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收合成橡胶生产中凝聚油气热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3662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回收合成橡胶生产中凝聚油气热能装置,通过升温型吸收式式热泵技术回收凝聚油气中热能生产过热热水用于替代凝聚部分热源,达到降低蒸汽消耗,减少污水排放的目的;通过吸收式制冷技术回收凝聚油气中热能,生产低温水用于生产。升温型吸收式热泵与吸收式制冷机组可充分利用凝聚油气中的余热,达到节能、减排效果。

A Thermal Energy Recovery Device for Condensed Oil and Gas in Synthetic Rubber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回收合成橡胶生产中凝聚油气热能装置
本技术涉及节能节水的
,涉及回收合成橡胶生产过程中品位低的气体热能装置,特别涉及利用吸收式热泵、吸收式制冷机组回收合成橡胶生产凝聚过程中油气热能装置。
技术介绍
在合成橡胶生产中,凝聚单元是将溶剂脱除使胶液凝聚成胶粒的过程。目前国内采用的多是水析法凝聚。CN102516419A介绍了“三釜凝聚”技术:聚合反应之后的胶液与循环使用的热水和分散剂进行充分混合,形成非均相混合物;将此混合物喷射注入凝聚首釜,蒸汽从凝聚首釜底部注入,夹带溶剂的汽相自釜顶进入冷凝器,经冷凝器冷凝后进入油水分层罐,经分离后的溶剂进入精制系统,冷凝水进入凝聚系统循环使用,胶液凝聚成胶粒;将凝聚首釜中的胶粒与热水一起送入凝聚中釜,蒸汽从凝聚中釜底部注入,夹带溶剂的汽相被加压后进入凝聚首釜;将凝聚中釜中的胶粒水送往凝聚末釜,夹带溶剂的汽相加压后进入凝聚首釜,胶粒送入后处理工序,热水送往凝聚首釜重复使用;其中,凝聚首釜的温度为70~90℃,压力为0.01~0.05MPa,凝聚中釜的温度为105~110℃,压力为0.01~0.1MPa,凝聚末釜的温度为80~95℃,压力为-0.01~-0.04MPa。目前,凝聚单元是合成橡胶生产中蒸汽消耗比重最大,达65%以上,因此降低凝聚单元的蒸汽消耗将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由于凝聚首釜蒸出的油气温度不高,品位不足,难以回收其热能,工业生产中只有采用循环水冷却,造成能源和水的浪费,而此处蒸出的油气的相变热很大,消耗的循环水也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将凝聚蒸出的油气所含热能回收,提供一种节能节水的工艺,采用本工艺能明显降低凝聚单元的蒸汽消耗,减少循环水的使用,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加以实现的,其主要吸收式热泵/吸收式制冷机组、三釜凝聚系统等组成。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升温型吸收式热泵回收合成橡胶生产中凝聚油气热能装置,主要由升温型吸收式热泵、凝聚釜、冷却器、胶粒水泵组成,凝聚首釜顶部气相管线通过吸收式热泵机组蒸发器,再经过热泵的再生器后,与冷却器进口相连,冷却器出口与油水分层罐进口连接;来自后处理热水罐管线通过吸收式热泵吸收器,再与胶液管线相连,胶液喷嘴进口与胶液管线连接,胶液喷嘴通入凝聚首釜;另一台凝聚釜顶部气相管线与凝聚首釜下部连接;凝聚首釜下部与凝聚首釜胶粒水泵进口连接,凝聚首釜胶粒水泵与另一台凝聚釜连接。在胶液喷嘴前还可设置三元预混器,过热热水管线与三元预器进口相连,过热热水通入三元预混器与胶液混合。一种吸收式制冷机组回收合成橡胶生产中凝聚油气热能装置,主要由吸收式制冷机组、凝聚釜、冷却器、胶粒水泵组成,凝聚首釜顶部气相管线通过吸收式制冷机组发生器后,管线出口与冷却器进口相连,冷却器出口与油水分层罐进口连接;低温水进口管线通过吸收式制冷机组蒸发器后,回供低温水管线;胶液喷嘴进口与胶液管线连接,胶液喷嘴通入凝聚首釜;另一台凝聚釜顶部气相管线与凝聚首釜下部连接;凝聚首釜下部与凝聚首釜胶粒水泵进口连接,凝聚首釜胶粒水泵与另一台凝聚釜连接。凝聚釜为两釜串联时,蒸汽管线从末釜下部通入凝聚釜内;末釜下部与末釜胶粒水泵进口连接,末釜胶粒水泵出口与后处理单元相连。凝聚釜为三釜串联时,蒸汽管线从中釜下部通入凝聚釜内;凝聚中釜顶部气相管线与凝聚首釜下部连接,凝聚首釜下部与凝聚首釜胶粒水泵进口连接,凝聚首釜胶粒水泵与凝聚中釜连接,凝聚中釜顶部气相管线与凝聚首釜下部连接,凝聚中釜下部与凝聚中釜胶粒水泵进口连接,凝聚中釜胶粒水泵出口与凝聚末釜中下部相连;凝聚末釜顶部气相管线与蒸汽喷射式热泵相连,蒸汽喷射式热泵与外部蒸汽管线连接,蒸汽喷射式热泵气相出口与凝聚首釜下部连接,凝聚末釜下部与凝聚末釜胶粒水泵进口连接,凝聚末釜胶粒水泵出口与后处理单元连接。升温型吸收式热泵回收合成橡胶生产中凝聚油气热能技术在合成橡胶生产中的应用:该方案为连续生产工艺,将凝聚首釜蒸出的80-100℃油气通过蒸发吸收式热泵蒸发器中冷凝液后,再继续通过吸收式热泵再生器进行换热冷却冷凝,然后进入冷却器冷却冷凝,再进入油水分层罐,进行油水分层,排出水,油相进入溶剂精制回收工序;来自后处理热水罐热水通过吸收式热泵吸收器换热后,生产100-120℃过热热水,与胶液混合后,再通过胶液喷嘴进入凝聚首釜,过热热水替代部分蒸汽作为凝聚的热源。升温型吸收式热泵主要由蒸发器、吸收器、再生器、冷凝器等组成。油气在吸收式热泵蒸发器、再生器中冷凝为油水,经过冷却后进入油水分层罐。凝聚中釜和凝聚末釜蒸出的油气进入凝聚首釜作为热源。所述的凝聚釜是三釜串联,也可以是凝聚釜是两釜串联。在三釜串联是蒸发器产生的蒸汽经压缩后进入凝聚中釜作为热源。在三釜串联时凝聚末釜夹带溶剂的汽相被蒸汽喷射泵加压后进入凝聚首釜。在三釜串联时凝聚中釜夹带溶剂的油气进入凝聚首釜作为热源。本技术的优点有:1)利用吸收式热泵技术,回收合成橡胶凝聚系统低品位油气中热量,用于加热凝聚系统中热水产生过热热水,减少凝聚系统的蒸汽消耗;2)使用过热热水与胶液混合,喷入凝聚釜中,可增强胶液的分散性能,降低胶粒中溶剂含量;3)减少了后处理单元的排水,使橡胶生产的污水排放量下降。4)经济效益明显。吸收式制冷机组回收合成橡胶生产中凝聚油气热能技术在合成橡胶生产中的应用:该方案为连续生产工艺,将凝聚首釜蒸出的80-100℃油气通过吸收式制冷机组发生器使溴化锂稀溶液蒸发,然后进入冷却器冷凝冷却,再进入油水分层罐,进行油水分层,排出水,油相进入溶剂精制回收工序;吸收式制冷机组发生器蒸发产生的蒸汽进入吸收式制冷机组冷凝器冷凝,冷凝后经过节流降压后进入吸收式制冷机组蒸发器,溴化锂浓溶液在吸收器中吸收蒸发产生的蒸汽,吸收器用冷却水进行冷却,冷凝器用经过与吸收器换热后冷却水冷却;低温水通过与吸收式制冷机组蒸发器换热,生产5~10℃低温水供低温水用户使用。吸收式制冷机组主要由发生器、蒸发器、吸收器、冷凝器等组成。油气通过与吸收式制冷机组发生器换热冷凝为油水,经过冷却后进入油水分层罐。凝聚中釜和凝聚末釜蒸出的油气进入凝聚首釜作为热源。所述的凝聚釜是三釜串联,也可以是凝聚釜是两釜串联。在三釜串联是蒸发器产生的蒸汽经压缩后进入凝聚中釜作为热源。在三釜串联时凝聚末釜夹带溶剂的汽相被蒸汽喷射泵加压后进入凝聚首釜。在三釜串联时凝聚中釜夹带溶剂的油气进入凝聚首釜作为热源。本技术的优点有:利用吸收式制冷机组,回收合成橡胶凝聚系统低品位油气中热量,生产5~10℃低温水,节约能源;经济效益明显。附图说明图1-使用升温型吸收式热泵利用合成橡胶生产中凝聚油气热能装置图中所示:1-凝聚首釜,2-凝聚中釜,3-凝聚末釜,4-1-凝聚首釜胶粒水泵,4-2-凝聚中釜胶粒水泵,4-3-凝聚釜胶粒水泵,5-蒸汽喷射式热泵,6-油水分层罐,7-升温型吸收式热泵,8-冷却器图2-使用吸收式制冷机组利用合成橡胶生产中凝聚油气热能装置图中所示:1-凝聚首釜,2-凝聚中釜,3-凝聚末釜,4-1-凝聚首釜胶粒水泵,4-2-凝聚中釜胶粒水泵,4-3-凝聚釜胶粒水泵,5-蒸汽喷射式热泵,6-油水分层罐,7-吸收式制冷机组,8-冷却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回收合成橡胶生产中凝聚油气热能装置,主要由升温型吸收式热泵、凝聚釜、冷却器、胶粒水泵组成,其特征在于:凝聚首釜顶部气相管线通过吸收式热泵机组蒸发器,再经过热泵的再生器后,与冷却器进口相连,冷却器出口与油水分层罐进口连接;来自后处理热水罐管线通过吸收式热泵吸收器,再与胶液管线相连,胶液喷嘴进口与胶液管线连接,通入凝聚首釜;另一台凝聚釜顶部气相管线与凝聚首釜下部连接;凝聚首釜下部与凝聚首釜胶粒水泵进口连接,凝聚首釜胶粒水泵与另一台凝聚釜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收合成橡胶生产中凝聚油气热能装置,主要由升温型吸收式热泵、凝聚釜、冷却器、胶粒水泵组成,其特征在于:凝聚首釜顶部气相管线通过吸收式热泵机组蒸发器,再经过热泵的再生器后,与冷却器进口相连,冷却器出口与油水分层罐进口连接;来自后处理热水罐管线通过吸收式热泵吸收器,再与胶液管线相连,胶液喷嘴进口与胶液管线连接,通入凝聚首釜;另一台凝聚釜顶部气相管线与凝聚首釜下部连接;凝聚首釜下部与凝聚首釜胶粒水泵进口连接,凝聚首釜胶粒水泵与另一台凝聚釜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合成橡胶生产中凝聚油气热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温型吸收式热泵主要由蒸发器、吸收器、再生器、冷凝器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合成橡胶生产中凝聚油气热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胶液喷嘴前设置三元预混器,过热热水管线与三元预混器进口相连。4.一种回收合成橡胶生产中凝聚油气热能装置,主要由吸收式制冷机组、凝聚釜、冷却器、胶粒水泵组成,其特征在于:凝聚首釜顶部气相管线通过吸收式制冷机组发生器后,再与冷却器进口相连,冷却器出口与油水分层罐进口连接;低温水管线通过吸收式制冷机组蒸发器后,回低温水供水管线;胶液喷嘴进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遥明李文辉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百利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