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次氯酸钠生产用电解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5727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5: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次氯酸钠生产用电解槽,包括支撑架、底座、电解组和槽体,所述底座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支撑架,所述底座顶端的一侧安装有过滤箱,且过滤箱的顶端安装有第三导气管,所述过滤箱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导气管,所述底座顶端的另一侧安装有酸洗泵,且酸洗泵的顶端安装有第二导液管,所述底座的顶端安装有槽体,且槽体的一侧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内部安装有单片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有过滤箱、风机和出气口实现对有毒气体进行处理的功能,风机将电解槽中的氯气等有毒气体吸入到过滤箱中,过滤箱对这些气体进行过滤,过滤箱的内部均匀设置有氢氧化钠、生石灰等等来吸收氯气,被过滤后的气体排放至空气中。

An Electrolytic Cell for Sodium Hypochlorite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次氯酸钠生产用电解槽
本技术涉及电解装置
,具体为一种次氯酸钠生产用电解槽。
技术介绍
次氯酸钠作为自来水处理中的一种水处理消毒剂,它的杀菌消毒效果已经得到了自来水厂的认可,但是由于成品次氯酸钠药剂的半衰期很短,因此成品次氯酸钠药剂的储存非常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专利技术了次氯酸钠发生器,次氯酸钠发生器可以通过电解食盐水产生次氯酸钠溶液,其中设备的电解槽是整套设备重要的零部件,但是现有的次氯酸钠生产用电解槽存在很多问题或缺陷。第一,传统的次氯酸钠生产用电解槽不能充分散热,在电解槽电解食盐水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堆积在电解槽内会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第二,传统的次氯酸钠生产用电解槽不能除去污垢,污垢的存在会导致阴、阳极发生短路,使得槽体被腐蚀,缩短槽体的使用寿命。第三,传统的次氯酸钠生产用电解槽不能对电解所产生的有毒气体进行处理,若直接排放至空气中,容易被人体吸入,造成人体受到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次氯酸钠生产用电解槽,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能充分散热,不能除去污垢,能对电解所产生的有毒气体进行处理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次氯酸钠生产用电解槽,包括支撑架(8)、底座(9)、电解组(17)和槽体(1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9)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支撑架(8),所述底座(9)顶端的一侧安装有过滤箱(5),且过滤箱(5)的顶端安装有第三导气管(25),所述过滤箱(5)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导气管(6),所述底座(9)顶端的另一侧安装有酸洗泵(15),且酸洗泵(15)的顶端安装有第二导液管(18),所述底座(9)的顶端安装有槽体(19),且槽体(19)的一侧安装有控制面板(2),所述控制面板(2)的内部安装有单片机(3),所述槽体(19)顶端的一侧分别安装有第二导气管(24)、第四导液管(23)和第三导液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次氯酸钠生产用电解槽,包括支撑架(8)、底座(9)、电解组(17)和槽体(1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9)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支撑架(8),所述底座(9)顶端的一侧安装有过滤箱(5),且过滤箱(5)的顶端安装有第三导气管(25),所述过滤箱(5)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导气管(6),所述底座(9)顶端的另一侧安装有酸洗泵(15),且酸洗泵(15)的顶端安装有第二导液管(18),所述底座(9)的顶端安装有槽体(19),且槽体(19)的一侧安装有控制面板(2),所述控制面板(2)的内部安装有单片机(3),所述槽体(19)顶端的一侧分别安装有第二导气管(24)、第四导液管(23)和第三导液管(22),且第二导气管(24)的内部安装有风机(29),所述风机(29)的底端安装有出气口(1),所述第三导气管(25)远离过滤箱(5)的一端与第二导气管(24)相连通,所述第二导液管(18)远离酸洗泵(15)的一端延伸至槽体(19)的内部,所述槽体(19)的底端安装有第一导液管(11),所述槽体(19)内部的顶端设置有第二腔室(20),所述槽体(19)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第一腔室(7),所述第二腔室(20)内部的底端安装有电解组(17),且电解组(17)的内部均匀安装有阳极(4),所述阳极(4)的一侧均安装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忠青林树军郭俊英郝建雨原洪国沙士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郁峰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