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反应的反应釜电气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17906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反应的反应釜电气控制系统,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包括:反应釜主体,所述反应釜主体的一侧设置有余热回收组件,所述余热回收组件底部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余热回收组件包括余热回收管、气泵、保温箱和回流阀,所述保温箱内开设有保温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余热回收组件中余热回收管与气泵的配合将反应釜主体内部余热抽入余热回收管内部,由保温箱、保温板和余热回收管自身保温储存,需要使用时,通过余热回收管排入反应釜主体内,与现有技术中的反应釜电气控制系统相比,缩减了反应釜主体内部预热所消耗的时间,提高了反应釜电气控制系统反应效率,使余热得到合理的利用,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反应的反应釜电气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反应釜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反应的反应釜电气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用于脱除陶瓷型芯的反应釜在电气控制方面较为简单,往往只采用断路器、交流接触器、熔断器、温控表组合连接成电路来控制加热反应釜,功率损耗大、控制精度低、元器件故障率高、工艺过程无法控制;对于需要在真空或加压环境下进行的工艺,需要人工提前进行抽真空或充入惰性气体,增加劳动量,生产节奏慢;综上所述,传统的电气控制方式单一、稳定性和自动化程度不高。
[0003]现有专利(公告号:CN203720689U)提出了一种反应釜电气控制系统,对电气控制系统进行了全面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线路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工艺方案多样化,能够实现复杂工艺过程的安全可靠的反应釜电气控制系统,其设备维护简单、自动化程度高、节约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成品率。
[0004]但在该反应釜实际使用时,其作业后的余热未得到合理的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且在其冷却完毕再次使用时,反应釜内部预热时间较长,需消耗较长的时间才可达到标准温度,造成了反应釜电气控制系统反应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反应的反应釜电气控制系统,解决了其作业后的余热未得到合理的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且在其冷却完毕再次使用时,反应釜内部预热时间较长,需消耗较长的时间才可达到标准温度,造成了反应釜电气控制系统反应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效反应的反应釜电气控制系统,包括:反应釜主体,所述反应釜主体的一侧设置有余热回收组件,所述余热回收组件底部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余热回收组件包括余热回收管、气泵、保温箱和回流阀,所述保温箱内开设有保温槽,所述保温槽内设置有多个保温板,所述余热回收管放置在保温箱内部,所述余热回收管的两端均与反应釜主体内部连通,所述气泵固定安装在反应釜主体顶部的一侧,所述气泵与余热回收管内部连通,所述回流阀固定设置在余热回收管上,所述反应釜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气泵固定安装在支撑板的顶部。
[0007]优选的,所述保温箱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压力表,所述压力表的检测端与余热回收管内部连通,所述保温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泄压管,所述泄压管的一端与余热回收管内部连通,所述泄压管上固定设置有泄压阀。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与其一体成型的放置板,所述保温箱放置在放置板上,所述支撑架内开设有两个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滑动连接有调节柱,所述调节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柱,所述调节柱内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固定连
接有卡簧,所述卡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支撑架内开设多个与卡块相适配的卡口,所述卡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对接块,所述调节柱内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转动连接有按压杆,所述按压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调节柱内开设有与导向块相适配的导向槽,所述推杆的一侧与对接块滑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调节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支撑架内开设有多个与限位块相适配的限位口。
[0010]优选的,所述按压杆和支撑架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环,其中一个所述固定环上缠绕连接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一端与另一个固定环缠绕连接。
[0011]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架上转动连接有两个螺纹管,所述螺纹管内部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侧与另一个支撑架固定连接。
[00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效反应的反应釜电气控制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中,通过余热回收组件中余热回收管与气泵的配合将反应釜主体内部余热抽入余热回收管内部,由保温箱、保温板和余热回收管自身保温储存,需要使用时,通过余热回收管排入反应釜主体内,缩减了反应釜主体内部预热所消耗的时间,提高了反应釜电气控制系统反应效率,使余热得到合理的利用,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
[0014]本技术中,通过支撑组件中支撑架与底柱的配合,可根据实际安装环境对支撑架的高度做相应的调整,并为保温箱提供支撑力,有助于保温箱的使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一种高效反应的反应釜电气控制系统的立体图;
[0016]图2为一种高效反应的反应釜电气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0018]图4为图2中B处的结构放大图。
[0019]图中标号:1、反应釜主体;2、支撑板;3、气泵;4、余热回收管;5、压力表;6、泄压阀;7、支撑架;8、底柱;9、丝杆;10、螺纹管;11、回流阀;12、调节柱;13、限位块;14、固定环;15、牵引绳;16、按压杆;17、卡簧;18、卡块;19、对接块;20、推杆;21、导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实施例一,由图1

4给出,一种高效反应的反应釜电气控制系统,包括:反应釜主体1,反应釜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余热回收组件,余热回收组件底部设置有支撑组件,余热回收组件包括余热回收管4、气泵3、保温箱和回流阀11,保温箱内开设有保温槽,保温槽内设置有多个保温板,余热回收管4放置在保温箱内部,余热回收管4的两端均与反应釜主体1内部连通,气泵3固定安装在反应釜主体1顶部的一侧,气泵3与余热回收管4内部连通,回流阀11固定设置在余热回收管4上,反应釜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气泵3固定安装在支
撑板2的顶部,保温箱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压力表5,压力表5的检测端与余热回收管4内部连通,保温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泄压管,泄压管的一端与余热回收管4内部连通,泄压管上固定设置有泄压阀6,通过余热回收组件中余热回收管4与气泵3的配合将反应釜主体1内部余热抽入余热回收管4内部,由保温箱、保温板和余热回收管4自身保温储存,需要使用时,通过余热回收管4排入反应釜主体1内,缩减了反应釜主体1内部预热消耗的时间,提高了反应釜电气控制系统反应效率,使余热得到合理的利用,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
[0022]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支撑组件包括两个支撑架7,支撑架7包括与其一体成型的放置板,保温箱放置在放置板上,支撑架7内开设有两个调节槽,调节槽内滑动连接有调节柱12,调节柱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柱8,调节柱12内开设有卡槽,卡槽内固定连接有卡簧17,卡簧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18,支撑架7内开设多个与卡块18相适配的卡口,卡块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对接块19,调节柱12内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内转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反应的反应釜电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主体(1),所述反应釜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余热回收组件,所述余热回收组件底部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余热回收组件包括余热回收管(4)、气泵(3)、保温箱和回流阀(11),所述保温箱内开设有保温槽,所述保温槽内设置有多个保温板,所述余热回收管(4)放置在保温箱内部,所述余热回收管(4)的两端均与反应釜主体(1)内部连通,所述气泵(3)固定安装在反应釜主体(1)顶部的一侧,所述气泵(3)与余热回收管(4)内部连通,所述回流阀(11)固定设置在余热回收管(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反应的反应釜电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所述气泵(3)固定安装在支撑板(2)的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反应的反应釜电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压力表(5),所述压力表(5)的检测端与余热回收管(4)内部连通,所述保温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泄压管,所述泄压管的一端与余热回收管(4)内部连通,所述泄压管上固定设置有泄压阀(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反应的反应釜电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个支撑架(7),所述支撑架(7)包括与其一体成型的放置板,所述保温箱放置在放置板上,所述支撑架(7)内开设有两个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滑动连接有调节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母永鑫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郁峰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