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转子腔同心度的冷凝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3470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3:01
一种改进转子腔同心度的冷凝泵,其包括泵盖、泵体、带有叶轮的转子组件、定子铁芯、定子线圈和顶盖,所述泵体包括一排水管和泵体容纳腔,所述定子铁芯和定子线圈装配于泵体容纳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容纳腔内设有一贯穿的转子腔,所述贯穿的转子腔尾端内设有一转轴座,所述转轴座通过转子腔内径向间隔的连接筋固定于转子腔内,所述转子组件可旋转地装配于转子腔内,所述顶盖固定设置于转子腔尾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冷凝泵通过改善泵体转子腔的结构,达到提升泵体转子腔同心度和冷凝泵工作的稳定性。

A Condensation Pump for Improving Concentricity of Rotor Cav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转子腔同心度的冷凝泵
本技术涉及一种家用电器的冷凝泵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冷凝泵的转子腔的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交流永磁同步冷凝泵,其包括泵盖、泵体、带有叶轮的转子组件、定子铁芯和定子线圈等。泵体上设有泵体容纳腔和转子腔,定子铁芯、定子线圈和转子腔设置于泵体容纳腔内,转子组件设置于转子腔内。此类冷凝泵的泵体为注塑成型,在泵体制造过程中,转子腔的模芯为单边定位,注塑时受到注塑压力的影响,模芯出现倾斜,导致转子腔壁厚不均匀,影响转子腔的同心度和冷凝泵工作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转子腔同心度的冷凝泵结构。一种改进转子腔同心度的冷凝泵,其包括泵盖、泵体、带有叶轮的转子组件、定子铁芯、定子线圈和顶盖,泵体包括一排水管和泵体容纳腔,定子铁芯和定子线圈装配于泵体容纳腔内。泵体容纳腔内设有一贯穿的转子腔,贯穿的转子腔尾端内设有一转轴座,转轴座通过转子腔内径向间隔的连接筋固定于转子腔内,转子组件可旋转地装配于转子腔内,顶盖固定设置于转子腔尾端。本技术的改进转子腔同心度的冷凝泵,冷凝泵的泵体转子腔为贯穿的结构,在泵体注塑成型时,转子腔模芯可以实现双边定位,避免泵体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受注塑压力的影响,提升转子腔的同心度和冷凝泵的稳定性。进一步地,顶盖的柱形外表面设有扣线,泵体转子腔尾端设有圆环座,圆环座的表面设有内凹弧,顶盖通过扣线固定于泵体的圆环座内。进一步地,泵体容纳腔的外侧设有容纳叶轮的叶轮腔,叶轮腔与泵体容纳腔之间通过柱状转子腔导通连接。更进一步地,导通连接叶轮腔和泵体容纳腔之间的柱状转子腔上开设有排气孔。进一步地,泵体容纳腔内灌注有环氧树脂,定子铁芯和定子线圈覆盖于环氧树脂内。本技术的冷凝泵通过改善泵体转子腔的结构,达到提升泵体转子腔同心度和冷凝泵工作的稳定性。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冷凝泵的泵体注塑成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冷凝泵的泵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冷凝泵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a是本技术冷凝泵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冷凝泵的泵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冷凝泵的泵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顶盖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泵体注塑成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泵体1.1-泵体容纳腔1.2-转子腔1.2.1-转轴座1.2.2-连接筋1.2.3-圆环座1.2.4-内凹弧1.2.5-排气孔1.3-叶轮腔1.4-排水管2-泵盖3-转子组件4-定子铁芯5-定子线圈6-顶盖6.1-扣线7-环氧树脂21-后模21.1-转子腔模芯21.2-排水管模芯22-前模11-现有泵体11.1-现有泵体转子腔11.2-现有泵体叶轮腔11.3-叶轮腔轴线11.4-转子腔轴线具体实施方式现有冷凝泵的泵体注塑成型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包括后模21、前模22、转子腔模芯21.1和排水管模芯21.2,转子腔模芯21.1和排水管模芯21.2固定于后模21上。泵体在成型过程中,由于转子腔模芯21.1为单边定位,注塑时,转子腔模芯21.1受到注塑压力影响出现倾斜,导致转子腔壁厚不均匀,泵体转子腔轴线11.4与叶轮腔轴线11.3成一夹角。在工作时,由于转子腔的倾斜,冷凝泵转动时产生较大的抖动,影响冷凝泵的稳定性,现有泵体成型后的剖面图如图2所示。如图3和图4所示,冷凝泵包括泵体1、泵盖2、带有叶轮的转子组件3、定子铁芯4、定子线圈5和顶盖6。泵体1包括有泵体容纳腔1.1、设置于泵体容纳腔1.1内贯穿的转子腔1.2和设置于泵体容纳腔1.1外侧的叶轮腔1.3和排水管1.4。见图3,定子铁芯4和定子线圈5为固定装配于泵体容纳腔1.1内。泵体容纳腔1.1内灌注有环氧树脂7,环氧树脂7将定子铁芯4和定子线圈5覆盖在泵体容纳腔1.1内。参见图6,顶盖6为圆柱状结构,在顶盖6的圆柱状外表面设有扣线6.1。参见图3a和图4,在贯穿的转子腔1.2尾端设有圆环座1.2.3,在圆环座1.2.3的表面设有环形内凹弧1.2.4,顶盖6通过扣线6.1固定于泵体的圆环座1.2.3内。参见图3和图5,在贯穿的转子腔1.2的尾端内设有转轴座1.2.1。在贯穿的转子腔1.2的尾端径向延伸有三条等距间隔的连接筋1.2.2将转轴座1.2.1固定连接在贯穿的转子腔1.2内。见图3,转子组件3为可转动地装配于贯穿的转子腔1.2内,转子组件3的转轴为可转动地套于转轴座1.2.1内。此设置在转子腔内的转轴座1.2.1能为转轴提供定位,减少冷凝泵各零件间的装配公差。参见图4,在贯穿的转子腔1.2连通泵体容纳腔1.1与叶轮腔1.3之间的柱状腔上设有排气孔1.2.5。冷凝泵工作时,排气孔1.2.5能快速地将泵体叶轮腔1.3内的气体排水,避免叶轮腔内出现水汽混合的情况,减少叶轮拍打水汽混合液面产生的抖动,提高冷凝泵的稳定性。本技术公开一种提升转子腔同心度的冷凝泵,泵体注塑成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其包括后模21、前模22、转子腔模芯21.1。由于泵体转子腔1.2为贯穿结构,转子腔模芯21.1可穿过模腔固定于前模22上,转子腔模芯21.1可通过后模21和前模22进行双边定位,减少泵体成型过程中注塑压力对转子腔1.2的影响,提高泵体转子腔的同心度,减少冷凝泵转动时产生的抖动,提高冷凝泵工作的稳定性。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技术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转子腔同心度的冷凝泵,其包括泵盖、泵体、带有叶轮的转子组件、定子铁芯、定子线圈和顶盖,所述泵体包括一排水管和泵体容纳腔,所述定子铁芯和定子线圈装配于泵体容纳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容纳腔内设有一贯穿的转子腔,所述贯穿的转子腔尾端内设有一转轴座,所述转轴座通过转子腔内径向间隔的连接筋固定于转子腔内,所述转子组件可旋转地装配于转子腔内,所述顶盖固定设置于转子腔尾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转子腔同心度的冷凝泵,其包括泵盖、泵体、带有叶轮的转子组件、定子铁芯、定子线圈和顶盖,所述泵体包括一排水管和泵体容纳腔,所述定子铁芯和定子线圈装配于泵体容纳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容纳腔内设有一贯穿的转子腔,所述贯穿的转子腔尾端内设有一转轴座,所述转轴座通过转子腔内径向间隔的连接筋固定于转子腔内,所述转子组件可旋转地装配于转子腔内,所述顶盖固定设置于转子腔尾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的柱形外表面设有扣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勇吴炳华
申请(专利权)人:汉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