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3344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剥线装置,包括剥线结构。剥线结构包括刀头驱动组件、第一刀头组件、第二刀头组件以及控制模块。刀头驱动组件的第一驱动结构的受控端以及第二驱动结构的受控端均与控制模块的控制端连接。第一驱动结构驱动第一连轴旋转从而带动第一刀头组件以及第二刀头组件转动,第二驱动结构驱动第一连轴以及第二连轴沿轴线移动,利用转动以及沿轴向的移动控制刀头组件上的剥线刀开合,从而实现剥线动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剥线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剥线效率低、精度低等问题。

Stripp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剥线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辅助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剥线装置。
技术介绍
线缆包括光缆、电缆等,线缆的用途有很多,主要用于控制安装、连接设备、输送力等多重作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而不可缺少的物件,线缆为多层结构,在金属线缆芯的外部包裹有多层保护层、信号屏蔽层等,实际生产生活中,常需要将金属线芯外层的包层剥掉,现有工艺中一般采用线缆剥皮装置将线缆外层包层剥掉,但在使用上述工具剥离导线绝缘层的时候,所有力度均由操作者凭感觉使出,很容易导致剥离力度过轻无法将其剥开,或剥离力度过重导致不需要剥离的层面也被去除,因此,次品的出现率较高;对于操作者而言,由于工具的安全性低,操作不当也容易造成人员的割伤,人力劳动强度大;同时人工操作速度缓慢,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新的剥线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剥线效率低、精度低等问题。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剥线装置,包括设置于工作台上的剥线结构,该剥线结构包括:刀头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结构、第二驱动结构、第一同步带动轮、第二同步带动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连轴以及第二连轴,该第一驱动结构通过驱动轴驱动连接该第一同步带动轮,该第一同步带动轮与该第二同步带动轮通过同步带连接,该第二同步带动轮与该第一齿轮同轴固定连接,该第一齿轮与该第二齿轮齿合,且该第一齿轮与该第二齿轮的直径相同;该第一连轴的第一端连接该第二驱动结构,该第一连轴的第二端沿该第一连轴的第一轴线活动地穿设于该第二同步带动轮以及该第一齿轮上,该第二连轴的第一端连接该第二驱动结构,该第二连轴的第二端沿该第二连轴的第二轴线活动地穿设于该第二齿轮上;其中,该第一驱动结构驱动该第一同步带动轮转动,该第二同步带动轮在该第一同步带动轮的带动下带动该第一齿轮转动,该第一齿轮带动该第二齿轮转动,且该第一连轴在该第一齿轮转动的带动下可转动,以及在该第二驱动结构的驱动下可沿第一轴线往复移动,该第二连轴在该第二齿轮转动的带动下可转动,以及在该第二驱动结构的驱动下可沿第二轴线往复移动;第一刀头组件,包括第一刀头框架、第一套筒、第一刀座、复数个第一滑块、复数个第一剥线刀以及第一刀盘,该第一套筒、该第一刀座、该复数个第一剥线刀以及该第一刀盘均设置于该第一刀头框架内,该第一套筒固定于该第一刀座上并位于该第一刀座与该第一刀盘之间,该第一刀座与该第一刀盘之间相距第一距离,该第一套筒的长度至少为该第一距离的一半,且该第一刀头框架上具有第一开口以及第二开口,该第一刀盘可转动地卡设于该第一开口处,该第二开口设置于该第一刀头框架的下方作为第一废料出口;其中,各第一滑块的第一端均匀地安装于该第一刀座上,各第一滑块距离该第一轴线的距离相等,该第一刀盘沿其边缘向内凹设有复数个分别与各第一滑块的第二端滑动配合的第三开口,且该第一刀盘上设置有复数个与各第三开口位置对应的第一滑槽,各第一剥线刀与各第一滑槽滑动连接,各第一剥线刀向该第一刀盘的轴心方向延伸,且该复数个第一剥线刀围合形成第一剥口结构,该第一剥口结构的中心线、该第一套筒的中心线以及该第一刀盘的过线孔的中心线重合;其中,该第一连轴的第二端穿过该第一刀头框架与该第一刀座连接,该第一连轴沿该第一轴线移动带动该第一刀座轴向移动从而通过第一剥线刀在对应第一滑槽中的移动来实现该复数个第一剥线刀的开与合;该第一连轴转动从而带动该第一刀座旋转,进而完成剥线动作;第二刀头组件,包括第二刀头框架、第二套筒、第二刀座、复数个第二滑块、复数个第二剥线刀以及第二刀盘,该第二套筒、该第二刀座、该复数个第二剥线刀以及该第二刀盘均设置于该第二刀头框架内,该第二套筒固定于该第二刀座上并位于该第二刀座与该第二刀盘之间,该第二刀座与该第二刀盘之间相距第二距离,该第二套筒的长度至少为该第二距离的一半,且该第二刀头框架上具有第四开口以及第五开口,该第二刀盘可转动地卡设于该第四开口处,该第五开口设置于该第二刀头框架的下方作为第二废料出口;其中,各第二滑块的第一端均匀安装在该第二刀座上,各第二滑块距离该第二轴线的距离相等,该第二刀盘沿其边缘向内凹设有复数个分别与各第二滑块的第二端滑动配合的第六开口,且该第二刀盘上设置有复数个与各第六开口位置对应的第二滑槽,各第二剥线刀与各第二滑槽滑动连接,各第二剥线刀向该第二刀盘的轴心方向延伸,且该复数个第二剥线刀围合形成第二剥口结构,该第二剥口结构的中心线、该第二套筒的中心线以及该第二刀盘的过线孔的中心线重合;其中,该第二连轴的第二端穿过该第二刀头框架与该第二刀座连接,,该第二连轴沿该第二轴线移动带动该第二刀座轴向移动从而通过第二剥线刀在对应第二滑槽中的移动来实现该复数个第二剥线刀的开与合;该第二连轴转动带动从而该第二刀座旋转,进而完成剥线动作;以及控制模块,该第一驱动结构的受控端以及第二驱动结构的受控端均与该控制模块的控制端连接。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各第一剥线刀包括第一刀杆和安装在该第一刀杆一端的第一刀片,该第一刀杆另一端设置有卡持对应第一滑块的卡口。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刀头框架与该第二刀头框架为整体结构。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套筒的长度为12~13mm。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二套筒的长度为12~13m。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滑块与该第三开口结合的端部以及该第二滑块与该第六开口结合的端部均为斜面结构。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滑块的个数至少为4个,该第二滑块的个数至少为4个。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刀盘处设置有与该控制模块连接的第一传感器,以及该第二刀盘处设置有与该控制模块连接的第二传感器。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齿轮以及该第二齿轮的齿数相同,且该第一齿轮以及该第二齿轮的直径相同。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滑块沿该第一轴线的可活动距离小于2.5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剥线装置能够实现线缆剥线工作的机械化自动智能化,可根据不同需要控制剥线刀的刃入深度,且刃入深度、长度的控制精准,提升了剥线质量;采用一个驱动组件结合齿轮与齿轮之间的合作用,可以带动多个连轴转动,亦即在同样的动力或输出功率下,可同时进行多根导线的切剥工作,剥线速度极快,工作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利用价值更高。而且剥线装置的套筒的细节结构设计使得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剥线装置剥线的线缆的剥线长度范围增大,特殊尺寸的套筒的设置使得线缆在插入剥线装置时,即便插入长度过长也可以在套筒的支撑下而保证线缆不会发生弯曲而影响剥线长度以及剥线质量,也不会发生线材刮伤的问题。关于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专利技术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剥线装置的示意图;图2所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剥线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剥线装置的第一刀头组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图1-图3,图1所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剥线装置的示意图;图2所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剥线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剥线装置的第一刀头组件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剥线装置,包括设置于工作台10上的剥线结构,该剥线结构包括刀头驱动组件、第一刀头组件20、第二刀头组件30以及控制模块。其中,刀头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结构11、第二驱动结构12、第一同步带动轮13、第二同步带动轮14、第一齿轮15、第二齿轮16、第一连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剥线装置,包括设置于工作台上的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剥线结构包括:刀头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结构、第二驱动结构、第一同步带动轮、第二同步带动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连轴以及第二连轴,该第一驱动结构通过驱动轴驱动连接该第一同步带动轮,该第一同步带动轮与该第二同步带动轮通过同步带连接,该第二同步带动轮与该第一齿轮同轴固定连接,该第一齿轮与该第二齿轮齿合,且该第一齿轮与该第二齿轮的直径相同;该第一连轴的第一端连接该第二驱动结构,该第一连轴的第二端沿该第一连轴的第一轴线活动地穿设于该第二同步带动轮以及该第一齿轮上,该第二连轴的第一端连接该第二驱动结构,该第二连轴的第二端沿该第二连轴的第二轴线活动地穿设于该第二齿轮上;其中,该第一驱动结构驱动该第一同步带动轮转动,该第二同步带动轮在该第一同步带动轮的带动下带动该第一齿轮转动,该第一齿轮带动该第二齿轮转动,且该第一连轴在该第一齿轮转动的带动下可转动,以及在该第二驱动结构的驱动下可沿第一轴线往复移动,该第二连轴在该第二齿轮转动的带动下可转动,以及在该第二驱动结构的驱动下可沿第二轴线往复移动;第一刀头组件,包括第一刀头框架、第一套筒、第一刀座、复数个第一滑块、复数个第一剥线刀以及第一刀盘,该第一套筒、该第一刀座、该复数个第一剥线刀以及该第一刀盘均设置于该第一刀头框架内,该第一套筒固定于该第一刀座上并位于该第一刀座与该第一刀盘之间,该第一刀座与该第一刀盘之间相距第一距离,该第一套筒的长度至少为该第一距离的一半,且该第一刀头框架上具有第一开口以及第二开口,该第一刀盘可转动地卡设于该第一开口处,该第二开口设置于该第一刀头框架的下方作为第一废料出口;其中,各第一滑块的第一端均匀地安装于该第一刀座上,各第一滑块距离该第一轴线的距离相等,该第一刀盘沿其边缘向内凹设有复数个分别与各第一滑块的第二端滑动配合的第三开口,且该第一刀盘上设置有复数个与各第三开口位置对应的第一滑槽,各第一剥线刀与各第一滑槽滑动连接,各第一剥线刀向该第一刀盘的轴心方向延伸,且该复数个第一剥线刀围合形成第一剥口结构,该第一剥口结构的中心线、该第一套筒的中心线以及该第一刀盘的过线孔的中心线重合;其中,该第一连轴的第二端穿过该第一刀头框架与该第一刀座连接,该第一连轴沿该第一轴线移动带动该第一刀座轴向移动从而通过第一剥线刀在对应第一滑槽中的移动来实现该复数个第一剥线刀的开与合;该第一连轴转动从而带动该第一刀座旋转,进而完成剥线动作;第二刀头组件,包括第二刀头框架、第二套筒、第二刀座、复数个第二滑块、复数个第二剥线刀以及第二刀盘,该第二套筒、该第二刀座、该复数个第二剥线刀以及该第二刀盘均设置于该第二刀头框架内,该第二套筒固定于该第二刀座上并位于该第二刀座与该第二刀盘之间,该第二刀座与该第二刀盘之间相距第二距离,该第二套筒的长度至少为该第二距离的一半,且该第二刀头框架上具有第四开口以及第五开口,该第二刀盘可转动地卡设于该第四开口处,该第五开口设置于该第二刀头框架的下方作为第二废料出口;其中,各第二滑块的第一端均匀安装在该第二刀座上,各第二滑块距离该第二轴线的距离相等,该第二刀盘沿其边缘向内凹设有复数个分别与各第二滑块的第二端滑动配合的第六开口,且该第二刀盘上设置有复数个与各第六开口位置对应的第二滑槽,各第二剥线刀与各第二滑槽滑动连接,各第二剥线刀向该第二刀盘的轴心方向延伸,且该复数个第二剥线刀围合形成第二剥口结构,该第二剥口结构的中心线、该第二套筒的中心线以及该第二刀盘的过线孔的中心线重合;其中,该第二连轴的第二端穿过该第二刀头框架与该第二刀座连接,,该第二连轴沿该第二轴线移动带动该第二刀座轴向移动从而通过第二剥线刀在对应第二滑槽中的移动来实现该复数个第二剥线刀的开与合;该第二连轴转动带动从而该第二刀座旋转,进而完成剥线动作;以及控制模块,该第一驱动结构的受控端以及第二驱动结构的受控端均与该控制模块的控制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剥线装置,包括设置于工作台上的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剥线结构包括:刀头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结构、第二驱动结构、第一同步带动轮、第二同步带动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连轴以及第二连轴,该第一驱动结构通过驱动轴驱动连接该第一同步带动轮,该第一同步带动轮与该第二同步带动轮通过同步带连接,该第二同步带动轮与该第一齿轮同轴固定连接,该第一齿轮与该第二齿轮齿合,且该第一齿轮与该第二齿轮的直径相同;该第一连轴的第一端连接该第二驱动结构,该第一连轴的第二端沿该第一连轴的第一轴线活动地穿设于该第二同步带动轮以及该第一齿轮上,该第二连轴的第一端连接该第二驱动结构,该第二连轴的第二端沿该第二连轴的第二轴线活动地穿设于该第二齿轮上;其中,该第一驱动结构驱动该第一同步带动轮转动,该第二同步带动轮在该第一同步带动轮的带动下带动该第一齿轮转动,该第一齿轮带动该第二齿轮转动,且该第一连轴在该第一齿轮转动的带动下可转动,以及在该第二驱动结构的驱动下可沿第一轴线往复移动,该第二连轴在该第二齿轮转动的带动下可转动,以及在该第二驱动结构的驱动下可沿第二轴线往复移动;第一刀头组件,包括第一刀头框架、第一套筒、第一刀座、复数个第一滑块、复数个第一剥线刀以及第一刀盘,该第一套筒、该第一刀座、该复数个第一剥线刀以及该第一刀盘均设置于该第一刀头框架内,该第一套筒固定于该第一刀座上并位于该第一刀座与该第一刀盘之间,该第一刀座与该第一刀盘之间相距第一距离,该第一套筒的长度至少为该第一距离的一半,且该第一刀头框架上具有第一开口以及第二开口,该第一刀盘可转动地卡设于该第一开口处,该第二开口设置于该第一刀头框架的下方作为第一废料出口;其中,各第一滑块的第一端均匀地安装于该第一刀座上,各第一滑块距离该第一轴线的距离相等,该第一刀盘沿其边缘向内凹设有复数个分别与各第一滑块的第二端滑动配合的第三开口,且该第一刀盘上设置有复数个与各第三开口位置对应的第一滑槽,各第一剥线刀与各第一滑槽滑动连接,各第一剥线刀向该第一刀盘的轴心方向延伸,且该复数个第一剥线刀围合形成第一剥口结构,该第一剥口结构的中心线、该第一套筒的中心线以及该第一刀盘的过线孔的中心线重合;其中,该第一连轴的第二端穿过该第一刀头框架与该第一刀座连接,该第一连轴沿该第一轴线移动带动该第一刀座轴向移动从而通过第一剥线刀在对应第一滑槽中的移动来实现该复数个第一剥线刀的开与合;该第一连轴转动从而带动该第一刀座旋转,进而完成剥线动作;第二刀头组件,包括第二刀头框架、第二套筒、第二刀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星星杨发阳
申请(专利权)人:彩美伟业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