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溶剂高温蒸煮型耐介质复膜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62226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0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溶剂高温蒸煮型耐介质复膜剂。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酚醛、环氧或含苯基的丙烯酸酯作为异氰酸酯组分的改性剂,可充分提高双组份固化后对复合膜材的耐高温蒸煮性,由于这些组分的良好的耐溶剂性,复合后的膜材在包装此类溶剂物质时不会影响复合膜的质量;由于B组分同样采用苯酐改性的聚酯多元醇,进一步提高了双组份固化后的耐高温效果;此外,由于采用此类硬单体或者硬段树脂,复膜剂的初粘力强,复合之后的薄膜不易出现起皱等缺陷;采用该制备方法制备的高温蒸煮型耐介质复膜剂,粘度较低,可在常温条件下进行涂覆作业;采用该无溶剂高温蒸煮型耐介质复膜剂制备的复合膜可耐121℃水蒸气蒸煮30分钟以上。

A solvent-free high-temperature cooking dielectric-resistant film-coating agen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溶剂高温蒸煮型耐介质复膜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膜剂
,特别涉及一种无溶剂高温蒸煮型耐介质复膜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复膜用胶粘剂主要以溶剂型为主,在复合软包装行业得到广泛应用,但该类复膜用胶粘剂含有大量的有机溶剂,具有易燃、易爆、易挥发、毒性大、高能耗、高污染等缺点。随着人们卫生安全及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国家对产业环保要求的提升,溶剂型复膜用胶粘剂在软包装行业的应用受到限制。因此,开发无溶剂复膜用胶粘剂成为替代溶剂型产品的主要趋势。该类复膜用胶粘剂具有以下特点:无任何有机溶剂,有效粘接成分为100%,绿色环保;使用时不使用烘道去除体系中的溶剂,降低使用成本及能耗;上胶量少,节省原料,进一步降低成本;可高速涂布,最高速度可达400m/min,充分提高生产效率。但目前国内无溶剂型复膜用胶粘剂发展存在一些问题:胶粘剂黏度大,涂布性能差,易造成白点、气泡等外观和其他质量问题;耐酯、烃、酒等介质效果较差,复合好的薄膜易出现开胶等现象;复合后胶粘剂初粘力较低,易造成薄膜褶皱。无溶剂高温蒸煮型复膜用胶粘剂可用于经受高温蒸汽加热杀菌的复合膜袋,尤其能够耐各种有机介质的高温蒸煮复膜用胶粘剂在食品、医疗器具包装方面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但国内该类复膜胶性能有待于提高,缺乏耐121℃及以上蒸煮的产品。专利CN101280167A提供了一种常温涂布无溶剂聚氨酯复膜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但该专利未涉及到耐介质性能,且该胶只能耐100℃水煮30分钟;专利CN103525353A涉及到一种聚氨酯复膜胶极其制备方法,但该类复膜胶为溶剂型;专利CN102604583A涉及到一种耐蒸煮无溶剂型复膜胶及制备方法,该类复膜胶耐蒸煮温度为100℃。因此,国内缺乏无溶剂低黏度耐介质耐高温蒸煮复膜胶的现状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无溶剂高温蒸煮型耐介质复膜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溶剂高温蒸煮型耐介质复膜剂由A、B两组份组成,其中,A组分为改性异氰酸酯封端物,B组分为聚酯多元醇、植物油多元醇和聚醚多元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改性异氰酸酯封端物的异氰酸根的重量百分数为5-2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改性异氰酸酯封端物的异氰酸根的重量百分数为12-18%。优选的,所述改性异氰酸酯封端物为采用下述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制成:聚醚多元醇40-65%、丙烯酸酯0.02~0.03%、树脂0.02~0.03%、异氰酸酯35-5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改性异氰酸酯封端物为采用下述制备方法制得:将聚醚多元醇、丙烯酸酯与树脂混合后,加热到110-130℃,在真空度为1-3kPa条件下脱水1-2小时,降至常温,得到混合物;将异氰酸酯加热到110-120℃,在4-8小时内将混合物逐渐滴加入异氰酸酯中,在105~115℃保温2-4小时,降至常温得到A组分。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树脂包括但不限于酚醛树脂、环氧树脂、聚氧化丙烯二醇改性的环氧树脂、硅树脂、丙烯酸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为1000-200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聚醚多元醇为聚氧化丙烯二醇。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丙烯酸酯为邻苯二甲酸酐改性的甲基丙烯酸正丁酯。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异氰酸酯为对甲基苯基二异氰酸酯。优选地,所述B组分选自聚酯多元醇、植物油多元醇、聚醚多元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B组分中,所述聚酯多元醇、植物油多元醇和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均为1000-2000。优选地,所述B组分中,所述聚酯多元醇包括但不限于聚邻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邻苯二甲酸己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异戊二醇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嵌段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B组分中,所述聚醚多元醇包括但不限于聚氧化丙烯三醇、聚氧化乙烯三元醇、聚氧化丙烯-氧化乙烯三元醇、聚氧化丙烯二醇、聚氧乙烯改性三元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B组分中,所述植物油多元醇包括但不限于蓖麻油、大豆油、菜籽油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B组分为采用下述制备方法制得:将聚酯多元醇、植物油多元醇或聚醚多元醇混合,加热到110-130℃,在真空度为1-3kPa条件下脱水1-2小时,降至常温得到B组分。优选地,所述A组分和B组分的重量比为100:30-9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A组分和B组分的重量比为100:50-85。优选的,所述B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原料:聚酯多元醇50%、聚醚多元醇50%。优选的,所述B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原料:植物油多元醇42.86%、聚醚多元醇57.14%。优选的,所述B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原料:聚酯多元醇65.22%、聚醚多元醇34.78%。优选的,所述B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原料:植物油多元醇65.22%、聚醚多元醇34.7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溶剂高温蒸煮型耐介质复膜剂,采用的酚醛、环氧或含苯基的丙烯酸酯作为异氰酸酯组分的改性剂,可充分提高双组份固化后对复合膜材的耐高温蒸煮性,由于这些组分的良好的耐溶剂性,复合后的膜材在包装此类溶剂物质时不会影响复合膜的质量;由于B组分同样采用苯酐改性的聚酯多元醇,进一步提高了双组份固化后的耐高温效果;此外,由于采用此类硬单体或者硬段树脂,复膜剂的初粘力强,复合之后的薄膜不易出现起皱等缺陷;采用该制备方法制备的高温蒸煮型耐介质复膜剂,粘度较低,可在常温条件下进行涂覆作业;采用该无溶剂高温蒸煮型耐介质复膜剂制备的复合膜可耐121℃水蒸气蒸煮30分钟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实施例1(1)将100g分子量为2000的聚氧化丙烯二醇加热到110℃,抽真空到1kPa脱水2小时,降至常温。将61.2g对甲基苯基二异氰酸酯加热到120℃,在6小时内将上述经脱水的聚氧化丙烯二醇逐渐滴加入对甲基苯基二异氰酸酯中,之后降温至110℃保温3小时,降至常温得A组分(即改性异氰酸酯封端物)。(2)将50g分子量400的聚氧乙烯改性三元醇和50g分子量2000的聚氧化丙烯二醇混合,加热到130℃,抽真空脱水2小时,降至常温得B组分。在实施复膜时,提前将A、B组分按重量比2:1混合充分搅拌,常温涂布,初始混合粘度830mPa·s。实施例2(1)将400g分子量为2000的聚氧化丙烯二醇加热到110℃,抽真空到1kPa脱水2小时,降至常温。将300g对甲基苯基二异氰酸酯加热到120℃,在6小时内将上述经脱水的聚氧化丙烯二醇逐渐滴加入对甲基苯基二异氰酸酯中,之后降温至110℃保温3小时,降至常温得A组分(即改性异氰酸酯封端物)。(2)将400g分子量380的聚氧化丙烯三醇和300g的蓖麻油混合,加热到130℃,抽真空脱水2小时,降至常温得B组分。在实施复膜时,提前将A、B组分按重量比10:6混合充分搅拌,常温涂布,初始混合粘度920mPa·s。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溶剂高温蒸煮型耐介质复膜剂,其特征在于,由A、B两组份组成,其中,A组分为改性异氰酸酯封端物,B组分为聚酯多元醇、植物油多元醇和聚醚多元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溶剂高温蒸煮型耐介质复膜剂,其特征在于,由A、B两组份组成,其中,A组分为改性异氰酸酯封端物,B组分为聚酯多元醇、植物油多元醇和聚醚多元醇中的一种或多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溶剂高温蒸煮型耐介质复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异氰酸酯封端物为采用下述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制成:聚醚多元醇40-65%、丙烯酸酯0.02~0.03%、树脂0.02~0.03%、异氰酸酯35-5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溶剂高温蒸煮型耐介质复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为采用下述制备方法制得:将聚醚多元醇、丙烯酸酯与树脂混合后,加热到110-130℃,在真空度为1-3kPa条件下脱水1-2小时,降至常温,得到混合物;将异氰酸酯加热到110-120℃,在4-8小时内将混合物逐渐滴加入异氰酸酯中,在105~115℃保温2-4小时,降至常温得到A组分。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溶剂高温蒸煮型耐介质复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包括但不限于酚醛树脂、环氧树脂、聚氧化丙烯二醇改性的环氧树脂、硅树脂、丙烯酸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溶剂高温蒸煮型耐介质复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多元醇为聚氧化丙烯二醇。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金海陈贵亮李玲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四原色电子科技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