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反流胃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46045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反流胃管。一种抗反流胃管,包括胃管主体,所述的胃管主体的两端分别为内置端和外置端,所述胃管主体上靠近内置端的外侧壁沿其延伸方向绕设有螺旋气囊,螺旋气囊连接有充放气机构,所述的胃管主体上靠近外置端的外侧壁设有用于与患者固定的固定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抗反流胃管可实现对患者胃内容物进行抽吸和注入的基本功能,同时,可防止胃内容物经食管反流,减少胃食管反流高危人群反流和误吸的几率,另外,固定器可提高胃管固定的稳定性和操作的简易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反流胃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胃管,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抗反流胃管。
技术介绍
胃管是由鼻孔插入,经咽部、食管到达胃部,主要用于抽吸胃液和往胃内注入药物或食物,为不能自主进食的患者给予口服药物治疗及为营养支持提供保障。专利技术人发现,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出现,越来越多老年患者由于心脑血管疾病遗留自主进食困难,且由于患者食管下扩约肌功能的减退以及食道廓清能力的下降等因素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几率大大增加,从而使得反流和误吸造成患者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增高。目前的胃管仅能单纯实现抽吸胃内容物及往内注入食物,不能同时有效防止胃内容物的反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反流胃管,可实现对患者胃内容物进行抽吸和注入的基本功能,同时,可防止胃内容物经食管反流,减少胃食管反流高危人群反流和误吸的几率,另外,固定器可提高胃管固定的稳定性和操作的简易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抗反流胃管,包括胃管主体,所述的胃管主体的两端分别为内置端和外置端,所述胃管主体上靠近内置端的外侧壁沿其延伸方向绕设有螺旋气囊,螺旋气囊连接有充放气机构,所述的胃管主体上靠近外置端的外侧壁设有用于与患者固定的固定器。进一步的,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反流胃管,包括胃管主体(1),所述的胃管主体(1)的两端分别为内置端和外置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胃管主体(1)上靠近内置端的外侧壁沿其延伸方向绕设有螺旋气囊(2),螺旋气囊(2)连接有充放气机构,所述的胃管主体(1)上靠近外置端的外侧壁设有用于与患者固定的固定器(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反流胃管,包括胃管主体(1),所述的胃管主体(1)的两端分别为内置端和外置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胃管主体(1)上靠近内置端的外侧壁沿其延伸方向绕设有螺旋气囊(2),螺旋气囊(2)连接有充放气机构,所述的胃管主体(1)上靠近外置端的外侧壁设有用于与患者固定的固定器(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反流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放气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管(5)和充气球囊(6),所述的连接管(5)上设有泄气阀(7),所述的充气球囊(6)和泄气阀(7)均靠近胃管主体(1)的外置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反流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管(5)的两端分别与螺旋气囊(2)和充气球囊(6)连通,所述的连接管(5)的中部位于胃管主体(1)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反流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器(3)包括与胃管主体(1)的外侧壁滑动配合的卡环(31)和用于将卡环(31)与胃管主体(1)相互固定的固定装置(32),所述的卡环(31)的外侧壁设有用于粘设医用胶布(8)的连接部(31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反流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环(31)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中华覃铁和王首红廖游玩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