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尾菜发酵堆肥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65048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尾菜发酵堆肥的方法,将尾菜的秸秆粉碎后,与畜禽粪便混匀,加入高温发酵菌剂混匀,控制含水率55‑60%,侧抛翻堆,每天1次,得第一物料;将尾菜的菜帮、菜叶、烂果粉碎后,与枝蔓部分混合,然后加生物炭混匀,控制混合料含水率60‑70%,加中温发酵菌剂,50℃发酵,得第二物料;将第一物料与第二物料以10:1的配比加入螺旋搅拌堆肥装袋机,控制含水率60‑70%,通过装袋机将混合物料填充到管状膜袋中,装袋后第1‑10天,通风并发酵,发酵温度55‑65℃,第11天开始不再通风,2‑3周后,得有机肥。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简单,原料易得,可实现尾菜等有机物料的就地堆肥,规模可调,堆肥过程中无臭味污染。

A Method of Fermentation Composting of Sauerkrau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尾菜发酵堆肥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尾菜发酵堆肥的方法,属于农业堆肥

技术介绍
随着近几年国内规模化设施农业发展,带来大量的尾菜废弃物,同时,大型畜禽养殖产生了大量的粪便,产生的臭气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及社会问题。应用好氧堆肥技术处理这些有机废弃物,可将这些固体废弃物转化成优质的生物有机肥。现存的堆肥发酵系统,有传统的静态堆肥系统、槽式堆肥系统、条垛堆肥系统等等,虽然能将有机废弃物转化成生物有机肥,但普遍存在缺点,在大多数条件下受到应用的限制。例如,在堆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臭气,恶臭污染是堆肥中的主要环境问题。另外,传统的静态条垛堆肥系统还存在占地面积大、受气候影响大、二次污染不易控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堆肥发酵系统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尾菜发酵堆肥的方法,可实现尾菜混合畜禽粪便等有机物料的就地堆肥,规模可调,平面布置灵活,堆肥过程中基本无臭味污染,同时减少了热量损失。技术方案一种利用尾菜发酵堆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尾菜的秸秆粉碎后,与畜禽粪便以(25-30):1的重量比混合均匀,然后加入高温发酵菌剂混匀,场地自然堆放,控制物料含水率在55%-60%,通过侧抛的方式翻堆,每天1次,发酵3-5天后,得到第一物料;(2)将尾菜的菜帮、菜叶、烂果粉碎后,与尾菜的枝蔓部分以2-4:1的重量比混合,然后添加5‰的生物炭混匀,得到混合料,添加中温发酵菌剂,控制混合料的含水率在60%-70%,50℃发酵24小时以上,得到第二物料;添加生物炭,可以调控好氧发酵中物质传递与转化、增加透气透水性,增强菌群的协同作用,使菌群能够更好生长、繁值。(3)将第一物料与第二物料以10:1的重量比加入螺旋搅拌堆肥装袋机,加水使含水率在60-70%,得到混合物料,通过螺旋搅拌堆肥装袋机将混合物料填充到水平放置的管状膜袋中,装袋后的第1-10天,通风并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55-65℃,装袋后的第11天开始不再通风,2-3周后,待物料温度降至40℃以下,即得到腐熟的有机肥。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高温发酵菌剂的用量占粉碎后的尾菜秸秆以及畜禽粪便总重的2‰。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高温发酵菌剂选自极端嗜热菌、酵母菌、丝状真菌、放线菌或乳酸菌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中温发酵菌剂的用量占混合料的1‰。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中温发酵菌剂为纤维素降解菌群,具体选自链霉菌、芽孢杆菌或放线菌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步骤(3)中,所述管状膜袋的直径为1.5-2m,膜袋的厚度为0.6-1.0mm,膜袋长度不超过100m,膜袋的上侧面上每隔3-5m设有透气孔,透气孔为单向的止回结构。管状膜袋的材质可以是聚酯纤维材料,或聚酯纤维材料与乙烯类树酯的混合物。进一步,步骤(3)中,所述通风是每隔3小时往膜袋中通风一次,通风量为10m3以上/(h·t)混合物料,每次通风10-15分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尾菜发酵堆肥的方法,方法简单,原料易得,可实现尾菜混合畜禽粪便等有机物料的就地堆肥,规模可调,平面布置灵活,堆肥过程中基本无臭味污染,同时减少了热量损失,既保护了生态环境,也变废为宝,适用于田间地头就地静态堆肥,堆肥后的产物可直接还田或者做营养土、基质等。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利用尾菜发酵堆肥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中,采用的螺旋搅拌堆肥装袋机的型号为德国budissa,PT800/PM800系列,但不限于此。实施例1在山东某尾菜处理基地进行,待处理尾菜主要为辣椒及西红柿枝蔓、残叶及剩果,畜禽粪便为牛粪和鸡粪。如图1,一种利用尾菜发酵堆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尾菜的秸秆粉碎后,与畜禽粪便(牛粪、鸡粪)以25:1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加入2‰的高温发酵菌剂(极端嗜热菌)混匀,场地自然堆放,控制物料含水率在55%-60%,采用侧抛翻堆机通过侧抛的方式翻堆,每天1次,使发酵温度迅速升至在70℃以上,发酵4天后,得到第一物料;(2)将尾菜的菜帮、菜叶、烂果粉碎后,与尾菜的枝蔓部分以3:1的重量比混合,然后添加5‰的生物炭混匀,得到混合料,添加1‰的中温发酵菌剂(链霉菌),控制混合料的含水率在60%-70%,50℃发酵30小时,得到第二物料;(3)将第一物料与第二物料以10:1的重量比加入螺旋搅拌堆肥装袋机,加水使含水率在60-70%,得到混合物料,通过螺旋搅拌堆肥装袋机将混合物料填充到水平放置的、半透气的管状膜袋(管状膜袋由聚酯纤维材料制成,直径为2m,膜袋的厚度为0.8mm,膜袋长度80m,膜袋上每隔4m设有透气孔,透气孔为单向的止回结构)中,装袋后的第1-10天,通风并进行发酵,每隔3小时往膜袋中通风一次,鼓风机功率1.5千瓦,通风量为10m3/(h·t)混合物料,每次通风15分钟,发酵温度为60℃,装袋后的第11天开始不再通风,2周后,物料温度降至40℃以下,得到腐熟的有机肥,发酵过程无臭气。实施例2在山东某尾菜处理基地进行,待处理尾菜主要为辣椒及西红柿枝蔓、残叶及剩果,畜禽粪便为牛粪。一种利用尾菜发酵堆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尾菜的秸秆粉碎后,与畜禽粪便(牛粪)混合均匀,加入2‰的高温发酵菌剂(酵母菌)混匀,场地自然堆放,控制物料含水率在55%-60%,采用侧抛翻堆机通过侧抛的方式翻堆,每天1次,使发酵温度迅速升至在70℃以上,发酵4天后,得到第一物料;(2)将尾菜的菜帮、菜叶、烂果粉碎后,与尾菜的枝蔓部分以3:1的重量比混合,然后添加5‰的生物炭混匀,得到混合料,控制混合料的含水率在60%-70%,添加1‰的中温发酵菌剂(芽孢杆菌),50℃发酵36小时,得到第二物料;(3)将第一物料与第二物料以10:1的重量比加入螺旋搅拌堆肥装袋机,加水使含水率在60-70%,得到混合物料,通过螺旋搅拌堆肥装袋机将混合物料填充到水平放置的、半透气的管状膜袋(管状膜袋由聚酯纤维材料制成,直径为2m,膜袋的厚度为1mm,膜袋长度100m,膜袋上每隔5m设有透气孔,透气孔为单向的止回结构)中,装袋后的第1-10天,通风并进行发酵,每隔3小时往膜袋中通风一次,鼓风机功率1.5千瓦,通风量为10m3/(h·t)混合物料,每次通风15分钟,发酵温度为60℃,装袋后的第11天开始不再通风,3周后,物料温度降至40℃以下,得到腐熟的有机肥,发酵过程无臭气。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尾菜和畜禽粪便等有机废料的规模化、无害化处理,就地堆肥,规模可调,堆肥过程中基本无臭味污染,同时减少了热量损失,既保护了生态环境,也变废为宝,堆肥后的产物直接还田,节约了有机肥原料的成本,实用性强,制作成本低。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尾菜发酵堆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尾菜的秸秆粉碎后,与畜禽粪便以(25‑30):1的重量比混合均匀,然后加入高温发酵菌剂混匀,场地自然堆放,控制物料含水率在55%‑60%,通过侧抛的方式翻堆,每天1次,发酵3‑5天后,得到第一物料;(2)将尾菜的菜帮、菜叶、烂果粉碎后,与尾菜的枝蔓部分以2‑4:1的重量比混合,然后添加5‰的生物炭混匀,得到混合料,添加中温发酵菌剂,控制混合料的含水率在60%‑70%,50℃发酵24小时以上,得到第二物料;(3)将第一物料与第二物料以10:1的重量比加入螺旋搅拌堆肥装袋机,加水使含水率在60‑70%,得到混合物料,通过螺旋搅拌堆肥装袋机将混合物料填充到水平放置的管状膜袋中,装袋后的第1‑10天,通风并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55‑65℃,装袋后的第11天开始不再通风,2‑3周后,待物料温度降至40℃以下,即得到腐熟的有机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尾菜发酵堆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尾菜的秸秆粉碎后,与畜禽粪便以(25-30):1的重量比混合均匀,然后加入高温发酵菌剂混匀,场地自然堆放,控制物料含水率在55%-60%,通过侧抛的方式翻堆,每天1次,发酵3-5天后,得到第一物料;(2)将尾菜的菜帮、菜叶、烂果粉碎后,与尾菜的枝蔓部分以2-4:1的重量比混合,然后添加5‰的生物炭混匀,得到混合料,添加中温发酵菌剂,控制混合料的含水率在60%-70%,50℃发酵24小时以上,得到第二物料;(3)将第一物料与第二物料以10:1的重量比加入螺旋搅拌堆肥装袋机,加水使含水率在60-70%,得到混合物料,通过螺旋搅拌堆肥装袋机将混合物料填充到水平放置的管状膜袋中,装袋后的第1-10天,通风并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55-65℃,装袋后的第11天开始不再通风,2-3周后,待物料温度降至40℃以下,即得到腐熟的有机肥。2.如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尾菜发酵堆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高温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浩丽曹杰丁晓飞陈永生陈明江王鹏军李瑞容
申请(专利权)人: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山东沃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