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聚氨酯隔热胶、其制备原料及其原料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65158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4: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特种聚氨酯隔热胶,以及该种该聚氨酯隔热胶的制备原料及其原料的制作方法。该种制备原料,用于制备聚氨酯隔热胶,所述制备原料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聚醚多元醇:66.5‑67.5%;丙二醇:5.5‑6.5%;二丙二醇:4.35‑4.45%;乙二醇:9.5‑10.5%;二乙二醇:7.5‑8.5%;胺催化剂:0.45‑0.55%;锡催化剂:0.05‑0.15%;除水剂:0.5‑1.5%;固化剂:2.5‑3.5%;并且,所述聚醚多元醇由第一聚醚多元醇和第二聚醚多元醇混合而成。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制备原料得到的聚氨酯隔热胶,具备隔热节能效果好、强度高、密封性好、寿命较长的优点。

Special Polyurethane Thermal Insulation Adhesive, Its Raw Materia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Raw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特种聚氨酯隔热胶、其制备原料及其原料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保温材料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特种聚氨酯隔热胶、其制备原料及其原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聚氨酯隔热件由聚氨酯材料制成,是以异氰酸酯和聚醚为主要原料,在发泡剂、催化剂、阻燃剂等多种助剂的作用下,通过专业设备混合,经高压喷涂现场发泡而成的高分子聚合物。聚氨酯泡有软泡和硬泡两种。软泡为开孔结构,硬泡为闭孔结构;软泡又分为结皮和不结皮两种。聚氨酯隔热件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特别在家具、床具、运输、冷藏、建筑、绝热等,已成为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现有技术中较为常见的聚氨酯隔热件为聚氨酯隔热条,通常被安装到铝合金门窗上,形成穿条式断桥铝合金门窗,但该种产品的隔热节能效果较差,强度较低,密封性较差,寿命相对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热节能效果好、强度高、密封性好、寿命较长的特种聚氨酯隔热胶,以及提供一种该聚氨酯隔热胶的制备原料及其原料的制作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原料,用于制备聚氨酯隔热胶,所述制备原料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聚醚多元醇:66.5-67.5%;丙二醇:5.5-6.5%;二丙二醇:4.35-4.45%;乙二醇:9.5-10.5%;二乙二醇:7.5-8.5%;胺催化剂:0.45-0.55%;锡催化剂:0.05-0.15%;除水剂:0.5-1.5%;固化剂:2.5-3.5%;并且,所述聚醚多元醇由第一聚醚多元醇和第二聚醚多元醇混合而成;其中,所述第一聚醚多元醇的聚醚分子量为4500,羟值为37,所述第一聚醚多元醇在所述聚醚多元醇中的含量为65%;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的聚醚分子量为730,羟值为360,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在所述聚醚多元醇中的含量为35%。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制备原料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具体为:聚醚多元醇:67%;丙二醇:6%;二丙二醇:4.4%;乙二醇:10%;二乙二醇:8%;胺催化剂:0.5%;锡催化剂:0.1%;除水剂:1%;固化剂: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制作方法,用于制备上述方案中的制备原料,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百分比依次加入:聚醚多元醇:66.5-67.5%,其中,所述聚醚多元醇由第一聚醚多元醇和第二聚醚多元醇混合而成,并且,所述第一聚醚多元醇的聚醚分子量为4500,羟值为37,所述第一聚醚多元醇在所述聚醚多元醇中的含量为65%;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的聚醚分子量为730,羟值为360,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在所述聚醚多元醇中的含量为35%;丙二醇:5.5-6.5%;二丙二醇:4.35-4.45%;乙二醇:9.5-10.5%;二乙二醇:7.5-8.5%;胺催化剂:0.45-0.55%;锡催化剂:0.05-0.15%;除水剂:0.5-1.5%;固化剂:2.5-3.5%;在温度为20-30℃的条件下,搅拌2-3小时,以完成制备。在一可行的方案中,在该种制作方法中,加入的成分具体为:聚醚多元醇:67%;丙二醇:6%;二丙二醇:4.4%;乙二醇:10%;二乙二醇:8%;胺催化剂:0.5%;锡催化剂:0.1%;除水剂:1%;固化剂:3%;并且,具体在温度为25℃的条件下,搅拌2-3小时,以完成制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聚氨酯隔热胶,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与所述B组分的重量比为1:0.9-1.1;所述A组分中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异氰酸酯70-95%;抗老化剂5-30%;所述B组分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原料。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在该种聚氨酯隔热胶中,所述B组分的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具体为:聚醚多元醇:67%;丙二醇:6%;二丙二醇:4.4%;乙二醇:10%;二乙二醇:8%;胺催化剂:0.5%;锡催化剂:0.1%;除水剂:1%;固化剂:3%。通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制备原料得到的聚氨酯隔热胶,可被浇注到铝合金中,并在固化后与铝合金形成一体,制作加工成的注胶式断桥隔热铝合金门窗与现有技术相比,强度更高,密封性更好,寿命更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实施例一获取A组分,其中,A组分中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异氰酸酯70%;抗老化剂30%。根据以下步骤制作原料:按重量百分比依次加入:聚醚多元醇:66.6%,其中,聚醚多元醇由第一聚醚多元醇和第二聚醚多元醇混合而成,并且,第一聚醚多元醇的聚醚分子量为4500,羟值为37,第一聚醚多元醇在聚醚多元醇中的含量为65%;第二聚醚多元醇的聚醚分子量为730,羟值为360,第二聚醚多元醇在聚醚多元醇中的含量为35%;丙二醇:5.5%;二丙二醇:4.45%;乙二醇:10%;二乙二醇:8.05%;胺催化剂:0.45%;锡催化剂:0.05%;除水剂:1.5%;固化剂:3.4%;在温度为20℃的条件下,搅拌2小时,以完成制备并得到原料。将该原料作为B组分。称取重量比为1:0.9的A组分与B组分,将二者混合,待固化后得到聚氨酯隔热胶。值得说明的是:聚醚多元醇的作用是:作为基础原料决定了最终产品的强度、硬度、韧性等基本性能。丙二醇的作用是:起到溶剂、铰链剂的作用,能提高最终产品的耐黄变、抗老化等。二丙二醇的作用是:起到溶剂、铰链剂作用,能提高最终产品的韧性等。乙二醇的作用是:起到溶剂、铰链剂作用,能提高最终产品的强度、韧性等。二乙二醇的作用是:起到溶剂、铰链剂作用,能提高最终产品的硬度等。胺催化剂的作用是:加快反应速度,缩短固化时间。锡催化剂的作用是:加快反应速度,缩短固化时间。除水剂的作用是:除去产品中的水分。固化剂的作用是:能大大提高氟碳、电泳等特殊表面处理铝型材与聚氨酯隔热胶的结合力。另外,该种加料顺序使产品不易发黄。本专利技术的特种聚氨酯隔热胶固化后的导热系数远低于塑钢,所以隔热节能效果比塑钢好得多,浇注到铝合金中固化后与铝合金形成一体,厚度是隔热穿条的三倍以上,所以制作加工成的注胶式断桥隔热铝合金门窗比穿条式的强度更高,密封性更好,寿命更长。此外,有些使用条件比较苛刻的铝型材,为了延长型材的使用寿命,会在型材的外面涂一层聚四氟乙烯,而一般的聚氨酯材料与聚四氟乙烯的粘结力较差,导致安装时的连接强度不够,容易发生脱落,而本专利技术的特种聚氨酯隔热胶固化后能与聚四氟乙烯相互结合,提高了连接强度。实施例二获取A组分,其中,A组分中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异氰酸酯85%;抗老化剂15%。根据以下步骤制作原料:按重量百分比依次加入:聚醚多元醇:67%,其中,聚醚多元醇由第一聚醚多元醇和第二聚醚多元醇混合而成,并且,第一聚醚多元醇的聚醚分子量为4500,羟值为37,第一聚醚多元醇在聚醚多元醇中的含量为65%;第二聚醚多元醇的聚醚分子量为730,羟值为360,第二聚醚多元醇在聚醚多元醇中的含量为35%;丙二醇:6%;二丙二醇:4.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备原料,用于制备聚氨酯隔热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原料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聚醚多元醇:66.5‑67.5%;丙二醇:5.5‑6.5%;二丙二醇:4.35‑4.45%;乙二醇:9.5‑10.5%;二乙二醇:7.5‑8.5%;胺催化剂:0.45‑0.55%;锡催化剂:0.05‑0.15%;除水剂:0.5‑1.5%;固化剂:2.5‑3.5%;并且,所述聚醚多元醇由第一聚醚多元醇和第二聚醚多元醇混合而成;其中,所述第一聚醚多元醇的聚醚分子量为4500,羟值为37,所述第一聚醚多元醇在所述聚醚多元醇中的含量为65%;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的聚醚分子量为730,羟值为360,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在所述聚醚多元醇中的含量为3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原料,用于制备聚氨酯隔热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原料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聚醚多元醇:66.5-67.5%;丙二醇:5.5-6.5%;二丙二醇:4.35-4.45%;乙二醇:9.5-10.5%;二乙二醇:7.5-8.5%;胺催化剂:0.45-0.55%;锡催化剂:0.05-0.15%;除水剂:0.5-1.5%;固化剂:2.5-3.5%;并且,所述聚醚多元醇由第一聚醚多元醇和第二聚醚多元醇混合而成;其中,所述第一聚醚多元醇的聚醚分子量为4500,羟值为37,所述第一聚醚多元醇在所述聚醚多元醇中的含量为65%;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的聚醚分子量为730,羟值为360,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在所述聚醚多元醇中的含量为3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原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原料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具体为:聚醚多元醇:67%;丙二醇:6%;二丙二醇:4.4%;乙二醇:10%;二乙二醇:8%;胺催化剂:0.5%;锡催化剂:0.1%;除水剂:1%;固化剂:3%。3.一种制作方法,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原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百分比依次加入:聚醚多元醇:69.5-70.5%,其中,所述聚醚多元醇由第一聚醚多元醇和第二聚醚多元醇混合而成,并且,所述第一聚醚多元醇的聚醚分子量为4500,羟值为37,所述第一聚醚多元醇在所述聚醚多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修群
申请(专利权)人:爱冉上海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