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含上下塔支撑块的塑料托板及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63603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3:29
一种托板,包括顶甲板与底甲板,及间隔开的支撑块,所述间隔开的支撑块耦接于所述顶与底甲板之间并在其间形成用于接收举升构件的间隙。每一支撑块包括中间区,所述中间区有间隔开的上与下表面,从所述中间区的所述上表面延伸的上部塔,及从所述下表面延伸的下部塔。上部塔插入所述顶甲板中的对应上部塔开口,且所述下部塔插入所述底甲板中的对应下部塔开口。

Plastic bracket with upper and lower tower supports and its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含上下塔支撑块的塑料托板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关于托板的领域,且更特别地,关于供堆高机设备的使用的塑料托板。
技术介绍
托板系习惯上用于运输及储存货物。托板典型地包括藉由支撑块分离的顶甲板及底甲板。托板已传统地由木材形成。虽然就成本而言为有利的,但木材托板具有许多缺点。例如,其易有破裂且因此仅在短时期内可重复使用。木制托板亦难以维持卫生条件,进而限制其在卫生为重要的应用中的可用性,诸如在食品处理应用中。随着塑料工业的增长,已研究广泛不同种类塑料来确定其用于产生托板的适合性。塑料托板可易于模制且比木制托板更强固及重量更轻。其亦可利用可再循环材料制成。塑料托板通常比木制托板更为耐用。尽管如此,将顶甲板及底甲板分离的支撑块易受托板上任何部分的最强烈磨损,因为其与堆高机或托板起重机的尖锐金属齿部重复接触。另外,若托板起重机的齿部插入在顶与底甲板之间过深以使得托板起重机的轮停留在底甲板上,则当举升齿部时顶甲板变得与底甲板分离。来自与底甲板分离的顶甲板的所致损坏需要更换顶甲板,且若损坏太大,则要更换整个托板。若仅支撑块被托板起重机损坏,则可在远小于更换整个托板的成本下将其更换。例如,美国专利第5,413,052号公开具有顶甲板及底甲板的塑料托板,而可更换支撑块位于甲板之间。支撑块包括八角形支柱,其具有定位在顶甲板的加强部分之下的支撑构件壁。支柱亦具有套筒,所述套筒具有与支撑构件壁平行的中心螺栓孔。底甲板将支撑块接收在凹入袋部中。塑料螺栓插入穿过顶甲板、每一支柱及底甲板。塑料T形螺帽系用于将螺栓固持在适当位置。在美国专利第4,843,976号中,塑料托板包括藉由支撑块互连的相同顶及底甲板。每一支撑块包括中心核心及藉由轮辐互连的周围套筒。所述核心具有延伸超出套筒的对立端部且锁定于顶及底甲板上的可挠性突部。在美国专利第5,791,261号中公开的塑料托板亦公开可挠性突部用于将顶及底甲板固持在一起的用途。详言之,所述塑料托板包括在顶与底甲板之间的支撑块,及自分别顶及底甲板延伸穿过支撑块以用于彼此互锁的上及下弹簧锁组件。虽然塑料托板提供超过木材托板的若干优点,但仍存在对塑料托板的增加耐用性及强度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托板,包含具有矩形形状的一顶甲板及具有矩形形状的一底甲板。所述顶甲板可具有间隔开的上表面及下表面,而所述下表面具有凹入其中的多个上部塔开口及自其突出的多个阶梯形上突起,其中每一阶梯形上突起与分别上部塔开口相邻,以便形成一顶甲板上阶梯形接口。所述底甲板可具有间隔开的上及下表面,而所述上表面具有凹入其中的多个下部塔开口及自其突出的多个阶梯形下突起,而每一阶梯形下突起与分别下部塔开口相邻,以便形成一底甲板下阶梯形接口。多个间隔开的支撑块可耦接在顶与底甲板之间,且在其之间形成用以接收举升构件的间隙。每一支撑块可包含具有间隔开的上及下表面的一中间区、及自所述中间区的所述上表面延伸的一上部塔。所述上表面可具有相邻于所述上部塔的一阶梯形上突起开口,以便形成一支撑块上阶梯形接口。所述上部塔可插入所述顶甲板中的对应上部塔开口中,而所述阶梯形上部塔突起开口接收来自所述顶甲板的对应阶梯形上部塔突起,致使所述顶甲板上阶梯形接口接触所述支撑块上阶梯形接口,以便在受所述举升构件冲击期间提供一剪切负荷转移。下部塔可自所述下表面延伸,而所述下表面具有相邻于所述下部塔的阶梯形下突起,以便形成支撑块下阶梯形接口。所述下部塔可插入所述底甲板中的对应下部塔开口中,而所述阶梯形下部塔突起开口接收来自所述底甲板的对应阶梯形下部塔突起,致使所述底甲板下阶梯形接口接触所述支撑块下阶梯形接口,以便在受所述举升构件冲击期间提供一剪切负荷转移。插入顶及底甲板中的具有上及下部塔的支撑块有利地在被推高机或托板起重机的齿部冲击时增加所述托板的耐用性。每一支撑块的所述中间区可包含第一对及第二对相对暴露支撑块侧表面,而每一暴露支撑块侧表面具有形成在其中的一袋部,用以接收所述举升构件的端部而允许所述托板得以转向。每一支撑块的所述中间区可包含在所述第一对暴露支撑块侧表面中的暴露支撑块侧表面与所述第二对暴露支撑块侧表面中的相邻暴露支撑块侧表面之间延伸的分别暴露支撑块角部表面。所述托板可进一步包含延伸穿过所述多个支撑块用以将顶及底甲板耦接在一起的多个互锁塔组合件。每一互锁塔组合件可包含藉由所述底甲板承载且具有接触所述顶甲板的所述下表面的扩口端部的一管状区。插入件可藉由所述顶甲板承载且具有插入所述管状区的所述扩口端部中的锥形端部。所述管状区可进一步包含偏置构件,且所述插入件可包含接合所述偏置构件的一掣子。所述掣子可配置为所述插入件的侧壁内的沟槽,且所述偏置构件可包含在预定负荷临界值下释放所述沟槽的一弹簧。所述托板可进一步包含藉由所述顶甲板沿其外缘承载的多个管状插入件。每一管状插入件可抵靠所述上部塔中的至少一者。另一方面系关于一种用于制造如上文所述的托板的方法。所述方法可包含形成具有矩形形状的一顶甲板及形成具有矩形形状的一底甲板。所述顶甲板可具有间隔开的上及下表面,而所述下表面具有凹入其中的多个上部塔开口及自其突出的多个阶梯形上突起。每一阶梯形上突起可与分别上部塔开口相邻,以便形成一顶甲板上阶梯形接口。所述底甲板可具有间隔开的上及下表面,而所述上表面具有凹入其中的多个下部塔开口及自其突出的多个阶梯形下突起。每一阶梯形下突起可与分别下部塔开口相邻,以便形成一底甲板下阶梯形接口。所述方法可进一步包含形成在顶与底甲板之间的多个间隔开的支撑块及在其之间形成用以接收举升构件的间隙。每一支撑块可包含具有间隔开的上及下表面的一中间区、及自所述中间区的所述上表面延伸的一上部塔。所述上表面可具有相邻于所述上部塔的阶梯形上突起开口,以形成支撑块上阶梯形界面。所述上部塔可插入所述顶甲板中的对应上部塔开口中,而所述阶梯形上部塔突起开口接收来自所述顶甲板的对应阶梯形上部塔突起,致使所述顶甲板上阶梯形接口接触所述支撑块上阶梯形接口,以便在受所述举升构件冲击期间提供一剪切负荷转移。下部塔可自所述下表面延伸,而所述下表面具有相邻于所述下部塔的阶梯形下突起开口,以形成一支撑块下阶梯形界面。所述下部塔可插入所述底甲板中的对应下部塔开口中,而所述阶梯形下部塔突起开口接收来自所述底甲板的对应阶梯形下部塔突起,致使所述底甲板下阶梯形接口接触所述支撑块下阶梯形接口,以在所述举升构件的冲击期间提供一剪切负荷转移。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备具有袋部以供销转动(pin-wheeling)的支撑块的塑料托板的透视图。图2为图1所展示的角部支撑块的放大透视图。图3为图1所展示的中间支撑块的放大透视图。图4-6为图1所展示的角部支撑块的不同实施例的透视图。图7为图1所展示的底甲板的角部的放大透视图。图8为图1所展示的角部支撑块的放大透视图。图9为具有中心线标记的图1所展示的塑料托板的透视图。图10为图1所展示的角部支撑块的上部透视图,而上部塔自其延伸。图11为图1所展示的顶甲板的角部的放大透视图,其中具有上部塔开口。图12为图1所展示的角部支撑块的下部透视图,其中配对的突起自其延伸。图13为图1所展示的底甲板的角部的放大透视图,其中具有配对的突起开口。图14为图1所展示的塑料托板的下侧的放大透视图。图15为用于图1所展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托板,包括:具有矩形形状的顶甲板,所述顶甲板有间隔开的上与下表面,而所述下表面有在其中凹入的多个上部塔开口与从其突出的多个阶梯形上部突起,而每个阶梯形上部突起相邻分别上部塔开口,以形成顶甲板上部阶梯形界面;具有矩形形状的底甲板,所述底甲板有间隔开的上与下表面,而所述上表面有在其中凹入的多个下部塔开口及从其突出的多个阶梯形下部突起,而每一阶梯形下部突起相邻分别下部塔开口,以形成底甲板下部阶梯形界面;及多个间隔开的支撑块,其被耦接在所述顶和底甲板之间并在它们之间形成用于接收举升构件的间隙,每一支撑块包括中间区,所述中间区有间隔开的上与下表面,上部塔,其延伸自所述中间区的所述上表面,而所述上表面有相邻所述上部塔的阶梯形上部突起开口,以形成支撑块上部阶梯形界面,所述上部塔插入所述顶甲板中对应上部塔开口,而所述阶梯形上部塔突起开口接收来自所述顶甲板的对应阶梯形上部塔突起,以使得所述顶甲板上部阶梯形接口接触所述支撑块上部阶梯形接口,以在所述举升构件的冲击的期间提供剪切负荷移转,下部塔,延伸自所述下表面,而所述下表面有相邻所述下部塔的阶梯形下部突起开口,以形成支撑块下部阶梯形界面,及所述下部塔插入所述底甲板中的对应下部塔开口,而所述阶梯形下部塔突起开口接收来自所述底甲板的对应阶梯形下部塔突起,以使得所述底甲板下部阶梯形接口接触所述支撑块下部阶梯形接口,以在所述举升构件的冲击的期间提供剪切负荷移转。...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11.21 US 15/357,1471.一种托板,包括:具有矩形形状的顶甲板,所述顶甲板有间隔开的上与下表面,而所述下表面有在其中凹入的多个上部塔开口与从其突出的多个阶梯形上部突起,而每个阶梯形上部突起相邻分别上部塔开口,以形成顶甲板上部阶梯形界面;具有矩形形状的底甲板,所述底甲板有间隔开的上与下表面,而所述上表面有在其中凹入的多个下部塔开口及从其突出的多个阶梯形下部突起,而每一阶梯形下部突起相邻分别下部塔开口,以形成底甲板下部阶梯形界面;及多个间隔开的支撑块,其被耦接在所述顶和底甲板之间并在它们之间形成用于接收举升构件的间隙,每一支撑块包括中间区,所述中间区有间隔开的上与下表面,上部塔,其延伸自所述中间区的所述上表面,而所述上表面有相邻所述上部塔的阶梯形上部突起开口,以形成支撑块上部阶梯形界面,所述上部塔插入所述顶甲板中对应上部塔开口,而所述阶梯形上部塔突起开口接收来自所述顶甲板的对应阶梯形上部塔突起,以使得所述顶甲板上部阶梯形接口接触所述支撑块上部阶梯形接口,以在所述举升构件的冲击的期间提供剪切负荷移转,下部塔,延伸自所述下表面,而所述下表面有相邻所述下部塔的阶梯形下部突起开口,以形成支撑块下部阶梯形界面,及所述下部塔插入所述底甲板中的对应下部塔开口,而所述阶梯形下部塔突起开口接收来自所述底甲板的对应阶梯形下部塔突起,以使得所述底甲板下部阶梯形接口接触所述支撑块下部阶梯形接口,以在所述举升构件的冲击的期间提供剪切负荷移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板,其中每一支撑块的所述中间区包括第一与第二对相对暴露支撑块侧表面,而每一暴露支撑块侧表面有形成于其中而用以接收所述举升构件的端部的袋部,以允许所述托板被转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板,其中每一袋体从所述顶与底甲板的相邻外部边缘凹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板,其中有所述袋部形成于内的每一暴露支撑块侧表面包括围绕所述袋部的外部暴露壁;且其中所述袋部包括底表面与相邻侧表面,而所述相邻侧表面相对于所述外部暴露壁和所述底表面为非正交。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板,其中每一支撑块的所述中间区包括分别暴露支撑块角部表面,所述分别暴露支撑块角部表面延伸于在所述第一对暴露支撑块侧表面中的暴露支撑块侧表面和在所述第二对暴露支撑块侧表面中的相邻暴露支撑块侧表面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板,更包括多个互锁塔组合件,其延伸穿过所述多个支撑块,以用于将所述顶与底甲板耦接在一起,每一互锁塔组合件包括:管状区,其由所述底甲板携带并有扩口端部,所述扩口端部接触所述顶甲板的所述低表面;及插入件,其由所述顶甲板携带并有锥形端部,所述锥形端部插入所述管状区的所述扩口端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托板,其中所述管状区更包括偏置构件,且其中所述插入件包括掣子,所述掣子接合所述偏置构件。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托板,其中所述掣子被配置成所述插入件的侧壁中的沟槽,且其中所述偏置构件包括弹簧,所述弹簧以预定负荷临界值释放所述沟槽。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板,更包括多个管状插入件,所述多个管状插入件由所述顶甲板沿其外部边缘所携带,每一管状插入件抵靠所述上部塔的至少其中之一。10.一种塑料托板,包括:顶甲板,所述顶甲板有间隔开的上与下表面,而所述下表面有在其中凹入的多个上部塔开口与从其突出的多个阶梯形上部突起,而每一阶梯形上部突起相邻分别上部塔开口,以形成顶甲板上部阶梯形界面;底甲板,所述底甲板有间隔开的上与下表面,而所述上表面有在其中凹入的多个下部塔开口及从其突出的多个阶梯形下部突起,而每一阶梯形下部突起相邻分别下部塔开口,以形成底甲板下部阶梯形界面;及多个间隔开的支撑块,其被耦接在所述顶和底甲板之间并在它们之间形成用于接收举升构件的间隙,每一支撑块包括中间区,所述中间区有间隔开的上与下表面,且包括第一与第二对相对暴露支撑块侧表面,而每一暴露支撑块侧表面有形成于其中而用以接收所述举升构件的端部的袋部,以允许所述托板被转向,上部塔,其延伸自所述中间区的所述上表面,而所述上表面有相邻所述上部塔的阶梯形上部突起开口,以形成支撑块上部阶梯形界面,所述上部塔插入所述顶甲板中对应上部塔开口,而所述阶梯形上部塔突起开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约翰·T·史托特布姆杰佛瑞·R·查平格列高里·乌洛斯肯尼斯·布兰特丹尼尔·J·兰茨欧范德·布洛克梅尔布兰登·M·迪艾米戴欧
申请(专利权)人:集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澳大利亚,AU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