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包钢箍嵌制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3602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塑包钢箍嵌制品,包括钣金件及注射成型于所述钣金件表面的塑胶件,所述塑胶件具有箍嵌部,所述箍嵌部箍嵌于所述钣金件的表面。所述塑包钢箍嵌制品采用塑胶结构注塑成型于钣金件表面,并通过箍嵌部而箍嵌于钣金件表面,使钣金件与塑胶结构之间具有塑胶材料于熔融时的材料粘接力与箍嵌部的机械箍嵌力,双重作用力而实现钣金件与塑胶材料的可靠复合,复合强度高、结构稳定性强,满足严苛的应用要求。

Plastic-clad steel hoop inse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塑包钢箍嵌制品
本技术属于塑胶制品
,具体地来说,是一种塑包钢箍嵌制品。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塑产品的应用愈益广泛,而其结构愈益复杂。传统的塑胶制件结构简单、成分单一,已无法满足工业应用的需要。随着应用材料的种类增多,复合成型制件需求上升。对于由不同材料经不同工序复合而成的复合制件,业界多有开展研究。但由于制件结构的复杂性与成型材料的差异性,目前的塑包钢箍嵌制品复合强度不足,无法满足工业引用需要,在具有严苛应用要求的汽车行业尤为显著。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塑包钢箍嵌制品,实现钣金件与塑胶材料的可靠复合,复合强度高、结构稳定性强,满足严苛的应用要求。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塑包钢箍嵌制品,包括钣金件及注射成型于所述钣金件表面的塑胶件,所述塑胶件具有箍嵌部,所述箍嵌部箍嵌于所述钣金件的表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箍嵌部为形成于所述塑胶件的本体部边缘的箍嵌包边。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箍嵌包边的壁厚小于所述本体部的壁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箍嵌部为自所述塑胶件的本体部向外延伸而成的箍嵌筋,所述箍嵌筋用于连接所述本体部的不同壁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箍嵌筋相互交错而成网状分布结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钣金件表面具有箍嵌沟槽,所述箍嵌部箍嵌填充于所述箍嵌沟槽内。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钣金件表面具有多阶式起伏结构,所述箍嵌部箍嵌跨接于所述多阶式起伏结构的不同阶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箍嵌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多阶式起伏结构的高度梯度方向一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钣金件具有用于与成型模具定位装夹的定位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部包括定位面与设于所述定位面上的定位孔,所述定位面用于与所述成型模具的定位基面定位连接,所述定位孔用于与所述成型模具的定位柱定位插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塑胶结构注塑成型于钣金件表面,并通过箍嵌部而箍嵌于钣金件表面,使钣金件与塑胶结构之间具有塑胶材料于熔融时的材料粘接力与箍嵌部的机械箍嵌力,双重作用力而实现钣金件与塑胶材料的可靠复合,复合强度高、结构稳定性强,满足严苛的应用要求。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塑包钢箍嵌制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塑包钢箍嵌制品的第一局部示意图;图3是图1中塑包钢箍嵌制品的第二局部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复合成型模具的合模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复合成型模具的前模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复合成型模具的定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复合成型模具的前模芯的局部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复合成型模具的前模顶出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复合成型模具的前模顶出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塑包钢箍嵌制品,110-钣金件,111-定位基面,112-定位孔,120-塑胶件,121-本体部,122-箍嵌包边,123-箍嵌筋,U-复合成型模具,1000-前模,1100-前模板,1200-前模芯,1310-粗定位封胶面,1320-精定位柱,1330-承载限位导柱,1400-前模定位部,1500-成型箍嵌沟槽,2000-后模,2100-后模板,2200-后模芯,3000-前模顶出机构,3100-顶针板,3110-接合件,3200-前模顶针,3300-拉结件,3310-钩接凸缘,3400-离合驱动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塑包钢箍嵌制品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塑包钢箍嵌制品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塑包钢箍嵌制品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塑包钢箍嵌制品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塑包钢箍嵌制品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实施例1请结合参阅图1~3,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塑包钢箍嵌制品100,包括钣金件110及塑胶件120,兼具材料粘接力与机械箍嵌力,双重作用力而实现钣金件110与塑胶材料的可靠复合,复合强度高、结构稳定性强。其中,塑胶件120注射成型于钣金件110表面,熔融状态的塑料熔体粘接于钣金件110表面,通过材料粘接力而实现与钣金件110的粘接复合。同时,塑胶件120具有箍嵌部,箍嵌部箍嵌于钣金件110的表面。可以理解,箍嵌部由塑料熔体于钣金件110表面冷却而成。箍嵌部与钣金件110之间产生机械箍嵌力,通过机械作用而进一步增强塑胶件120与钣金件110之间的复合强度。箍嵌部的种类众多,包括箍嵌包边122、箍嵌筋123等类型,并可分别箍嵌于同一钣金件110的表面,发挥复合箍嵌作用。示范性地,箍嵌部为形成于塑胶件120的本体部121边缘的箍嵌包边122。箍嵌包边122突出于本体部121的边缘,并沿本体部121与钣金件110的连接边延伸,从而包裹于本体部121的边缘处,增加塑胶件120与钣金件110的接触面积,增强塑胶件120与钣金件110的机械作用力。示范性地,箍嵌包边122的壁厚小于本体部121的壁厚,改善注塑成型质量。示范性地,箍嵌部为自塑胶件120的本体部121向外延伸而成的箍嵌筋123。箍嵌筋123自本体部121的一侧侧壁向外延伸至另一侧侧壁,从而连接本体部121的不同壁面,增加塑胶件120与钣金件110的接触面积,增强塑胶件120与钣金件110的机械箍嵌力。同时,箍嵌筋123还可增加本体部121不同侧壁之间的相互支持,增强塑胶件120的机械强度与结构稳定性。可以理解,箍嵌筋123可为一至复数个,并沿不同的方向延伸。示范性地,箍嵌筋123相互交错而成网状分布结构。由此,不同的箍嵌筋123之间得以相互支持,进一步增强机械箍嵌力。箍嵌筋123可径自箍嵌于钣金件110的表面,亦可以沉设方式沉设于钣金件110的表面槽部。示范性地,钣金件110表面具有箍嵌沟槽,箍嵌部箍嵌填充于箍嵌沟槽内,形成可靠的沉设结构,提供侧向限位力而进一步增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包钢箍嵌制品,其特征在于,包括钣金件及注射成型于所述钣金件表面的塑胶件,所述塑胶件具有箍嵌部,所述箍嵌部箍嵌于所述钣金件的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包钢箍嵌制品,其特征在于,包括钣金件及注射成型于所述钣金件表面的塑胶件,所述塑胶件具有箍嵌部,所述箍嵌部箍嵌于所述钣金件的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包钢箍嵌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箍嵌部为形成于所述塑胶件的本体部边缘的箍嵌包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包钢箍嵌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箍嵌包边的壁厚小于所述本体部的壁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包钢箍嵌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箍嵌部为自所述塑胶件的本体部向外延伸而成的箍嵌筋,所述箍嵌筋用于连接所述本体部的不同壁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包钢箍嵌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箍嵌筋相互交错而成网状分布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包钢箍嵌制品,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作寰董强袁林刘鑫杜二峰段志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银宝山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