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盾构机台车车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3422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2:51
一种盾构机台车车轮,涉及盾构机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架、轮轴和轮子,轮子包括轴套、轮毂和轮面层,轮毂固定套接在轴套上,轮毂的圆柱面两侧边处设有止动环,轮面层套接在轮毂上并且位于两个止动环之间,轮毂的圆柱面上设有与轮轴平行的通槽,轮面层的内壁上设有与通槽位置相对的限位键,限位键插接在通槽内滑动连接;轮面层内孔的两端均设有限位环,止动环的内侧设有一圈缓冲槽,限位环位于缓冲槽内;轮毂的圆柱面的两侧位置还设有卡槽,卡槽与缓冲槽连通,卡槽内设有拉伸弹簧,拉伸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限位环的内侧壁上。本新型在台车驶过隧道转弯处时,消除轮组与轨道因轨道转弯弧度造成的两者之间的扭矩力,确保台车安全行驶。

A Kind of Wheel for Shield Machine Trolle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盾构机台车车轮
本技术涉及盾构机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盾构机台车车轮。
技术介绍
盾构机台车的车轮与盾构机主体框架的连接通常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每一处轮组设置前后两个车轮,通过轮箱固定在一起使用,每辆台车上的车轮轮组位于同一直线上,这种轮组的设置方式在直行的隧道中使用较为方便,但是在隧道转弯处,轨道具有一定的弧度,因为每台台车车身较长,台车底面安装的多组轮组在隧道弯道行驶时因为轨道的转弯弧度对轮子有一定的扭矩力,使得轮组容易脱轨,造成安全事故,对隧道内的设备、人员造成无法预估的损伤;此外,盾构机的前端属于掘进式间断性位移,即当盾构机掘进一个管片宽度后,盾构机才牵引后方的台车前进一个管片宽度的距离,因此若台车停留在隧道转弯处时间较长时,轮子与轨道之间的扭矩力时刻存在,对轮子与轨道同时产生静疲劳损伤,使轮子与轨道产生变形,增加台车行驶时脱轨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盾构机台车车轮,在台车驶过隧道转弯处时,消除轮组与轨道因轨道转弯弧度造成的两者之间的扭矩力,确保台车安全行驶,提高安全系数。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盾构机台车车轮,包括支撑架、两个轮轴和两个轮子,所述支撑架的上端通过螺纹与台车框架底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轮轴平行设置的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轮子包括轴套、轮毂和轮面层,所述轴套转动套接在所述轮轴上,所述轮毂固定套接在所述轴套上,所述轮毂的圆柱面两侧边处设有止动环,所述轮面层套接在所述轮毂上并且位于两个所述止动环之间,所述轮毂的圆柱面上设有与轮轴平行的通槽,所述轮面层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通槽位置相对的限位键,所述限位键插接在所述通槽内滑动连接;所述轮面层内孔的两端均设有限位环,所述止动环的内侧设有一圈缓冲槽,所述限位环位于所述缓冲槽内;所述轮毂的圆柱面的两侧位置还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缓冲槽连通,所述卡槽内设有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限位环的内侧壁上。优选的,所述轮面层沿周截面分为左半环和右半环,所述左半环与所述右半环的对接面为矩齿状互相啮合;当轮子在隧道弯道处行驶时,轮子受到扭矩力的作用下,左半环与右半环沿着轮子的轮轴方向向外滑动,使得轮子的轮面宽度增大,减小或消除轨道与轮子之间的扭矩力,此外矩齿状的对接面与轨道的表面直接接触,却把轮面层的受力均布且啮合牢固。优选的,所述限位环的外侧设有一圈外止口,所述外止口与所述止动环的内侧壁之间嵌接有一圈弹性挡圈;弹性挡圈能缓冲轮面层的位移量,确保轮面层两侧始终与轨道的两侧紧贴,进一步确保轮子行驶时不脱轨。优选的,所述通槽数量为6个,圆周均布在所述轮毂的圆柱面上。优选的,所述左半环的内壁上的所述限位键数量为6个并且圆周均布;所述右半环的内壁上的所述限位键数量为6个并且圆周均布。优选的,所述弹性挡圈有橡胶材质制成。本技术的使用原理:当台车行驶在隧道转弯的地方,台车前后的轮子与轨道接触的位置具有一定的转弯弧度,因此轮子与轨道之间产生横向的扭矩力,此时左半环与右半环在扭矩力的作用下沿着中心轴方向向外侧滑动,此时限位键在通槽内滑动确保轮面层仅沿着中心轴方向滑动并且与轮毂同步转动,轮面层的宽度加大,消除轮面层与轨道接触的扭矩力,确保台车行驶过隧道弯道时平稳、安全不脱轨;当台车驶过隧道弯道后,在直线轨道上行驶时,拉伸弹簧将左半环和右半环向回拉直至啮合合并,同时弹性挡圈对轮面层的两侧施加向内的推力,进一步使轮面层的左半环和右半环啮合合并,确保轮子能正常行驶在轨道上。本技术所带来的综合效果包括:本技术构造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在台车驶过隧道转弯处时,轮面层与轮毂的滑动连接使得轮面层与轨道的接触面宽度变大,消除轮子与轨道因轨道转弯弧度造成的两者之间的扭矩力,确保台车行驶的安全性,不发生脱轨现象;此外,同时也消除了轮子长时间停止在轨道弧度位置时的静疲劳损伤确保轮子不脱轨;同时设置拉伸弹簧和弹性挡圈使得在接触面宽度变大的同时能紧卡在轨道上,因此保证了台车安全的行驶在轨道上,确保台车安全行驶,提高安全系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盾构机台车车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盾构机台车车轮的A-A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盾构机台车车轮的B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盾构机台车车轮的轮毂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盾构机台车车轮的轮面层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盾构机台车车轮的左半环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盾构机台车车轮的右半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盾构机台车车轮,包括支撑架1、两个轮轴2和两个轮子3,所述支撑架1的上端通过螺纹与台车框架底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轮轴2平行设置的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架1上,所述轮子3包括轴套31、轮毂32和轮面层33,所述轴套31转动套接在所述轮轴2上,所述轮毂32固定套接在所述轴套31上,所述轮毂32的圆柱面两侧边处设有止动环321,所述轮面层33套接在所述轮毂32上并且位于两个所述止动环321之间,所述轮毂32的圆柱面上设有与轮轴2平行的通槽322,所述轮面层33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通槽322位置相对的限位键331,所述限位键331插接在所述通槽322内滑动连接;所述轮面层33内孔的两端均设有限位环332,所述止动环321的内侧设有一圈缓冲槽323,所述限位环332位于所述缓冲槽323内,所述轮毂32的圆柱面的两侧位置还设有卡槽324,所述卡槽324与所述缓冲槽323连通,所述卡槽324内设有拉伸弹簧4,所述拉伸弹簧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限位环332的内侧壁上。所述轮面层33沿周截面分为左半环5和右半环6,所述左半环5与所述右半环6的对接面为矩齿状互相啮合;当轮子3在隧道弯道处行驶时,轮子3受到扭矩力的作用下,左半环5与右半环6沿着轮子3的轮轴2方向向外滑动,使得轮子3的轮面宽度增大,减小或消除轨道与轮子3之间的扭矩力,此外矩齿状的对接面与轨道的表面直接接触,却把轮面层33的受力均布且啮合牢固。所述限位环332的外侧设有一圈外止口333,所述外止口333与所述止动环321的内侧壁之间嵌接有一圈弹性挡圈7;弹性挡圈7能缓冲轮面层33的位移量,确保轮面层33两侧始终与轨道的两侧紧贴,进一步确保轮子3行驶时不脱轨。所述通槽322数量为6个,圆周均布在所述轮毂32的圆柱面上。所述左半环5的内壁上的所述限位键331数量为6个并且圆周均布;右半环6的内壁上的所述限位键331数量为6个并且圆周均布。所述弹性挡圈7有橡胶材质制成。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原理:当台车行驶在隧道转弯的地方,台车前后的轮子3与轨道接触的位置具有一定的转弯弧度,因此轮子3与轨道之间产生横向的扭矩力,此时左半环5与右半环6在扭矩力的作用下沿着中心轴方向向外侧滑动,此时限位键331在通槽322内滑动确保轮面层33仅沿着中心轴方向滑动并且与轮毂32同步转动,轮面层33的宽度加大,消除轮面层33与轨道接触的扭矩力,确保台车行驶过隧道弯道时平稳、安全不脱轨;当台车驶过隧道弯道后,在直线轨道上行驶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盾构机台车车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两个轮轴和两个轮子,所述支撑架的上端通过螺纹与台车框架底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轮轴平行设置的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轮子包括轴套、轮毂和轮面层,所述轴套转动套接在所述轮轴上,所述轮毂固定套接在所述轴套上,所述轮毂的圆柱面两侧边处设有止动环,所述轮面层套接在所述轮毂上并且位于两个所述止动环之间,所述轮毂的圆柱面上设有与轮轴平行的通槽,所述轮面层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通槽位置相对的限位键,所述限位键插接在所述通槽内滑动连接;所述轮面层内孔的两端均设有限位环,所述止动环的内侧设有一圈缓冲槽,所述限位环位于所述缓冲槽内;所述轮毂的圆柱面的两侧位置还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缓冲槽连通,所述卡槽内设有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限位环的内侧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盾构机台车车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两个轮轴和两个轮子,所述支撑架的上端通过螺纹与台车框架底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轮轴平行设置的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轮子包括轴套、轮毂和轮面层,所述轴套转动套接在所述轮轴上,所述轮毂固定套接在所述轴套上,所述轮毂的圆柱面两侧边处设有止动环,所述轮面层套接在所述轮毂上并且位于两个所述止动环之间,所述轮毂的圆柱面上设有与轮轴平行的通槽,所述轮面层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通槽位置相对的限位键,所述限位键插接在所述通槽内滑动连接;所述轮面层内孔的两端均设有限位环,所述止动环的内侧设有一圈缓冲槽,所述限位环位于所述缓冲槽内;所述轮毂的圆柱面的两侧位置还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缓冲槽连通,所述卡槽内设有拉伸弹簧,所述拉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康宋鹏杰张韶彬李增良孙继祥王伟鞠颂李高月张利军张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