构的第一角度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锁扣机构的第二角度示意图;图中:100-点读笔组件;101-组件外壳;102-点读笔头;103-下端连杆;104-第二连接环;105-上端连杆;106-第一连接环;107-第一定位凹槽;108-第二定位凹槽;109-第二连接件;110-第一连接件;200-锁扣机构;201-圆顶件;202-锁扣外壳;203-弹簧件;300-弹簧;400-锁扣盖;500-连接架;600-点读笔下壳;601-连接螺栓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6所示,一种快速转向及定位结构,包括点读笔组件100,点读笔组件100包括组件外壳101,组件外壳101为空心圆柱体结构,组件外壳10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凹槽107与第二定位凹槽108,第一定位凹槽107与第二定位凹槽108之间呈90°夹角,且两者凹槽大小面积均相等,第一定位凹槽107与第二定位凹槽108横贯组件外壳101圆弧表面设置,点读笔组件100右侧固定设置有锁扣机构200,锁扣机构200右侧固定连接有弹簧300,锁扣机构200上端固定设置有锁扣盖400,锁扣盖40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连接螺栓孔601,本装置通过点读笔组件100、第一定位凹槽107、第二定位凹槽108、弹簧300以及锁扣机构200之间的连接设置,使点读笔组件100可以进行快速转向定位,增强了点读笔的趣味性及功用性。点读笔组件100包括点读笔头102,点读笔头102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上端连杆105与下端连杆103,上端连杆105与下端连杆103均呈“凵”字型结构设置,上侧连杆通过第一连接件110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环106,点读笔头102后端通过第二连接件109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环104,第一连接环106与第二连接环104呈曲状结构,第一连接环106与第二连接环104贴合组件外壳101固定设置。锁扣机构200包括锁扣外壳202,锁扣外壳202为盒装结构,锁扣外壳202上固定设置有圆顶件201,圆顶件201与第一定位凹槽107及第二定位凹槽108可贴合,锁扣外壳202内侧固定设置有弹簧件203,弹簧件203可插入弹簧300中间部分并使弹簧300保持拉紧状态。锁扣盖400为“十”字型结构,锁扣盖400左右两端均包括设置有螺栓孔,以便于使用螺栓固定连接于点读笔下壳600的连接螺栓孔601上。组件外壳101表面布置有摩擦纹路,用于增加转动点读笔组件100时手对点读笔组件100的摩擦力。点读笔组件100侧面中心处固定设置有连接架500,连接架500与点读笔下壳600旋转连接,以对点读笔组件100进行定位并保证点读笔组件100能进行旋转。本装置的具体工作原理:当使用者转动点读笔组件100时,点读笔组件100挤压锁扣机构200使锁扣机构200退出第一定位凹槽107或第二定位凹槽108之中,与此同时锁扣机构200上的弹簧300收缩,当第一定位凹槽107或第二定位凹槽108转动至对准锁扣机构200时,锁扣机构200上的弹簧300弹出,带动锁扣机构200卡住第一定位凹槽107或第二定位凹槽108之中,至此完成点读笔的转向及定位。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转向及定位结构,包括点读笔组件,所述点读笔组件包括组件外壳,所述组件外壳为空心圆柱体结构,所述组件外壳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凹槽与第二定位凹槽,所述第一定位凹槽与所述第二定位凹槽之间呈90°夹角且两者凹槽大小面积均相等,所述第一定位凹槽与所述第二定位凹槽横贯所述组件圆弧表面设置,所述点读笔组件右侧固定设置有锁扣机构,所述锁扣机构右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锁扣机构上端固定设置有锁扣盖,所述锁扣盖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连接螺栓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转向及定位结构,包括点读笔组件,所述点读笔组件包括组件外壳,所述组件外壳为空心圆柱体结构,所述组件外壳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凹槽与第二定位凹槽,所述第一定位凹槽与所述第二定位凹槽之间呈90°夹角且两者凹槽大小面积均相等,所述第一定位凹槽与所述第二定位凹槽横贯所述组件圆弧表面设置,所述点读笔组件右侧固定设置有锁扣机构,所述锁扣机构右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锁扣机构上端固定设置有锁扣盖,所述锁扣盖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连接螺栓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转向及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读笔组件包括点读笔头,所述点读笔头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上端连杆与下端连杆,所述上端连杆与所述下端连杆均呈“凵”字型结构设置,所述上侧连杆通过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铓周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佳奇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