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志高专利>正文

一种柴胡幼苗移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4196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柴胡幼苗移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驱动板、手持杆、承压座、护土架和插斗,齿条通过卡合部能够在驱动板上的卡槽中左右移动,承压座与壳体之间的手持杆上套设有回位弹簧,转动轴上中心位置均套设有顺时针单向轴承和逆时针单向轴承,顺时针单向轴承上套设有第一驱动齿轮,逆时针单向轴承上套设有第二驱动齿轮,插斗能够以转动轴轴线为中心转动,护土架与地面接触面设为环状形,便于柴胡幼苗穿过,护土架能够防止柴胡幼苗四周的土壤破碎,在调节槽中通过移动调节杆能够使齿条与第一驱动齿轮啮合或第二驱动齿轮啮合,通过蝶形螺母能够把齿条固定在驱动板上。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有: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成活率高。

A seedling transplanter of Bupleurum chinen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柴胡幼苗移植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被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柴胡幼苗移植器。
技术介绍
柴胡,中药名,为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部位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柴胡是常用解表药,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柴胡具有解热、退热作用平稳可靠;镇静、镇痛,有解除胸闷胀痛,开郁调经作用;抗菌,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抗肝损伤作用;抗病毒,对流感病毒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第1型脊髓灰白质炎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具有抑制作用,主治疏散退热,升阳舒肝,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北柴胡及南柴胡,其生长于沙质草原、沙丘草甸及阳坡疏林下,有些地方不适于种植柴胡,所以通常将柴胡幼苗进行移植。现有的柴胡幼苗移植器,柴胡幼苗夹杂着泥土很难从移植器内部下来,工作效率低;另外柴胡根部的土壤容易破碎,成活率低。因此,对于上述问题的解决就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成活率高的柴胡幼苗移植器。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柴胡幼苗移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驱动板、手持杆、承压座、护土架和插斗,所述壳体为圆形状,其底端为开口部,所述壳体的开口部对称设有一组驱动板,所述驱动板为矩形状,其内侧安装有齿条,所述驱动板上设有卡槽,所述齿条上设有卡合部,所述齿条通过所述卡合部能够在所述驱动板上的所述卡槽中左右移动,所述壳体内置手持杆,所述手持杆与所述壳体同轴,所述手持杆一端穿过所述壳体顶部,所述手持杆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承压座上,所述承压座与所述壳体之间的所述手持杆上套设有回位弹簧,所述承压座包括顶板、中杆和底板,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通过所述中杆固定连接,所述顶板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所述手持杆,所述顶板侧部对称设有一组导向杆,对应的所述壳体内侧对称设有一组导向槽,所述导向杆置于所述导向槽中,所述底板顶部以所述中杆为中心对称设有两组轴承座,每组所述轴承座上均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中心位置均套设有顺时针单向轴承和逆时针单向轴承,所述顺时针单向轴承上套设有第一驱动齿轮,所述逆时针单向轴承上套设有第二驱动齿轮,所述转动轴上还固定连接驱动杆,所述驱动杆呈L形状,所述驱动杆固定连接插斗,所述插斗能够以所述转动轴轴线为中心转动,所述底板底部固定安装有护土架,所述护土架与地面接触面设为环状形,便于柴胡幼苗穿过,所述护土架能够防止柴胡幼苗四周的土壤破碎,所述驱动板上设有横向布置的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设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固定连接在所述齿条中部,所述调节杆螺纹连接蝶形螺母,在所述调节槽中通过移动所述调节杆能够使所述齿条与第一驱动齿轮啮合或第二驱动齿轮啮合,通过所述蝶形螺母能够把所述齿条固定在所述驱动板上。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在外力推动下向下移动过程中,当所述齿条与所述第二驱动齿轮啮合,在所述逆时针单向轴承的作用下能够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所述转动轴能够带动所述插斗插入地面,所述壳体在回位弹簧的推动下向上移动,在所述逆时针单向轴承的作用下所述转动轴不会转动,因此,所述壳体上下往返移动过程中,能够带动所述插斗逐渐插入地面。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在外力推动下向下移动过程中,当所述齿条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啮合,在所述顺时针单向轴承的作用下所述转动轴不会转动,所述壳体在回位弹簧的推动下向上移动,在所述顺时针单向轴承的作用下能够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所述转动轴能够带动所述插斗移出地面,因此,所述壳体上下往返移动过程中,能够带动所述插斗逐渐移出地面。进一步的,所述护土架与所述插斗相互配合,能够防止柴胡幼苗四周的土壤破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在移植过程中,当齿条与第二驱动齿轮啮合,在逆时针单向轴承的作用下,转动轴只围绕自身轴线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转动轴转动带动插斗向下移动,从而柴胡幼苗便于与土地分离;当齿条与第一驱动齿轮啮合,在顺时针单向轴承的作用下,转动轴只围绕自身轴线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转动轴转动带动插斗向上移动,从而柴胡幼苗便于与移植器分离;另外,护土架能够防止柴胡幼苗四周的土壤破碎,从而不会损伤根部,提高成活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柴胡幼苗移植器的结构示意主视剖视图,其中示出了插斗未插入土地中;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柴胡幼苗移植器的结构示意主视剖视图,其中示出了插斗插入土地中;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柴胡幼苗移植器的结构示意左视图;图4为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柴胡幼苗移植器的A向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柴胡幼苗移植器的B-B向放大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壳体,2.驱动板,3.手持杆,4.承压座,411.顶板,412.中杆,413.底板,5.护土架,6.插斗,7.齿条,8.卡槽,9.卡合部,10.回位弹簧,11.导向杆,12.导向槽,13.轴承座,14.转动轴,15.顺时针单向轴承,16.逆时针单向轴承,17.第一驱动齿轮,18.第二驱动齿轮,19.驱动杆,20.调节槽,21.调节杆,22.蝶形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给出的实施例拟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1至图5中,1.壳体,2.驱动板,3.手持杆,4.承压座,411.顶板,412.中杆,413.底板,5.护土架,6.插斗,7.齿条,8.卡槽,9.卡合部,10.回位弹簧,11.导向杆,12.导向槽,13.轴承座,14.转动轴,15.顺时针单向轴承,16.逆时针单向轴承,17.第一驱动齿轮,18.第二驱动齿轮,19.驱动杆,20.调节槽,21.调节杆,22.蝶形螺母。一种柴胡幼苗移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驱动板2、手持杆3、承压座4、护土架5和插斗6,壳体1为圆形状,其底端为开口部,壳体1的开口部对称设有一组驱动板2,驱动板2为矩形状,其内侧安装有齿条7,驱动板2上设有卡槽8,齿条7上设有卡合部9,齿条7通过卡合部9能够在驱动板2上的卡槽8中左右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柴胡幼苗移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驱动板(2)、手持杆(3)、承压座(4)、护土架(5)和插斗(6),所述壳体(1)为圆形状,其底端为开口部,所述壳体(1)的开口部对称设有一组驱动板(2),所述驱动板(2)为矩形状,其内侧安装有齿条(7),所述驱动板(2)上设有卡槽(8),所述齿条(7)上设有卡合部(9),所述齿条(7)通过所述卡合部(9)能够在所述驱动板(2)上的所述卡槽(8)中左右移动,所述壳体(1)内置手持杆(3),所述手持杆(3)与所述壳体(1)同轴,所述手持杆(3)一端穿过所述壳体(1)顶部,所述手持杆(1)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承压座(4)上,所述承压座(4)与所述壳体(1)之间的所述手持杆上(3)套设有回位弹簧(10),所述承压座(4)包括顶板(411)、中杆(412)和底板(413),所述顶板(411)与所述底板(413)之间通过所述中杆(412)固定连接,所述顶板(411)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所述手持杆(3),所述顶板(411)侧部对称设有一组导向杆(11),对应的所述壳体(1)内侧对称设有一组导向槽(12),所述导向杆(11)置于所述导向槽(12)中,所述底板(413)顶部以所述中杆(412)为中心对称设有两组轴承座(13),每组所述轴承座(13)上均设有转动轴(14),所述转动轴(14)上中心位置均套设有顺时针单向轴承(15)和逆时针单向轴承(16),所述顺时针单向轴承(15)上套设有第一驱动齿轮(17),所述逆时针单向轴承(16)上套设有第二驱动齿轮(18),所述转动轴(14)上还固定连接驱动杆(19),所述驱动杆(19)呈L形状,所述驱动杆(19)固定连接插斗(6),所述插斗(6)能够以所述转动轴(14)轴线为中心转动,所述底板(413)底部固定安装有护土架(5),所述护土架(5)与地面接触面设为环状形,便于柴胡幼苗穿过,所述护土架(5)能够防止柴胡幼苗四周的土壤破碎,所述驱动板(2)上设有横向布置的调节槽(20),所述调节槽(20)内设有调节杆(21),所述调节杆(21)固定连接在所述齿条(7)中部,所述调节杆(21)螺纹连接蝶形螺母(22),在所述调节槽(20)中通过移动所述调节杆(21)能够使所述齿条(7)与第一驱动齿轮(17)啮合或第二驱动齿轮(18)啮合,通过所述蝶形螺母(22)能够把所述齿条(7)固定在所述驱动板(2)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柴胡幼苗移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驱动板(2)、手持杆(3)、承压座(4)、护土架(5)和插斗(6),所述壳体(1)为圆形状,其底端为开口部,所述壳体(1)的开口部对称设有一组驱动板(2),所述驱动板(2)为矩形状,其内侧安装有齿条(7),所述驱动板(2)上设有卡槽(8),所述齿条(7)上设有卡合部(9),所述齿条(7)通过所述卡合部(9)能够在所述驱动板(2)上的所述卡槽(8)中左右移动,所述壳体(1)内置手持杆(3),所述手持杆(3)与所述壳体(1)同轴,所述手持杆(3)一端穿过所述壳体(1)顶部,所述手持杆(1)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承压座(4)上,所述承压座(4)与所述壳体(1)之间的所述手持杆上(3)套设有回位弹簧(10),所述承压座(4)包括顶板(411)、中杆(412)和底板(413),所述顶板(411)与所述底板(413)之间通过所述中杆(412)固定连接,所述顶板(411)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所述手持杆(3),所述顶板(411)侧部对称设有一组导向杆(11),对应的所述壳体(1)内侧对称设有一组导向槽(12),所述导向杆(11)置于所述导向槽(12)中,所述底板(413)顶部以所述中杆(412)为中心对称设有两组轴承座(13),每组所述轴承座(13)上均设有转动轴(14),所述转动轴(14)上中心位置均套设有顺时针单向轴承(15)和逆时针单向轴承(16),所述顺时针单向轴承(15)上套设有第一驱动齿轮(17),所述逆时针单向轴承(16)上套设有第二驱动齿轮(18),所述转动轴(14)上还固定连接驱动杆(19),所述驱动杆(19)呈L形状,所述驱动杆(19)固定连接插斗(6),所述插斗(6)能够以所述转动轴(14)轴线为中心转动,所述底板(413)底部固定安装有护土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志高赵月春
申请(专利权)人:冯志高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