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伍栩强专利>正文

新型铰链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3638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新型铰链灯,包括有灯体,所述灯体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放置腔与第二放置腔,第一放置腔通过灯臂连接第二放置腔,第一放置腔内部设置有接触头,接触头延伸至灯体外部,接触头通过伸缩弹簧连接第一金属片,伸缩弹簧套设于接触头外部,第一金属片一端连接有底座,底座固定有黑线管,第二放置腔安设有电池主体,第二放置腔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插槽与第二插槽,第一金属片另一端安设于第一插槽内部,第二插槽内部安设有第二金属片,电池主体两端分别连接第一金属片与第二金属片,第二金属片连接有灯板,黑线管的另一端连接灯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铰链灯难以安装以及触电不敏感、容易过热的问题。

New Hinge La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铰链灯
本技术涉及灯具领域,尤其涉及新型铰链灯。
技术介绍
目前,铰链灯一般用于柜子内部的连接处,从而便于打开柜子时照亮柜子内部,便于使用者观察柜子内部。现有的铰链灯一般采用长方形灯臂从而影响安装的位置,现有的铰链灯在使用过程中采用的接触头不稳定影响照明情况以及现有的铰链灯的金属片贴近胶边从而产生间隙较小长期使用容易造成金属片过热以及触电不敏感难以调节底座不能适用于较多位置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所述的问题,本技术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铰链灯难以安装以及触电不敏感、容易过热的问题。结合以上所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新型铰链灯,包括有灯体,所述灯体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放置腔与第二放置腔,所述第一放置腔通过灯臂连接第二放置腔,所述第一放置腔内部设置有接触头,所述接触头延伸至灯体外部,所述接触头通过伸缩弹簧连接第一金属片,所述伸缩弹簧套设于接触头外部,所述第一金属片一端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固定有黑线管,所述第二放置腔安设有电池主体,所述第二放置腔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插槽与第二插槽,所述第一金属片另一端安设于第一插槽内部,所述第二插槽内部安设有第二金属片,所述电池主体两端分别连接第一金属片与第二金属片,所述第二金属片连接有灯板,所述黑线管的另一端连接灯板,所述灯体底部通过灯座连接铰链。进一步,所述接触头延伸端采用帽子接触头结构,所述第一金属片与第二金属片均采用五金材料构成。进一步,所述底座通过螺丝分别固定第一金属片与黑线管的一端。进一步,所述第二金属片通过焊接连接有灯板,所述黑线管的另一端通过焊接连接灯板。进一步,所述灯臂呈三角形结构。进一步,所述第一金属片为正极,所述第二金属片为负极。进一步,所述灯座上均匀分布有固定柱,所述灯座通过固定柱连接灯体,所述灯座分别开设有小圆孔与大圆孔,所述灯座通过大圆孔穿设固定螺丝连接铰链,所述灯座通过小圆孔穿设调节螺丝连接铰链。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有效的通过接触头采用帽子接触点以及伸缩弹簧从而增加稳定性,有效的通过灯臂的三角形结构增加牢固性以及通过第一插槽与第二插槽安设的有第一金属片与第二金属片增加间隙散热性,有效的通过底座固定且便于调节长短接触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二放置腔与电池主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灯座结构示意图。结合图中的标注所示:灯体1、灯臂2、接触头3、伸缩弹簧4、底座5、黑线管6、第一金属片7、第二金属片8、灯板9、电池主体10、第一放置腔11、第二放置腔12、灯座13、第一插槽99、第二插槽100、固定柱131、小圆孔132、大圆孔133。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至图3,新型铰链灯,包括有灯体1,灯体1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放置腔11与第二放置腔12,第一放置腔11通过灯臂2连接第二放置腔12,第一放置腔11内部设置有接触头3,接触头3延伸至灯体1外部,接触头3通过伸缩弹簧4连接第一金属片7,伸缩弹簧4套设于接触头3外部,第一金属片7一端连接有底座5,底座5固定有黑线管6,第二放置腔12安设有电池主体10,第二放置腔12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插槽99与第二插槽100,第一金属片7另一端安设于第一插槽99内部,第二插槽100内部安设有第二金属片8,所述电池主体10两端分别连接第一金属片7与第二金属片8,第二金属片8连接有灯板9,黑线管6的另一端连接灯板9,灯体1底部通过灯座13连接铰链;如上所述,有效的根据第一放置腔11与第二放置腔12放置接触头3与电池主体10且第一放置腔11与第二放置腔12通过灯臂2连接固定,且灯臂2采用三角形的特性取代了市面上的长方形,有效的增加牢固性与稳定性,有效的通过第一插槽99安设固定第一金属片7以及第二插槽100安设固定第二金属片8且通过第一插槽99与第二插槽100均有间隙便于散热解决了市面上金属片贴近胶边且没有间隙散热的问题,有效的根据伸缩弹簧4增加接触头3的接触性以及接触稳定性。接触头3延伸端采用帽子接触头结构,第一金属片7与第二金属片8均采用五金材料构成;如上所述,有效的根据接触头3采用帽子接触头结构从而有效的保持接触平稳性,以及通过第一金属片7与第二金属片8均采用五金材料构成,从而有效的增加触电敏感性。底座5通过螺丝分别固定第一金属片7与黑线管6的一端;如上所述,有效的根据底座5通过螺丝固定第一金属片7与黑线管6的一端从而便于固定且调节长短从而适用于安装不同长短的柜子连接处。第二金属片8通过焊接连接有灯板9,黑线管6的另一端通过焊接连接灯板9;如上所述,有效的根据第二金属片8连接灯板9且黑线管6另一端焊接灯板9,从而达到生电的作用。灯臂2呈三角形结构;如上所述,有效的根据灯臂2采用三角形结构从而有效的增加牢固性以及适用于安装不同的连接处。第一金属片7为正极,所述第二金属片8为负极;如上所述,有效的根据第一金属片7为正极,第二金属片8为负极从而达到通电的作用。灯座13上均匀分布有固定柱131,灯座13通过固定柱131连接灯体1,灯座13分别开设有小圆孔132与大圆孔133,灯座13通过大圆孔133穿设固定螺丝连接铰链,灯座13通过小圆孔132穿设调节螺丝连接铰链,有效的通过固定螺丝固定连接灯座13与铰链,以及通过调节螺丝调节灯座13与铰链的间距。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有效的根据第一放置腔11与第二放置腔12放置接触头3与电池主体10且第一放置腔11与第二放置腔12通过灯臂2连接固定,且灯臂2采用三角形的特性取代了市面上的长方形,有效的增加牢固性与稳定性,有效的通过第一插槽99安设固定第一金属片7以及第二插槽100安设固定第二金属片8且通过第一插槽99与第二插槽100均有间隙便于散热解决了市面上金属片贴近胶边且没有间隙散热的问题,有效的根据伸缩弹簧4增加接触头3的接触性以及接触稳定性;有效的通过接触头3采用帽子接触点以及伸缩弹簧4从而增加稳定性,有效的通过灯臂2的三角形结构增加牢固性以及通过第一插槽99与第二插槽100安设的有第一金属片7与第二金属片8增加间隙散热性,有效的通过底座固定且便于调节长短接触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型铰链灯,包括有灯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1)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放置腔(11)与第二放置腔(12),所述第一放置腔(11)通过灯臂(2)连接第二放置腔(12),所述第一放置腔(11)内部设置有接触头(3),所述接触头(3)延伸至灯体(1)外部,所述接触头(3)通过伸缩弹簧(4)连接第一金属片(7),所述伸缩弹簧(4)套设于接触头(3)外部,所述第一金属片(7)一端连接有底座(5),所述底座(5)固定有黑线管(6),所述第二放置腔(12)安设有电池主体(10),所述第二放置腔(12)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插槽(99)与第二插槽(100),所述第一金属片(7)另一端安设于第一插槽(99)内部,所述第二插槽(100)内部安设有第二金属片(8),所述电池主体(10)两端分别连接第一金属片(7)与第二金属片(8),所述第二金属片(8)连接有灯板(9),所述黑线管(6)的另一端连接灯板(9),所述灯体(1)底部通过灯座(13)连接铰链。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铰链灯,包括有灯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1)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放置腔(11)与第二放置腔(12),所述第一放置腔(11)通过灯臂(2)连接第二放置腔(12),所述第一放置腔(11)内部设置有接触头(3),所述接触头(3)延伸至灯体(1)外部,所述接触头(3)通过伸缩弹簧(4)连接第一金属片(7),所述伸缩弹簧(4)套设于接触头(3)外部,所述第一金属片(7)一端连接有底座(5),所述底座(5)固定有黑线管(6),所述第二放置腔(12)安设有电池主体(10),所述第二放置腔(12)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插槽(99)与第二插槽(100),所述第一金属片(7)另一端安设于第一插槽(99)内部,所述第二插槽(100)内部安设有第二金属片(8),所述电池主体(10)两端分别连接第一金属片(7)与第二金属片(8),所述第二金属片(8)连接有灯板(9),所述黑线管(6)的另一端连接灯板(9),所述灯体(1)底部通过灯座(13)连接铰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栩强
申请(专利权)人:伍栩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