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海水养殖水源泵的换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3762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节能型海水养殖水源泵的换热装置,包括海水管组和冷媒管组,海水管组包括海水螺旋上管和海水螺旋下管,冷媒管组包括分别内置于海水螺旋上管和海水螺旋下管的冷媒螺旋上管和冷媒螺旋下管,海水螺旋上管拼装在海水螺旋下管的上方;海水螺旋上管装配有与海水螺旋下管同步进水与出水用的进水连接管和出水连接管,冷媒螺旋上管分别装配有冷媒进出液用的冷媒进入上管、冷媒输出上管,冷媒螺旋下管分别装配有冷媒进出液用的冷媒进入下管、冷媒输出下管,以使换热面积大,充分利用热量,换热效率高,出水量大,节能效果好,调温精准,又加强耐腐蚀强度,实时监测泄漏状况,减小泄露机率,确保海水养殖水源泵正常使用。

An Energy-saving Heat Exchanger for Marine Aquaculture Water Source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型海水养殖水源泵的换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源热泵的换热装置的
,具体说是一种节能型海水养殖水源泵的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海水养殖是利用浅海、滩涂、港湾、围塘等海域进行饲养和繁殖海产经济动植物的生产方式,是人类定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海洋水产业的重要途径之一。养殖的对象主要是鱼类、虾蟹类、贝类、藻类以及海参等其它经济动物。为此,海水养殖是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传统的海水养殖业对季节温度的依赖性很高,如:对鱼类育苗要求水温在12~20℃,虾类、贝类育苗要求水温在22~25℃,海参育苗要求水温在16~21℃。所以,为了养殖的效率,让海水保持恒温来适应饲养和繁殖,一般养殖户选择使用热泵来调控水温,以热泵作为热源来完成海水的加热,是一种低能耗、无污染的加热技术,能充分回收利用水产养殖池的排水中的能量,占地少,无污染,运行费低。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传统的海水养殖水源泵使用的换热装置使用单层螺旋下管通冷媒与单层螺旋上管通海水,单层螺旋下管内置在单层螺旋上管,水管路大,冷媒管路小,换热面积受限,不能充分利用热量,换热效率低,出水量小,能耗高,调温效果差。同时,螺旋下管使用钛单层螺旋管,虽耐腐蚀但长期使用,存在发生泄露的机率,发生泄露时海水进入氟系统,对氟系统造成损害,甚至导致整个机组报废,另外氟利昂进入海水循环系统,可污染整个海水养殖基地,对养殖生物造成严重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节能型海水养殖水源泵的换热装置,换热面积大,充分利用热量,换热效率高,出水量大,节能效果好,调温精准,又加强耐腐蚀强度,实时监测泄漏状况,减小泄露机率,确保海水养殖水源泵正常使用。本技术的技术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节能型海水养殖水源泵的换热装置,包括海水管组和冷媒管组,所述海水管组包括至少一组的海水螺旋上管和海水螺旋下管,冷媒管组包括至少一组分别内置于海水螺旋上管和海水螺旋下管的冷媒螺旋上管和冷媒螺旋下管,海水螺旋上管拼装在海水螺旋下管的上方;所述海水螺旋上管装配有与海水螺旋下管同步进水与出水用的进水连接管和出水连接管,冷媒螺旋上管分别装配有冷媒进出液用的冷媒进入上管、冷媒输出上管,冷媒螺旋下管分别装配有冷媒进出液用的冷媒进入下管、冷媒输出下管。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海水螺旋上管设有上管进水口与上管出水口,海水螺旋下管设有下管进水口与下管出水口,进水连接管设有连接进水口与同步分流出水口,出水连接管设有连接出水口与同步分流进水口,所述上管进水口与下管进水口分别连接在同步分流出水口,上管出水口与下管出水口分别连接在同步分流进水口,所述连接进水口与连接出水口分别与外部的海水输入管路和海水输出管路连接。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海水螺旋下管的下管进水口与下管出水口上下对角连接在同步分流出水口与同步分流进水口上,海水螺旋上管的上管进水口与上管出水口上下对角连接在同步分流出水口与同步分流进水口上。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上管进水口、下管进水口上下并列且连接在同步分流出水口,上管出水口、下管出水口上下并列且连接在同步分流进水口,所述同步分流出水口上下对应地分布在连接进水口的两侧,同步分流进水口上下对应地分布在连接出水口的两侧。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出水连接管安装有控制水流通断用的开关螺纹接头,开关螺纹接头设置于连接出水口的进水端。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进水连接管的连接进水口、出水连接管的连接出水口分别安装有检测水温用的温度检测器。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冷媒进入上管、冷媒进入下管分别连通在冷媒螺旋上管的进液端、冷媒螺旋下管的进液端,冷媒输出上管与冷媒输出下管分别连通在冷媒下管的出液端、冷媒螺旋下的出液端。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冷媒螺旋上管的进液端与冷媒螺旋下管的进液端分别嵌装在海水螺旋上管的上管出水口、海水螺旋下管的下管出水口,冷媒螺旋上管的出液端、冷媒螺旋下管的出液端分别嵌装在海水螺旋上管的上管进水口、海水螺旋下管的下管进水口。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海水螺旋上管、海水螺旋下管、冷媒螺旋上管、冷媒螺旋下管、冷媒进入上管、冷媒输出上管分别在管内外壁设有防腐显示涂层。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海水螺旋上管和海水螺旋下管分别为不锈钢海水输送管,冷媒螺旋上管、冷媒螺旋下管、冷媒进入上管、冷媒输出上管分别为钛管冷媒输送管。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利用冷媒螺旋上管、冷媒螺旋下管分别内置于海水螺旋上管、海水螺旋下管,并配合海水螺旋上管拼装在海水螺旋下管的上方,多组换热配置,提高换热能效,提高换热量,加强调温效果。2)通过海水螺旋上管、海水螺旋下管分别与进水连接管、出连接管,冷媒螺旋上管与冷媒进入上管、冷媒输出上管,冷媒螺旋下管与冷媒进入下管、冷媒输出下管的结构配合,形成有一入一出的海水管路,二进二出的氟管路,提高流速同步性,减少流阻,加强换热能效,增大出水量,减小能耗。3)在进水连接管与出水连接管上分别增设温度检测器,提高调温精准度,保证海水养殖水源泵使用质量。4)在防腐显示涂层的作用下,增加海水螺旋上管、海水螺旋下管、冷媒螺旋上管、冷媒螺旋下管、冷媒进入上管、冷媒输出上管的防腐蚀强度,能实时监测泄漏状况,减小泄露机率,确保海水养殖水源泵正常使用。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附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根据附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节能型海水养殖水源泵的换热装置,其包括海水管组和冷媒管组。所述海水管组包括至少一组的海水螺旋上管1和海水螺旋下管2,冷媒管组包括至少一组分别内置于海水螺旋上管1和海水螺旋下管2的冷媒螺旋上管3和冷媒螺旋下管4,海水螺旋上管1拼装在海水螺旋下管2的上方。多组换热配置,扩大换热面积,加大换热能效,提高换热量,加强调温效果。参照图1至图3所示,所述海水螺旋上管1装配有与海水螺旋下管2同步进水与出水用的进水连接管5和出水连接管6,冷媒螺旋上管3分别装配有冷媒进出液用的冷媒进入上管7、冷媒输出上管8,冷媒螺旋下管4分别装配有冷媒进出液用的冷媒进入下管9、冷媒输出下管10。在优化方案中,所述海水螺旋上管1设有上管进水口11与上管出水口12,海水螺旋下管2设有下管进水口21与下管出水口22,进水连接管5设有连接进水口51与同步分流出水口52,出水连接管6设有连接出水口61与同步分流进水口62。所述上管进水口11与下管进水口21分别连接在同步分流出水口52,上管出水口12与下管出水口22分别连接在同步分流进水口62,所述连接进水口51与连接出水口61分别与外部的海水输入管路和海水输出管路连接。而且,所述海水螺旋下管2的下管进水口21与下管出水口22上下对角连接在同步分流出水口52与同步分流进水口62上,海水螺旋上管1的上管进水口11与上管出水口12上下对角连接在同步分流出水口52与同步分流进水口62上。期间,所述上管进水口11、下管进水口21上下并列且连接在同步分流出水口52,上管出水口12、下管出水口22上下并列且连接在同步分流进水口62,所述同步分流出水口52上下对应地分布在连接进水口51的两侧,同步分流进水口62上下对应地分布在连接出水口61的两侧。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型海水养殖水源泵的换热装置,包括海水管组和冷媒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水管组包括至少一组的海水螺旋上管(1)和海水螺旋下管(2),冷媒管组包括至少一组分别内置于海水螺旋上管(1)和海水螺旋下管(2)的冷媒螺旋上管(3)和冷媒螺旋下管(4),海水螺旋上管(1)拼装在海水螺旋下管(2)的上方;所述海水螺旋上管(1)装配有与海水螺旋下管(2)同步进水与出水用的进水连接管(5)和出水连接管(6),冷媒螺旋上管(3)分别装配有冷媒进出液用的冷媒进入上管(7)、冷媒输出上管(8),冷媒螺旋下管(4)分别装配有冷媒进出液用的冷媒进入下管(9)、冷媒输出下管(10);所述冷媒进入上管(7)、冷媒进入下管(9)分别连通在冷媒螺旋上管(3)的进液端、冷媒螺旋下管(4)的进液端,冷媒输出上管(8)与冷媒输出下管(10)分别连通在冷媒下管的出液端、冷媒螺旋下的出液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型海水养殖水源泵的换热装置,包括海水管组和冷媒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水管组包括至少一组的海水螺旋上管(1)和海水螺旋下管(2),冷媒管组包括至少一组分别内置于海水螺旋上管(1)和海水螺旋下管(2)的冷媒螺旋上管(3)和冷媒螺旋下管(4),海水螺旋上管(1)拼装在海水螺旋下管(2)的上方;所述海水螺旋上管(1)装配有与海水螺旋下管(2)同步进水与出水用的进水连接管(5)和出水连接管(6),冷媒螺旋上管(3)分别装配有冷媒进出液用的冷媒进入上管(7)、冷媒输出上管(8),冷媒螺旋下管(4)分别装配有冷媒进出液用的冷媒进入下管(9)、冷媒输出下管(10);所述冷媒进入上管(7)、冷媒进入下管(9)分别连通在冷媒螺旋上管(3)的进液端、冷媒螺旋下管(4)的进液端,冷媒输出上管(8)与冷媒输出下管(10)分别连通在冷媒下管的出液端、冷媒螺旋下的出液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节能型海水养殖水源泵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水螺旋上管(1)设有上管进水口(11)与上管出水口(12),海水螺旋下管(2)设有下管进水口(21)与下管出水口(22),进水连接管(5)设有连接进水口(51)与同步分流出水口(52),出水连接管(6)设有连接出水口(61)与同步分流进水口(62),所述上管进水口(11)与下管进水口(21)分别连接在同步分流出水口(52),上管出水口(12)与下管出水口(22)分别连接在同步分流进水口(62),所述连接进水口(51)与连接出水口(61)分别与外部的海水输入管路和海水输出管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节能型海水养殖水源泵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水螺旋下管(2)的下管进水口(21)与下管出水口(22)上下对角连接在同步分流出水口(52)与同步分流进水口(62)上,海水螺旋上管(1)的上管进水口(11)与上管出水口(12)上下对角连接在同步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倡仪郭冠洪冯志荣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澳德绅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