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支护结构中便于基底排水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3296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坑支护结构中便于基底排水的装置,包括两根基护桩,两根基护桩一端通过铰接底盘连接,在铰接底盘底部设有储水箱,储水箱内通过细砂过滤网分为上集水箱和下抽水箱,在两根基护桩表面均固定安装有贴合板,并且通过贴合板设有导流锚定管,所述导流锚定管包括呈圆环状的贴合基座,所述贴合基座内通过卡合扣活动安装有锚定管,所述锚定管上设有若干个射孔;通过在两根基护桩之间设置刚性支撑杆,形成稳定的三角支护,通过射孔作用改进地层结构,提高渗透率和孔隙度,进一步通过注浆作用,提高土层的结合度,在固结土层的时候还不会影响渗透率等的改进,可以便捷、高效的进行导水。

A device for foundation drainage in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中便于基底排水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基坑支护
,具体为一种基坑支护结构中便于基底排水的装置。
技术介绍
基坑支护结构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的措施。在现有建筑领域中,一般的基坑支护工程是个临时工程,在设计时,安全性相对不同、与地区性有关,不同区域地质条件其特点也不相同。在建筑工程中,由于基坑支护工程造价高、施工数量多、涉及范围广、变化因素多,是建筑工程中具有挑战性的技术难点之一,同时也是确保工程安全的重点。随着现代工程建筑的集中化,在施工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考虑保护周边的永久性建筑或者市政公用设施,在施工时不能放坡开挖,而且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的条件均很差,但是技术上却对基坑稳定和位移控制的要求很严。在基坑支护结构起作用的同时,地层出水将会严重影响支护的安全,而且往往会由于基坑底部结构的复杂性,已经聚集的水难以及时的排出,在基坑支护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如何使被支护地层中的含水及时排出,防止基坑垮塌事件等的发生。这都是目前基坑支护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在现有的技术方案中,如申请号为201720031646.5公布的一种带有利于排水结构的基坑支护,虽然其通过坡面导水结构使其具备输水能力,但是申请人在研究中发现,发现现有技术中的基坑支护至少还存在如下缺点:首先,在支护过程中,基坑侧壁土层结合度不够牢固,易出现松散的情况,导致支护板与侧壁接触不够牢固,降低支护质量,而且容易出现镂空等导致垮塌的因素;其次就是由于支护结构的复杂性,底部排水不便的同时不能高效的导出地层中的含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基坑支护结构中便于基底排水的装置,形成稳定的三角支护,通过射孔作用改进地层结构,提高渗透率和孔隙度,而进一步通过注浆作用,提高土层的结合度,在固结土层的同时不会影响渗透率等的改进,可以便捷、高效的进行导水,能有效的解决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坑支护结构中便于基底排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护桩、储水箱和刚性支撑杆,所述基护桩共两根,其尾端相交设置并通过铰接底盘连接,所述铰接底盘上开设若干个安置位;所述储水箱设置于铰接底盘底部,包括上集水箱和下抽水箱,其中所述下抽水箱内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通过设置在安置位内的输导管与外接水管连通;所述基护桩桩体上间隔设置若干导流锚定管;所述刚性支撑杆倾斜设于两根基护桩之间,两端分别与两根基护桩的桩体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基护桩内侧表面均设置有贴合板,所述贴合板上等间距开设若干个设置孔,所述导流锚定管设置于所述设置孔内。进一步的,所述导流锚定管包括圆环状的贴合基座,所述贴合基座内通过卡扣连接锚定管,所述锚定管上开设有若干个射孔,所述射孔内设置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呈漏斗状,轴线与锚定管轴线垂直。进一步的,贴合基坑边坡设置的基护桩上的导流锚定管垂直桩体设置,贴合基坑坑底设置的基护桩上的导流锚定管与桩体斜交设置,并指向细砂过滤网。进一步的,所述刚性支撑杆与基护桩之间通过锁定环扣实现连接固定。进一步的,所述两根基护桩中,贴合基坑坑底设置的基护桩上设置有活动柱桩,所述锁定环扣设于所述活动柱桩上进一步的,所述两根基护桩中,贴合基坑边坡设置的基护桩上设置有若干液压底座,所述液压底座和刚性支撑杆之间连接有液压杆。进一步的,所述储水箱内通过细砂过滤网分为上集水箱和下抽水箱,所述上集水箱内壁由粗砂过滤网制成,所述下抽水箱内壁由钢基复合板制成;所述储水箱侧壁与贴合基坑坑底设置的基护桩斜交。进一步的,所述钢基复合板包括截面为U型的塑胶板,所述塑胶板的U形槽内设置有不锈钢板,所述塑胶板和不锈钢板的相应位置上开设有滤孔。进一步的,所述两根基护桩中,其中贴合基坑边坡设置的基护桩顶端设置有拉索,所述拉索通过锚定桩固定在基坑顶部地面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现有支护结构的基础上,通过铰接底盘固定基护桩,配合刚性支撑杆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支护,在形成了稳定支护体系之后,着重设计了锚定和导流的作用,在地层中通过射孔的作用改进地层结构,提高渗透率和孔隙度,而进一步地,通过注浆作用,提高土层的结合度,防止出现土层松散的情况,而且在固结土层的时候还不会影响渗透率等的改进,可以便捷、高效的进行导水,同时将表层积水和地层中的含水通过水泵统一抽出,保证基桩支护的基础条件,提高支护效果和排水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储水箱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导流锚定管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钢基复合板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基护桩;2-铰接底盘;3-安置位;4-储水箱;5-细砂过滤网;6-上集水箱;7-下抽水箱;8-粗砂过滤网;9-钢基复合板;10-水泵;11-输导管;12-贴合板;13-设置孔;14-导流锚定管;15-贴合基座;16-锚定管;17-射孔;18-导流管;19-锁定环扣;20-活动柱桩;21-刚性支撑杆;22-液压底座;23-液压杆;24-拉索;25-锚定桩;26-塑胶板;27-不锈钢板;28-滤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坑支护结构中便于基底排水的装置,包括两根基护桩1,两根所述基护桩1的尾端通过铰接底盘2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两根基护桩1通过铰接底盘2连接,使得基护桩1能够绕着铰接底盘2旋转,提高支护范围,理论上可以支护0-180°夹角的基坑,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低角度基坑没有实际意义,不需要进行支撑,而大角度的基坑又由于自身重力等原因也不需要进行额外的支撑,因此,实际可支撑的范围为60-120°,也可以根据实际施工的需求进行广角度的支护。如图1、图2所示,在铰接底盘2上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安置位3,在此处的安置位3应当理解为贯穿铰接底盘2的孔、洞等结构,是便于安置其它结构而设置的,在铰接底盘2底部设有储水箱4,本实施方式中的储水箱4的作用在于配合外部结构实现对积水的过滤和收集,之后统一进行抽排,储水箱4内通过细砂过滤网5分为上集水箱6和下抽水箱7,所述上集水箱6内壁由粗砂过滤网8制成,所述下抽水箱7由钢基复合板9制成,细砂过滤网5的作用在于过滤进入储水箱4内部的泥沙,避免泥沙等进入下抽水箱7干扰水泵10等的正常运行,而上集水箱6可以在形成围壁的同时初步过滤掉外界的泥沙,下抽水箱7的主要作用在于集水,而其本身也可以通过自身结构的改进实现滤水和集水的作用,能够将基坑附近的积水包括地层水等全部收集起来,实现统一抽排,其抽排的具体过程如下:下抽水箱7内设有水泵10,所述水泵10通过设在安置位3内的输导管11与外接水管连通将积水抽出。如图1所示,两根基护桩1表面设置有贴合板12,贴合板12的有两个作用:首先提高了基护桩1的强度,由于需要在基护桩1上开设多种类型的孔、洞,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其内部结构,影响强度,因此在对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坑支护结构中便于基底排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护桩(1)、储水箱(4)和刚性支撑杆(21),所述基护桩(1)共两根,其尾端相交设置并通过铰接底盘(2)连接,所述铰接底盘(2)上开设若干个安置位(3);所述储水箱(4)设置于铰接底盘(2)底部,包括上集水箱(6)和下抽水箱(7),其中所述下抽水箱(7)内设置有水泵(10),所述水泵(10)通过设置在安置位(3)内的输导管(11)与外接水管连通;所述基护桩(1)桩体上间隔设置若干导流锚定管(14);所述刚性支撑杆(21)倾斜设于两根基护桩(1)之间,两端分别与两根基护桩(1)的桩体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支护结构中便于基底排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护桩(1)、储水箱(4)和刚性支撑杆(21),所述基护桩(1)共两根,其尾端相交设置并通过铰接底盘(2)连接,所述铰接底盘(2)上开设若干个安置位(3);所述储水箱(4)设置于铰接底盘(2)底部,包括上集水箱(6)和下抽水箱(7),其中所述下抽水箱(7)内设置有水泵(10),所述水泵(10)通过设置在安置位(3)内的输导管(11)与外接水管连通;所述基护桩(1)桩体上间隔设置若干导流锚定管(14);所述刚性支撑杆(21)倾斜设于两根基护桩(1)之间,两端分别与两根基护桩(1)的桩体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中便于基底排水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基护桩(1)内侧表面均设置有贴合板(12),所述贴合板(12)上等间距开设若干个设置孔(13),所述导流锚定管(14)设置于所述设置孔(13)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中便于基底排水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导流锚定管(14)包括圆环状的贴合基座(15),所述贴合基座(15)内通过卡扣连接锚定管(16),所述锚定管(16)上开设有若干个射孔(17),所述射孔(17)内设置有导流管(18),所述导流管(18)呈漏斗状,轴线与锚定管(16)轴线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中便于基底排水的装置,其特征是:贴合基坑边坡设置的基护桩(1)上的导流锚定管(14)垂直桩体设置,贴合基坑坑底设置的基护桩(1)上的导流锚定管(14)与桩体斜交设置,并指向细砂过滤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平李松岷叶晓军于雁南杨剑南代亚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