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弯切料的上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4953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弯切料的上料机构,其包括用于推送磁性元器件的机械手、机械手支架和用于驱动机械手的移动组件,机械手连接于机械手支架上;机械手包括由成型机进料端开始依次垂直于送料方向设置的机械手A、机械手B和机械手C;所述机械手均包括指向冲模的机械手臂,以及连接于机械手臂并可插入输送磁性元器件的导料槽的机械手指。移动组件包括气缸承台A和垂直于送料方向设置的上料气缸A。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自动化程度高,一次上料多组磁性元器件,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人力成本,变相提高了效益,也更具安全性;同时,相较于人工上料,其上料精度高,从而提高了磁性元器件引脚成型的精度,实现了高良品率的技术效果。

A Feeding Mechanism for Bending and Cutting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弯切料的上料机构
本技术涉及磁性元器件加工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折弯切料的上料机构。
技术介绍
由于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通常在磁性元器件插接使用前需要对磁性元器件的引脚进行成型、切脚处理,从而保证磁性元器件的引脚形状和尺寸满足插接的要求,进而保证插接精度,确保焊接稳定性,避免发生插接脚接触不良、短路甚至是烧机事故的发生。在磁性元器件的加工成型过程中,需要将磁性元器件依次序、有间隔的送到加工模具上,而在此过程中,对于磁性元器件的正确安全上料,是实现磁性元器件高良品率成型的基础。现有的上料机构,多为人工上料作业,生产时间为24小时制大批量生产,作业人员辛劳度大,人力成本投入极大,但是生产效率低,而且存在安全隐患。值得强调的是,人工上料精度差,容易偏离压模工位,导致磁性元器件成型精度差,降低了良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折弯切料的上料机构,其自动化程度高,一次上料多组磁性元器件,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人力成本,变相提高了效益,也更具安全性;同时,相较于人工上料,其上料精度高,从而提高了磁性元器件引脚成型的精度,实现了高良品率的技术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折弯切料的上料机构,其包括用于推送磁性元器件的机械手、机械手支架和用于驱动机械手的移动组件,机械手连接于机械手支架上。其中,具体地,所述机械手包括由成型机进料端开始依次垂直于送料方向设置的机械手A、机械手B和机械手C;所述机械手A、机械手B和机械手C均包括指向冲模的机械手臂,以及连接于机械手臂并可插入输送磁性元器件的导料槽的机械手指。具体地,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气缸承台A和垂直于送料方向设置的上料气缸A,上料气缸A的输出端与气缸承台A的侧端连接;所述气缸承台A在靠近成型机出料端设置有上料气缸B,上料气缸B的输出端连接有气缸承台B,气缸承台B下部连接有设置于气缸承台A上的滑动组件;所述气缸承台B上竖向设置有上料气缸C,上料气缸C的输出端固接于机械手支架。进一步地,所述折弯切料的上料机构还包括挡块,挡块设置于上料气缸A推动气缸承台的行程终点处。更进一步地,所述挡块为凸字型。进一步地,所述机械手支架设置于上料气缸C的下侧。进一步地,所述机械手的机械手臂设置为便于其伸入冲模的台阶状。进一步地,所述气缸承台A下侧设置有导轨。进一步地,所述机械手支架上穿设有与气缸承台B固接的滑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相对于现有磁性元器件的上料装置,需要人工进行磁性元器件的上料操作,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低,人工成本投入高,本技术机械自动化程度高,一次流水线上料多组磁性元器件,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减少了人力成本投入,变相提高了效益,并且极具安全性。2、相对于现有磁性元器件的上料装置,对于磁性元器件的上料精度较差,容易偏离压模工位,从而生产出次品,本技术由机械手进行上料,避免了偶然性,上料精度高,提高了磁性元器件的良品率。3、本技术操作简单,适用性高,易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511-机械手支架;512-机械手A;513-机械手B;514-机械手C;515-机械手指;521-基板;522-气缸承台A;523-上料气缸A;524-上料气缸B;525-气缸承台B;526-上料气缸C;527-挡块;600-冲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术语“第一”、“”、“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平行”、“垂直”等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平行或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平行”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垂直”而言更加平行,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平行,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折弯切料的上料机构的优选实施例。一种折弯切料的上料机构,其包括用于推送磁性元器件的机械手、机械手支架511和用于驱动机械手的移动组件,机械手连接于机械手支架511上。其中,具体地,所述机械手包括由成型机进料端开始依次垂直于送料方向设置的机械手A512、机械手B513和机械手C514;机械手A512、机械手B513和机械手C514均包括指向冲模600的机械手臂,以及连接于机械手臂并可插入输送磁性元器件的导料槽中的机械手指515。具体地,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基板521、设置于基板521上的气缸承台A522和垂直于送料方向设置的上料气缸A523,上料气缸A523的输出端与气缸承台A522的侧端连接;气缸承台A522在靠近成型机出料端设置有上料气缸B524,上料气缸B524的输出端连接有气缸承台B525,气缸承台B525下部连接有设置于气缸承台A522上的滑动组件;气缸承台B525上竖向设置有上料气缸C526,上料气缸C526的输出端固接于机械手支架511。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折弯切料的上料机构还包括置于基板521上的挡块527,挡块527设置于上料气缸A523推动气缸承台A522的行程终点处,间接地,挡块527用于限定机械手伸入冲模600中的长度,实现机械手指515精确地插入输送磁性元器件的导料槽中。更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挡块527为凸字型。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机械手支架511设置于上料气缸C526的下侧。机械手支架511上开有若干空槽,从而减轻了机械手支架511的重量,节约成本,降低了气缸的动能消耗。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机械手的机械手臂设置为便于其伸入冲模600的台阶状。如此设置,降低了机械手的整体重量,节约成本,降低了气缸的动能消耗;而且台阶部也可以作为限定机械手伸入冲模600长度的一种手段。本实施例中,所述气缸承台A522下侧设置有导轨;所述机械手支架511上穿设有与气缸承台B525固接的滑杆。参照图1,本技术在实际运作时,通过上料气缸A523、上料气缸B524和上料气缸C526配合使用,使得机械手A512的机械手指515置于导料槽上;具体而言,即是上料气缸A523控制机械手在垂直于送料方向上的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弯切料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用于推送磁性元器件的机械手、机械手支架(511)和用于驱动机械手的移动组件,机械手连接于机械手支架(511)上;所述机械手包括由成型机进料端开始依次垂直于送料方向设置的机械手A(512)、机械手B(513)和机械手C(514);所述机械手A(512)、机械手B(513)和机械手C(514)均包括指向冲模(600)的机械手臂,以及连接于机械手臂并可插入输送磁性元器件的导料槽的机械手指(515);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气缸承台A(522)和垂直于送料方向设置的上料气缸A(523),上料气缸A(523)的输出端与气缸承台A(522)的侧端连接;所述气缸承台A(522)在靠近成型机出料端设置有上料气缸B(524),上料气缸B(524)的输出端连接有气缸承台B(525),气缸承台B(525)下部连接有设置于气缸承台A(522)上的滑动组件;所述气缸承台B(525)上竖向设置有上料气缸C(526),上料气缸C(526)的输出端固接于机械手支架(5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弯切料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用于推送磁性元器件的机械手、机械手支架(511)和用于驱动机械手的移动组件,机械手连接于机械手支架(511)上;所述机械手包括由成型机进料端开始依次垂直于送料方向设置的机械手A(512)、机械手B(513)和机械手C(514);所述机械手A(512)、机械手B(513)和机械手C(514)均包括指向冲模(600)的机械手臂,以及连接于机械手臂并可插入输送磁性元器件的导料槽的机械手指(515);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气缸承台A(522)和垂直于送料方向设置的上料气缸A(523),上料气缸A(523)的输出端与气缸承台A(522)的侧端连接;所述气缸承台A(522)在靠近成型机出料端设置有上料气缸B(524),上料气缸B(524)的输出端连接有气缸承台B(525),气缸承台B(525)下部连接有设置于气缸承台A(522)上的滑动组件;所述气缸承台B(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豆宏春杨志王强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宁瑞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