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墨印花预处理剂及蚕丝织物的表面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65270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喷墨印花预处理剂,由碳酸氢钠、尿素和聚丙烯酰胺与水配制得到;所述尿素、碳酸氢钠和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1~10):1:(0.5~5);所述喷墨印花预处理剂中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浓度为0.1~3%。用聚丙烯酰胺作为表面处理剂处理蚕丝织物,颜色色光和鲜艳度增加,提高了印花织物的表观色深K/S值,打印线条的宽度更小(即防渗化效果较好),染料分子在织物上的渗透性能减小,断裂强力略微增加,色牢度指标几乎没有变化。也就是说聚丙烯酰胺作为预处理剂不仅可以提高染料分子的利用率,而且有效提高喷墨印花图像效果,有利于喷墨印花技术水平的提升。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蚕丝织物的表面预处理方法。

A Pretreatment Agent for Inkjet Printing and Surface Pretreatment of Silk Fabr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墨印花预处理剂及蚕丝织物的表面预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印染
,尤其涉及一种喷墨印花预处理剂及蚕丝织物的表面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蚕丝与活性染料发生亲核反应的主要有丝素大分子主链上的末端氨基及赖氨酸等碱性氨基酸剩基的侧链氨基、酪氨酸剩基上的酚羟基以及丝氨酸上的醇羟基。丝素蛋白上的酪氨酸的酚羟基含量丰富(约0.6mol/kg,10%重量百分比),主要位于丝素纤维的表面及无定形区,其中染料分子更容易被吸附、扩散、固着。与羊毛和纤维素纤维不同,酚羟基在活性染料上染丝绸的染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蚕丝的结构特性,导致活性染料喷墨印花得色浅,印花不均,喷印后印花织物的轮廓清晰度低等问题,因此在喷墨印花前,必须对蚕丝织物进行表面预处理,通过改善织物的表面微观结构及性能来控制墨滴与织物的相互作用,提升喷墨印花效果。目前,大多数喷墨印花预处理剂所用的糊料,为海藻酸钠使用最多,羧甲基纤维素钠使用的也较多。但是无论使用海藻酸钠或是羧甲基纤维素钠对蚕丝进行喷墨印花预处理,都存在染料分子在织物上的渗透性较大的缺点,在印染精细花型时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喷墨印花预处理剂及蚕丝织物的表面预处理方法,本专利技术中的喷墨印花预处理剂对活性染料的防渗化效果较好。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喷墨印花预处理剂,由碳酸氢钠、尿素和聚丙烯酰胺与水配制得到;所述尿素、碳酸氢钠和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1~10):1:(0.5~5);所述喷墨印花预处理剂中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浓度为0.1~3%。优选的,所述聚丙烯酰胺的数均分子量为800~1200万。优选的,所述聚丙烯酰胺为阴离子聚丙烯酰胺。优选的,所述聚丙烯酰胺为水解度≥30%的聚丙烯酰胺。优选的,所述尿素、碳酸氢钠和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4~5):1:(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蚕丝织物的表面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尿素、碳酸氢钠和聚丙烯酰胺按照质量比(1~10):1:(0.5~5)加入蒸馏水中,搅拌均匀,密封静置,得到聚丙烯酰胺质量浓度0.1~3%的表面预处理剂;B)将所述表面预处理剂浸轧到蚕丝织物上,进行一浸一轧预处理,得到预处理的蚕丝织物。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浸轧的轧液率为80%~150%。优选的,所述浸轧之后还包括烘干;所述烘干的温度为70~85℃;所述烘干的时间为1~5min。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喷墨印花预处理剂,由碳酸氢钠、尿素和聚丙烯酰胺与水配制得到;所述尿素、碳酸氢钠和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1~10):1:(0.5~5);所述喷墨印花预处理剂中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浓度为0.1~3%。用聚丙烯酰胺作为表面处理剂处理蚕丝织物,获得的喷墨印花图像效果较好,其中表现为:颜色色光和鲜艳度增加,提高了印花织物的表观色深K/S值,打印线条的宽度更小(即防渗化效果较好),染料分子在织物上的渗透性能减小,断裂强力略微增加,色牢度指标几乎没有变化。也就是说聚丙烯酰胺作为预处理剂不仅可以提高染料分子的利用率,而且有效提高喷墨印花图像效果,有利于喷墨印花技术水平的提升。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喷墨印花预处理剂,由碳酸氢钠、尿素和聚丙烯酰胺与水配制得到;所述尿素、碳酸氢钠和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1~10):1:(0.5~5);所述喷墨印花预处理剂中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浓度为0.1~3%。本专利技术采用聚丙烯酰胺作为预处理剂中的糊料,能够提升蚕丝织物的喷墨印花性能,即喷墨打印后织物表观得色深度增加、颜色鲜艳度及防渗化性能明显提高。经初步研究,认为是由于聚丙烯酰胺特有的基团及大分子结构促进了活性染料喷墨印花墨水与蚕丝织物的结合。由于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预处理剂粘度小于海藻酸钠预处理剂,由电镜照片观察到,海藻酸钠在表面纤维间也有形成的膜结构,而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在纤维表面及纤维间隙形成均匀且较薄的膜结构,有利于墨水穿过膜结构并均匀分布在纤维上。表观颜色数据增加明显,由于聚丙烯酰胺分子量较大,会在织物表面形成一层膜及通过亲水性基团—COONa和酰胺键等极性基团的综合作用,会破坏织物自身完整且连续的毛细管效应,当接触到墨水时,聚合物特有的保水性以及强大的水合能力,使吸水压力大于使水从聚合物中渗出的作用力,增大接触角,减小液滴在织物表面的毛细作用速率,是墨水大量附着在纤维表面并发生固着,从而提高颜色数据及防渗化效果。所以表面预处理从本质上来说是通过改变纤维表面特性及纤维间空隙来影响液体的流动和沉积情况,从而改善喷墨印花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尿素、碳酸氢钠和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优选为(4~5):1:(1~2),更优选为5:1:2;所述表面预处理剂中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浓度优选为0.1~3%,更优选为1~2%。所述聚丙烯酰胺优选为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所述聚丙烯酰胺优选为高离子度的聚丙烯酰胺,在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生产过程中,聚丙烯酰胺部分水解,形成羧酸根,水解的酰胺基团数占结构单元总数的百分比被定义为水解度,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高离子度,指的是水解度≥30%的阴离子聚丙烯酰胺;所述聚丙烯酰胺的数均分子量优选为800~1200万,更优选为1200万。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蚕丝织物的表面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尿素、碳酸氢钠和聚丙烯酰胺按照质量比(1~10):1:(0.5~5)加入蒸馏水中,搅拌均匀,密封静置,得到聚丙烯酰胺质量浓度0.1~3%的表面预处理剂;B)将所述表面预处理剂浸轧到蚕丝织物上,进行一浸一轧预处理,得到预处理的蚕丝织物。本专利技术优选现将尿素和碳酸氢钠在搅拌的作用下溶解在蒸馏水中,然后在搅拌的条件下加入聚丙烯酰胺,密封静置,得到表面预处理剂。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尿素、碳酸氢钠和聚丙烯酰胺的种类和用量与上文所述的尿素、碳酸氢钠和聚丙烯酰胺的种类和用量一致,在此不再赘述。在本专利技术中,加入聚丙烯酰胺时的搅拌速度优选为300~500r/min,更优选为350~400r/min;本专利技术对所使用的搅拌装置没有特殊的限制,本专利技术优选采用RW20型搅拌器;所述静置的时间优选为10~24小时,更优选为12~18小时。得到预处理剂后,本专利技术将所述预处理剂浸轧到蚕丝织物上,进行一浸一轧处理,然后将浸轧后的蚕丝织物进行烘干,得到预处理的蚕丝织物。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浸轧处理中,轧液率控制在80%~150%,更优选为90%~130%,最优选为100%~110%。本专利技术对所述浸轧使用的装置没有特殊的限制,本专利技术优选采用卧式轧车P-B0。所述烘干的温度优选为70~85℃,更优选为75~80℃;所述烘干的时间优选为1~5min,更优选为2~4min,最优选为3min。完成所述预处理之后,本专利技术可按照以下步骤对于处理之后的蚕丝织物进行喷墨印花:喷墨打印:将改性前后处理的织物平铺在印花机导带上,使用CMYK四色活性染料墨水、以600dpi×600dpi的分辨率、2Pass单向打印模式打印填充率为100%的单色色块,用于测试颜色数据,对比颜色效果。利用计算机软件设计出经纬方向均为线宽300μm、长度100mm的直线。喷墨印花机选择600dpi×600dpi,2Pass单向模式,然后按照100%喷墨量在室温下对天丝织物进行喷墨打印,于80℃的烘箱内烘干,然后放入102℃饱和蒸汽中汽蒸10min后水洗烘干。汽蒸及水洗处理:将印花织物放在STM-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墨印花预处理剂,由碳酸氢钠、尿素和聚丙烯酰胺与水配制得到;所述尿素、碳酸氢钠和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1~10):1:(0.5~5);所述喷墨印花预处理剂中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浓度为0.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墨印花预处理剂,由碳酸氢钠、尿素和聚丙烯酰胺与水配制得到;所述尿素、碳酸氢钠和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1~10):1:(0.5~5);所述喷墨印花预处理剂中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浓度为0.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印花预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酰胺的数均分子量为800~1200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印花预处理剂,其特征在在于,所述聚丙烯酰胺为阴离子聚丙烯酰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印花预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酰胺为水解度≥30%的聚丙烯酰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印花预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尿素、碳酸氢钠和聚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宽峻曲鸽刘秀明安芳芳马吉康杨海贞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