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抵抗强风暴潮的海岸碧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65291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4: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抵抗强风暴潮的海岸碧道系统,第一斜坡、第一平台、第二斜坡和第二平台依次连续布置且逐级升高,第一种植带内种植草本植物,第二种植带内种植灌木,第三种植带内种植乔木。有益效果:第一种植带内的草本植物、第二种植带内的灌木和第三种植带内的乔木高度逐级增加,在波浪正面冲击以及越浪向海洋回流时,第一种植带、第二种植带都能消解浪潮的能量,具有双向消能作用。第三种植带的乔木树冠较大,可以防风,能进一步削弱风暴潮对陆域的袭击力度。第一平台沿海岸线的方向形成景观人行道,具有休闲景观功能。第二平台可在陆上形成人行步道、机动车道或广场,具有较大的设计空间。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海岸堤防工程。

A Coastal Bidao System Resistant to Strong Storm Sur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抵抗强风暴潮的海岸碧道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岸堤防工程,特别涉及一种能抵抗强风暴潮的海岸碧道系统。
技术介绍
海堤工程是抗御台风暴潮的重要水利设施。频繁的台风暴潮会对海堤造成严重的威胁,甚至造成毁灭性的破坏。现有技术中存在生态海堤设计,但只在一般海堤上加设了植被护坡,与植物消浪措施相比效果相去甚远。现有技术中,为了取得较好的消浪效果,可在海岸滩地上种植红树林或者木麻黄等消浪植物。其技术缺陷在于:种植消浪植物需要较宽的海岸滩地,无法适应海岸滩地较为狭窄的情况。此外,红树林大面积种植会占用较多海岸滩地,不利于亲海景观的营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抵抗强风暴潮的海岸碧道系统,可抵御强风暴潮,且具有良好的景观功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能抵抗强风暴潮的海岸碧道系统,包括第一斜坡、第一平台、第二斜坡、第二平台、第一种植带、第二种植带和第三种植带;第一斜坡、第一平台、第二斜坡和第二平台依次连续布置且逐级升高,第一种植带设在第一斜坡与第一平台之间,第二种植带设在第二斜坡与第二平台之间,第三种植带设在第二平台上;第一种植带内种植草本植物,第二种植带内种植灌木,第三种植带内种植乔木。作为改进,第一种植带包括种植槽,种植槽高于第一平台,种植槽的外壁在第一平台上竖立形成防浪墙。作为改进,第一种植带包括若干排水暗管,排水暗管埋设在种植槽与第一平台之间,排水暗管贯穿种植槽的底部。作为改进,第二种植带包括若干种植筒,种植筒埋设在第二斜坡与第二平台之间,灌木的根部设在种植筒内。作为改进,种植筒上设有抽灌通道,抽灌通道与海洋连通。作为改进,第一斜坡的坡度为1:2,第一平台的坡度为1:100,第二斜坡的坡度为1:2,第二平台的坡度为1:100。有益效果:第一种植带内的草本植物、第二种植带内的灌木和第三种植带内的乔木高度逐级增加,在波浪正面冲击以及越浪向海洋回流时,第一种植带、第二种植带都能消解浪潮的能量,具有双向消能作用。第三种植带的乔木树冠较大,可以防风,能进一步削弱风暴潮对陆域的袭击力度。第一平台与第一斜坡和第二斜坡之间形成阶梯结构,具有消波消浪功能。第一平台沿海岸线的方向形成景观人行道,具有休闲景观功能。第二平台可在陆上形成人行步道、机动车道或广场,具有较大的设计空间。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一种能抵抗强风暴潮的海岸碧道系统,包括第一斜坡1、第一平台2、第二斜坡3、第二平台4、第一种植带5、第二种植带6和第三种植带7;第一斜坡1、第一平台2、第二斜坡3和第二平台4依次连续布置且逐级升高,第一种植带5设在第一斜坡1与第一平台2之间,第二种植带6设在第二斜坡3与第二平台4之间,第三种植带7设在第二平台4上;第一种植带5内种植草本植物,第二种植带6内种植灌木,第三种植带7内种植乔木。作为优选,第一种植带5包括种植槽8,种植槽8高于第一平台2,种植槽8的外壁在第一平台2上竖立形成防浪墙。作为优选,第一种植带5包括若干排水暗管9,排水暗管9埋设在种植槽8与第一平台2之间,排水暗管9贯穿种植槽8的底部。作为优选,第二斜坡3上设有休闲阶梯10,休闲阶梯10在第一平台2与第二平台4之间逐级升高。作为优选,第二种植带6包括若干种植筒11,种植筒11埋设在第二斜坡3与第二平台4之间,灌木的根部设在种植筒11内。作为优选,种植筒11上设有抽灌通道12,抽灌通道12与海洋连通。作为优选,第三种植带7包括至少两排乔木,乔木之间形成第一人行步道13;第三种植带7与第二种植带6之间设有机动车道14,机动车道14与第二种植带6之间设有第二人行步道15。作为优选,第一斜坡1的底边设有抛石护脚16,抛石护脚16沿海岸线的方向布置。作为优选,第一斜坡1的坡面上设有格宾石笼网17,格宾石笼网17覆盖第一斜坡1的坡面。作为优选,第一斜坡1的坡度为1:2,第一平台2的坡度为1:100,第二斜坡3的坡度为1:2,第二平台4的坡度为1:100。坡度是地表单元陡缓的程度。按照惯例,把坡面的垂直高度和水平方向的距离的比定义为坡度。本实施例的第一斜坡1临海布置,第二斜坡3高于第一斜坡1,第一平台2设在第一斜坡1的顶边与第二斜坡3的底边之间,第二平台4设在第二斜坡3的顶边上。本实施例的第一种植带5沿第一斜坡1与第一平台2的交线方向布置,第二种植带6沿第二斜坡3与第二平台4的交线方向布置。本实施例的第一斜坡1的底边形成海岸线。第一种植带5内的草本植物、第二种植带6内的灌木和第三种植带7内的乔木高度逐级增加,在波浪正面冲击以及越浪向海洋回流时,第一种植带5、第二种植带6都能消解浪潮的能量,具有双向消能作用。第三种植带7的乔木树冠较大,可以防风,能进一步削弱风暴潮对陆域的袭击力度。第一平台2与第一斜坡1和第二斜坡3之间形成阶梯结构,具有消波消浪功能。第一平台2沿海岸线的方向形成景观人行道,具有休闲景观功能。第二平台4可在陆上形成人行步道、机动车道或广场,具有较大的设计空间。种植槽8高于第一平台2并形成防浪墙。种植槽8可用现有技术中的其他种植容器替代,包括但不限于种植箱。本实施例的种植槽8和第一平台2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可抵抗风暴潮袭击,具有良好的消浪作用。本实施例的排水暗管9的顶端与第一平台2的表面平齐,排水暗管9的底端从第一斜坡1的坡面上通向海洋。排水暗管9可辅助排出越浪,可防止第一平台2上积水,有利于使种植槽8实现双向消能。休闲阶梯10在第一平台2与第二平台4之间供行人通过,有利于提升景观休闲功能。本实施例的休闲阶梯10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可抵抗风暴潮袭击。休闲阶梯10具有一定的消能作用,波浪越过休闲阶梯10时需要克服大于一般坡面的阻力。本实施例的第二平台4下用回填土填充。本实施例的种植筒11为混凝土结构,种植筒11可拦截回填土,具有挡土功能。种植筒11可用现有技术中的其他种植容器或土建结构替代。本实施例的抽灌通道12从第一斜坡1通向海洋,并在种植筒11与海洋之间形成海水抽灌系统。海水抽灌系统可从海洋抽取海水对灌木进行灌溉。本实施例的第一人行步道13、机动车道14和第二人行步道15沿海岸线的方向布置,使海岸碧道系统既具有休闲景观功能,又具有交通功能。抛石,指的是为防止河岸或构造物受水流冲刷而抛填较大石块的防护措施,有利于加强第一斜坡1的结构强度。格宾石笼网17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有利于抵抗风暴潮袭击。第一斜坡1、第一平台2、第二斜坡3和第二平台4的坡度设计有利于排水,使越浪可沿海岸碧道系统回流到海洋。本实施例的抛石护脚16的海拔为0.50米,第一平台2的顶面海拔为2.00米,种植槽8的顶面海拔为2.50米,第二平台4的顶面海拔为4.30米。本实施例的具体尺寸通过试验和物理模型仿真计算确定,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与消能作用。本实施例的第一种植带5中的草本植物为互花米草,第二种植带6中的灌木为木麻黄。第一种植带5中的草本植物和第二种植带6中的灌木可根据当地环境选择适宜海水灌溉的品种。本实施例的种植槽8和种植筒11内填充海沙。本技术方案的结构稳定性强,植物消浪效果好,兼具景观功能,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潜力。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抵抗强风暴潮的海岸碧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斜坡、第一平台、第二斜坡、第二平台、第一种植带、第二种植带和第三种植带;所述第一斜坡、所述第一平台、所述第二斜坡和所述第二平台依次连续布置且逐级升高,所述第一种植带设在所述第一斜坡与所述第一平台之间,所述第二种植带设在所述第二斜坡与所述第二平台之间,所述第三种植带设在所述第二平台上;所述第一种植带内种植草本植物,所述第二种植带内种植灌木,所述第三种植带内种植乔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抵抗强风暴潮的海岸碧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斜坡、第一平台、第二斜坡、第二平台、第一种植带、第二种植带和第三种植带;所述第一斜坡、所述第一平台、所述第二斜坡和所述第二平台依次连续布置且逐级升高,所述第一种植带设在所述第一斜坡与所述第一平台之间,所述第二种植带设在所述第二斜坡与所述第二平台之间,所述第三种植带设在所述第二平台上;所述第一种植带内种植草本植物,所述第二种植带内种植灌木,所述第三种植带内种植乔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抵抗强风暴潮的海岸碧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种植带包括种植槽,所述种植槽高于所述第一平台,所述种植槽的外壁在所述第一平台上竖立形成防浪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抵抗强风暴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本胜刘达谭超邱静吉红香郭磊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