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内部泄漏的电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6064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6: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内部泄漏的电磁阀,包括阀体、电磁驱动组件。所述阀体内设有可供流体进出的多个阀门、与多个阀门均连通的腔室,所述阀门位于腔室的下方。所述电磁驱动组件包括位于腔室内的驱动件、位于腔室外的电磁线圈。所述驱动件与腔室之间设有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位于阀门与驱动件之间的隔离膜片、位于腔室与驱动件之间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包括套装在驱动件上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由一体成型的海绵圈和橡胶圈组成,所述海绵圈位于橡胶圈的上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密封件的结构,将从密封圈PL面泄漏的微量流体控制在密封圈内,避免了泄漏的流体在腔室内壁形成结晶,从而提高了电磁阀的性能。

Electromagnetic Valve to Prevent Internal Leak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止内部泄漏的电磁阀
本技术涉及电磁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内部泄漏的电磁阀。
技术介绍
电磁阀是用电磁控制流体的自动化基础元件,在工业控制系统中常用来调整流体的方向、流量、速度或其他的参数。现有的电磁阀是由电磁线圈、电磁驱动件、包含多个阀门的阀体组成,阀体内部形成腔室,电磁驱动件和腔室之间设有可封闭腔室的密封圈。其工作原理为:电磁线圈驱动电磁驱动件运转实现腔室和阀门连通;当电磁线圈断电后,电磁驱动件停止运转,此时密封圈将腔室和阀门分隔开,阻断阀门和腔室的连通。但是现有的密封圈在工作时PL面上会泄漏微量的流体,泄漏的流体会在腔室内壁上形成结晶,导致电磁阀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内部泄漏的电磁阀,通过改进密封圈的结构,避免了密封圈PL面泄漏的流体在腔室内壁形成结晶,从而提高了电磁阀的性能。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止内部泄漏的电磁阀,包括阀体、电磁驱动组件。所述阀体内设有可供流体进出的多个阀门、与多个阀门均连通的腔室,所述阀门位于腔室的下方。所述电磁驱动组件包括位于腔室内的驱动件、位于腔室外的电磁线圈。所述驱动件与腔室之间设有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位于阀门与驱动件之间的隔离膜片、位于腔室与驱动件之间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包括套装在驱动件上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由一体成型的海绵圈和橡胶圈组成,所述海绵圈位于橡胶圈的上端。进一步来说,所述橡胶圈的内壁为与驱动件紧密卡合的螺纹结构,外壁为中部向外凸出的圆弧形。通过橡胶圈内壁的螺纹结构可增强橡胶圈与驱动件之间的连接牢固性,避免橡胶圈在驱动件上滑动;通过圆弧形的外壁可以增强橡胶圈与腔室内壁的卡合,增强橡胶圈对腔室的密封性能。进一步来说,所述海绵圈的下端面与橡胶圈的上端面完全贴合,其内壁、外壁均为圆柱形。通过海绵圈可以阻止橡胶圈PL面泄漏的流体上流,并通过海绵圈的吸水性能,可以部分吸收泄漏的流体,并减小海绵圈沿腔室内壁滑动时的摩擦力。进一步来说,所述驱动件包括由上往下设置的弹簧、活动铁芯、芯柱,所述弹簧固定连接在腔室的上端面;所述活动铁芯位于弹簧、芯柱之间,其下端面与芯柱连接。通过弹簧、活动铁芯、芯柱与电磁线圈的配合完成电磁阀的开闭动作。进一步来说,所述芯柱的侧壁上设有放置密封圈的环形凹槽;所述密封圈卡合在环形凹槽内,其外壁与腔室的内壁紧密贴合。通过环形凹槽可将密封圈固定在环形凹槽内。进一步来说,所述隔离膜片固定连接在芯柱的底部,所述隔离膜片的下端凸出芯柱,并盖合在阀门上。通过隔离膜片可隔离掉流体中的强腐蚀介质。进一步来说,所述芯柱与活动铁芯之间设有消音垫,所述消音垫位于芯柱的上端面。通过消音垫可减少芯柱与活动铁芯产生的噪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改进密封圈的结构,将从橡胶圈的PL面泄漏的流体阻止在海绵圈内,避免了泄漏的流体在腔室内壁形成结晶,从而提高了电磁阀的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密封圈的纵向剖视图。图中:1-阀体;11-阀门;12-腔室;21-电磁线圈;22-弹簧;23-活动铁芯;24-芯柱;31-密封圈;311-海绵圈;312-橡胶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实施例参见附图1-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防止内部泄漏的电磁阀,包括阀体1、电磁驱动组件。所述阀体1内设有可供流体进出的多个阀门11、与多个阀门11均连通的腔室12,所述阀门11位于腔室12的下方,所述腔室12的内壁为防腐蚀树脂材料。所述电磁驱动组件包括位于腔室12内的驱动件、位于腔室12外的电磁线圈21。所述驱动件与腔室12之间设有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位于阀体11与驱动件之间的隔离膜片、位于腔室12与驱动件之间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包括套装在驱动件上的密封圈31。所述驱动件包括固定连接在腔室12上端面的弹簧22,所述弹簧22的下方设有活动铁芯23。所述电磁线圈21位于活动铁芯23所在的腔室12的外部,并可带动活动铁芯23移动。当电磁线圈21通电时,活动铁芯23向上移动,活动铁芯23的上端面向上压缩到弹簧22;当电磁线圈21断电后,弹簧22回弹,活动铁芯23在弹簧22的弹力作用下向下移动。所述活动铁芯23的下端面设有与之连接的芯柱24,所述芯柱24的侧壁上设有放置密封圈31的环形凹槽,所述密封圈31卡合在环形凹槽内,其外壁与腔室12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密封圈31由一体成型的海绵圈311和橡胶圈312组成,所述海绵圈311位于橡胶圈312的上端。所述橡胶圈312的内壁为螺纹结构,外壁为中部向外凸出的圆弧形;所述海绵圈311的下端面与橡胶圈312的上端面完全贴合,其内壁、外壁均为圆柱形。安装时,将橡胶圈312的下端面贴合到环形凹槽的下端面,海绵圈311的上端面贴合到环形凹槽的上端面上,此时海绵圈311的内壁与环形凹槽的侧壁贴合,外壁与腔室12内壁贴合;橡胶圈312的内壁与环形凹槽的侧壁卡紧贴合,外壁的中部与腔室12内壁紧密贴合。由于橡胶圈312的螺纹形内壁,在芯柱24上下移动的过程中,橡胶圈312被卡紧在环形凹槽的侧壁上。所述隔离膜片固定连接在芯柱24的底部,所述隔离膜片的下端凸出芯柱24,并盖合在阀门11上。通过隔离膜片可以隔离从阀门流入的流体中的强腐蚀介质。为了减少芯柱24与活动铁芯23在移动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本实施例在芯柱24的上端面增设了消音垫。本实施例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当电磁线圈21通电时,活动铁芯23向上移动并压缩到弹簧22,芯柱24随之向上移动,海绵圈311、橡胶圈312沿着腔室12内壁向上滑动,此时腔室12和阀门11连通,流体从阀门11进入到腔室12内;当电磁线圈21断电后,弹簧22回弹,活动铁芯23向下移动,芯柱24随之向下移动,海绵圈311、橡胶圈312沿着腔室12内壁向下滑动,并将腔室12封闭,此时阀门11进入的流体切断在橡胶圈312的下方,微量的流体从橡胶圈312的PL面向上泄漏并被海绵圈311吸收。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内部泄漏的电磁阀,包括阀体(1)、电磁驱动组件;所述阀体(1)内设有可供流体进出的多个阀门(11)、与多个阀门(11)均连通的腔室(12),所述阀门(11)位于腔室(12)的下方;所述电磁驱动组件包括位于腔室(12)内的驱动件、位于腔室(12)外的电磁线圈(21);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与腔室(12)之间设有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位于阀门(11)与驱动件之间的隔离膜片、位于腔室(12)与驱动件之间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包括套装在驱动件上的密封圈(31),所述密封圈(31)由一体成型的海绵圈(311)和橡胶圈(312)组成,所述海绵圈(311)位于橡胶圈(312)的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内部泄漏的电磁阀,包括阀体(1)、电磁驱动组件;所述阀体(1)内设有可供流体进出的多个阀门(11)、与多个阀门(11)均连通的腔室(12),所述阀门(11)位于腔室(12)的下方;所述电磁驱动组件包括位于腔室(12)内的驱动件、位于腔室(12)外的电磁线圈(21);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与腔室(12)之间设有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位于阀门(11)与驱动件之间的隔离膜片、位于腔室(12)与驱动件之间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包括套装在驱动件上的密封圈(31),所述密封圈(31)由一体成型的海绵圈(311)和橡胶圈(312)组成,所述海绵圈(311)位于橡胶圈(312)的上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圈(312)的内壁为与驱动件紧密卡合的螺纹结构,外壁为中部向外凸出的圆弧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圈(3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振良小岛耕一
申请(专利权)人:高砂电气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