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控芯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4596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该微流控芯片至少包括一个微流控单元,微流控单元包括样品腔、预混腔、标记腔及检测腔,其中,样品腔设有稀释池及与稀释池连通的样品池,稀释池用于承装稀释液,样品池用于承装样品;预混腔与样品池连通,预混腔用于混合样品与稀释液;标记腔与预混腔能够连通,标记腔设有标记抗体;检测腔与标记腔连通,检测腔包埋有捕获抗体。上述微流控芯片的检测结果可重复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流控芯片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流控
,特别是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
技术介绍
微流控芯片是当前微全分析系统(MiniaturizedTotalAnalysisSystems)发展的热点领域。微流控芯片将生物、化学、医学等分析过程的样品检测集成到一块微小的芯片上。微流控芯片具有液体流动可控、消耗试样和试剂极少、分析速度等特点,它可以在几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内进行上百个样品的同时分析,并且可以在线实现样品的预处理及分析全过程。但是微流控芯片法在进行检测时常常存在同一样本在不同批次间或同一样品在同一批次的检测结果相差大、重复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重复性好的微流控芯片。一种微流控芯片,包括至少一个微流控单元,所述微流控单元包括样品腔、预混腔、标记腔及检测腔,其中:所述微流控单元包括样品腔、预混腔、标记腔及检测腔,其中:所述样品腔设有稀释池及与所述稀释池连通的样品池,所述稀释池用于承装稀释液,所述样品池用于承装样品;所述预混腔与所述样品池连通,所述预混腔用于混合所述样品与所述稀释液;所述标记腔与所述预混腔连通,所述标记腔设有标记抗体;所述检测腔与所述标记腔连通,所述检测腔包埋有捕获抗体。在微流控芯片上,影响流体流速的主要为毛细管力及流体粘度。通常液态状的样品的粘度会比稀释液的粘度大,所以微流控芯片上样品的流动速度比稀释液慢,因而被检测的样品通常是未混匀的样品,从而导致同一样本在不同批次间或同一样品在同一批次的检测结果相差大,重复性差。而上述微流控芯片通过在样品池与标记腔之间设置预混腔,使得稀释液流经样品池,与样品池的样品相遇后在预混腔内充分混合,从而提高了检测样本的可重复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混腔内填充有填充物。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混腔的内壁上间隔设有多个凸起。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捕获抗体包括过敏原及自身抗原中的至少一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流控单元还包括定量腔,所述定量腔设于所述预混腔与所述标记腔之间,所述定量腔能够与所述预混腔及所述标记腔分别连通,所述定量腔用于定量进入所述标记腔的所述样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量腔具有溢液口,所述微流控单元还包括感应池,所述感应池靠近所述溢液口设置,所述感应池与所述定量腔的溢液口连通;所述定量腔与所述标记腔之间设有单向阀。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量腔包括样品流道及多个子定量腔,所述样品流道与所述预混腔连通,多个所述子定量腔沿所述样品流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各所述子定量腔均与所述样品流道连通;所述标记腔包括与所述多个子定量腔对应的多个子标记腔,所述子标记腔与所述子定量腔之间设有单向阀;所述检测腔包括与所述多个子标记腔对应的多个子检测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样品流道具有进液口和溢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预混腔连通,多个所述子定量腔间隔设置在所述进液口与所述样品流道的溢液口之间;所述微流控单元还包括感应池,所述感应池靠近所述样品流道的溢液口设置,且与所述样品流道的溢液口连通,所述感应池内设有传感器,所述微流控单元还包括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单向阀及所述传感器分别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混腔为柱状,所述预混腔有多个,多个所述预混腔依次连通,且多个所述预混腔中至少有两个所述预混腔呈L形排布。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流控单元还包括混合腔,所述混合腔设于所述标记腔与所述检测腔之间,所述混合腔与所述标记腔及所述检测腔分别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混合腔设有多个第一挡板及多个第二挡板,多个所述第一挡板及多个所述第二挡板均间隔设置在所述混合腔的腔壁上,所述第一挡板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挡板之间,所述第二挡板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挡板之间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之间形成有间隙;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板插入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挡板之间,所述第二挡板插入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挡板之间;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混合腔的腔壁形成夹角α,夹角α为锐角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混合腔的腔壁形成夹角β,夹角β为锐角。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流控单元还包括动力模块,所述动力模块用于为所述样品在所述微流芯片上的流动提供动力;及/或;所述标记腔还设有质控标记物,所述检测腔还设有质控线,所述质控线上包埋有能够与所述质控标记物特异性结合的质控抗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流控单元还包括阻碍流道,所述阻碍流道设于所述预混腔与所述标记腔之间,所述阻碍流道分别与所述预混腔及所述标记腔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流控单元还包括混合流道,所述混合流道设于所述标记腔与所述检测腔之间,所述混合流道分别与所述标记腔及所述检测腔连通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微流控芯片;图2为图1所示的微流控芯片的微流控单元;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图4为图2的D部放大图;图5为图2的B部放大图;图6为图2的C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专利技术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实施方式的微流控芯片10,该微流控芯片10大致呈圆形,微流控芯片10包括四个绕圆心均匀分布的微流控单元100。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微流控芯片10还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矩形、多边形等等。微流控芯片10上的微流控单元100的数量不限于四个,还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五个、七个等等。具体地,微流控芯片10包括底板,微流控单元100设置在底板上。请参阅图2,微流控单元100包括样品腔110、预混腔120、标记腔130及检测腔140。具体地,该微流控单元100包括微通道及设置在该微通道上的样品腔110、预混腔120、标记腔130、检测腔140及废液腔150。样品腔110、预混腔120、标记腔130、检测腔140及废液腔150通过微通道连通。样品腔110包括稀释池111及与稀释池111连通的样品池113。稀释池111用于承装稀释液。稀释液用于稀释样品。具体地,稀释池111具有稀释口,稀释口用于向稀释池111添加稀释液。稀释液包括磷酸盐缓冲液、MEMS缓冲液及硼酸盐缓冲液等中的至少一种。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稀释液预置于稀释池111中,此时稀释口可以省略。稀释池111形状均没有特别要求,例如可以是球形、柱形、立方体等等,只要能够承装稀释液即可。样品池113用于承装样品。样品池113具有用于加样的加样孔。样品可为全血、血浆及血清。样品池113形状均没有特别要求,例如球形、柱形、立方体等等,只要能够承装稀释液即可。在图示的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微流控单元,所述微流控单元包括样品腔、预混腔、标记腔及检测腔,其中:所述样品腔设有稀释池及与所述稀释池连通的样品池,所述稀释池用于承装稀释液,所述样品池用于承装样品;所述预混腔与所述样品池连通,所述预混腔用于混合所述样品与所述稀释液;所述标记腔与所述预混腔连通,所述标记腔设有标记抗体;所述检测腔与所述标记腔连通,所述检测腔包埋有捕获抗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微流控单元,所述微流控单元包括样品腔、预混腔、标记腔及检测腔,其中:所述样品腔设有稀释池及与所述稀释池连通的样品池,所述稀释池用于承装稀释液,所述样品池用于承装样品;所述预混腔与所述样品池连通,所述预混腔用于混合所述样品与所述稀释液;所述标记腔与所述预混腔连通,所述标记腔设有标记抗体;所述检测腔与所述标记腔连通,所述检测腔包埋有捕获抗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腔内填充有填充物;及/或所述预混腔的内壁上间隔设有多个凸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捕获抗体包括过敏原及自身抗原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单元还包括定量腔,所述定量腔设于所述预混腔与所述标记腔之间,所述定量腔能够与所述预混腔及所述标记腔分别连通,所述定量腔用于定量进入所述标记腔的所述样品;优选地,所述定量腔具有溢液口,所述微流控单元还包括感应池,所述感应池靠近所述溢液口设置,所述感应池与所述定量腔的溢液口连通;所述定量腔与所述标记腔之间设有单向阀。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腔包括样品流道及多个子定量腔,所述样品流道与所述预混腔连通,多个所述子定量腔沿所述样品流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各所述子定量腔均与所述样品流道连通;所述标记腔包括与所述多个子定量腔对应的多个子标记腔,所述子标记腔与所述子定量腔之间设有单向阀;所述检测腔包括与所述多个子标记腔对应的多个子检测腔;优选地,所述样品流道具有进液口和溢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预混腔连通,多个所述子定量腔间隔设置在所述进液口与所述样品流道的溢液口之间;所述微流控单元还包括感应池,所述感应池靠近所述样品流道的溢液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秋萍李顺基刘笔锋钱纯亘胡鹍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