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窗的电致发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3290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2:24
提供了一种电致发光装置。在非限制性示例实施例中,所述电致发光装置可以包括含有发射区域的下结构和位于下结构上的封装结构。下结构可以包括窗。窗可以是光透射区域或凹口。光透射区域可以与发射区域间隔开并且在平面图中被发射区域完全或部分地围绕。凹口可以形成在下结构的一侧处并且在平面图中向内凹陷使得发射区域的一侧与凹口基本共形。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with window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窗的电致发光装置于2018年1月8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并且专利技术名称为“具有窗的电致发光装置”的第10-2018-0002480号韩国专利申请通过引用其全部内容而包含于此。
非限制性示例实施例涉及一种具有窗的电致发光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用户已经越来越多地仅携带一个具有内置照相机功能的电子设备,而不是单独携带照相机。在本
技术介绍
部分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增强对非限制性示例实施例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含不形成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本国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非限制性示例实施例涉及一种电致发光装置,该电致发光装置可以包括含有发射区域的下结构和位于下结构上的封装结构。下结构可以包括窗。窗可以为光透射区域或者凹口。光透射区域可以与发射区域间隔开并且在平面图中被发射区域完全或部分围绕。凹口可以形成在下结构的一侧处并且在平面图中向内凹陷使得发射区域的一侧与凹口基本共形。在一些非限制性示例实施例中,下结构可以包括在平面图中完全围绕发射区域的外部非发射区域以及在平面图中被发射区域完全围绕的内部非发射区域。窗可以是在平面图中被发射区域完全围绕并且形成在内部非发射区域中的孔。外部非发射区域可以包括敞开的外部无机表面部分和外部无机表面部分。外部无机表面部分可以连接到所述敞开的外部无机表面部分,可以包括位于所述敞开的外部无机表面部分与发射区域之间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可以在平面图中完全围绕发射区域。内部非发射区域可以包括在平面图中在发射区域与孔之间完全围绕孔的内部无机表面部分。封装结构可以包括与整个外部无机表面部分和整个内部无机表面部分进行接触而不与所述敞开的外部无机表面部分进行接触的无机下表面。下结构可以包括:第一布线,在从发射区域朝向孔的第一侧的方向上延伸;以及第二布线,在远离孔的与孔的第一侧面对的第二侧朝向发射区域的方向上延伸。孔可以位于第一布线与第二布线之间。第一布线和第二布线可以位于基本同一层上,并且第一布线和第二布线可以具有基本相同的信号状态。在一些非限制性示例实施例中,在内部非发射区域中,封装结构的侧面可以位于其上设置有下结构的侧面的平面上。并且,在外部非发射区域中,封装结构的侧面可以与下结构的侧面向内间隔开。在一些非限制性示例实施例中,下结构可以包括连接构件,连接构件在平面图中旁通孔以电连接在第一布线与第二布线之间,并且连接构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内部非发射区域中。在一些非限制性示例实施例中,连接构件的至少一部分的表面可以包括在内部无机表面部分中,或者可以位于内部无机表面部分下面。在一些非限制性示例实施例中,窗可以是凹口。下结构可以包括:第一布线,在从发射区域朝向凹口的第一侧的方向上延伸;以及第二布线,在远离凹口的与凹口的第一侧面对的第二侧朝向发射区域的方向上延伸。凹口可以位于第一布线与第二布线之间。第一布线和第二布线可以位于基本同一层上。第一布线和第二布线可以与发射区域叠置,并且第一布线和第二布线可以具有基本相同的驱动电流状态。在一些非限制性示例实施例中,下结构可以包括在平面图中旁通凹口以电连接在第一布线与第二布线之间的连接构件。连接构件可以包括:第三布线,位于与其上设置有第一布线和第二布线的层基本不同的层上;以及第四布线,位于其上设置有第一布线和第二布线的层上,并且第三布线和第四布线与发射区域叠置。在一些非限制性示例实施例中,第三布线或第四布线可以用作包括在下结构的像素电路中的电容器的电极。在一些非限制性示例实施例中,窗可以为凹口。下结构可以包括在平面图中完全围绕发射区域的外部非发射区域。下结构可以包括:第一布线,在从发射区域朝向凹口的第一侧的方向上延伸;以及第二布线,在远离凹口的与凹口的第一侧面对的第二侧朝向发射区域的方向上延伸。凹口可以位于第一布线与第二布线之间。第一布线和第二布线可以位于基本同一层上。外部非发射区域可以包括敞开的外部无机表面部分和外部无机表面部分。外部无机表面部分可以连接到所述敞开的外部无机表面部分,可以具有位于所述敞开的外部无机表面部分与发射区域之间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可以在平面图中完全围绕发射区域。封装结构可以包括与整个外部无机表面部分进行接触而不与所述敞开的外部无机表面部分进行接触的无机下表面。在一些非限制性示例实施例中,外部非发射区域在下结构的设置有凹口的一侧处的宽度可以基本小于外部非发射区域在下结构的与下结构的设置有凹口的一侧相对的另一侧处的宽度。在一些非限制性示例实施例中,下结构可以包括在平面图中旁通凹口以电连接在第一布线与第二布线之间的连接构件,并且连接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位于外部非发射区域中。在一些非限制性示例实施例中,连接构件的至少一部分的表面可以包括在外部无机表面部分中,或者可以位于所述敞开的外部无机表面部分和外部无机表面部分中的至少一者下面。在一些非限制性示例实施例中,封装结构可以是柔性多层。在一些非限制性示例实施例中,窗可以为在平面图中被发射区域完全围绕的光透射区域,下结构可以包括具有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位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中间层的电致发光单元,下结构可以包括:第一布线,在从发射区域朝向光透射区域的第一侧的方向上延伸;以及第二布线,在远离光透射区域的与光透射区域的第一侧面对的第二侧朝向发射区域的方向上延伸,光透射区域可以位于第一布线与第二布线之间,第一布线和第二布线可以位于基本同一层上,第一布线和第二布线可以与发射区域叠置,第一布线和第二布线可以向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供应驱动电流,并且第一布线和第二布线可以具有基本相同的驱动电流状态。在一些非限制性示例实施例中,下结构可以包括在平面图中旁通光透射区域以电连接在第一布线与第二布线之间的连接构件。连接构件可以包括:第三布线,位于与其上设置有第一布线和第二布线的层基本不同的层上;以及第四布线,位于其上设置有第一布线和第二布线的层上。第三布线和第四布线可以与发射区域叠置。在一些非限制性示例实施例中,第三布线或第四布线可以被用作包括在下结构的像素电路中的电容器的电极。在一些非限制性示例实施例中,所述电致发光装置还可以包括位于封装结构上的触摸面板。触摸面板可以包括:第一感测电极,与窗邻近;以及第二感测电极,位于比第一感测电极基本更远离窗处。第一感测电极的面积可以基本小于第二感测电极的面积。在一些非限制性示例实施例中,下结构可具有无机表面部分。封装结构可以具有与整个无机表面部分进行接触的无机下表面。第一感测电极可以不与下结构的无机表面部分与封装结构的无机下表面接触的区域叠置。在一些非限制性示例实施例中,所述电致发光装置还可以包括位于封装结构上的触摸面板。触摸面板可以包括:第一虚设电极,与窗邻近;以及第二虚设电极,位于比第一虚设电极基本更远离窗处。第一虚设电极的面积可以基本小于第二虚设电极的面积。在一些非限制性示例实施例中,下结构可以具有无机表面部分。封装结构可以具有与整个无机表面部分进行接触的无机下表面。第一虚设电极可以不与下结构的无机表面部分与封装结构的无机下表面接触的区域叠置。在一些非限制性示例实施例中,所述电致发光装置还可以包括位于封装结构上并且可以包括第一触摸电极的触摸面板。第一触摸电极可以包括:第一部分,在从发射区域朝向窗的第一侧的方向上延伸;第二部分,在远离窗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致发光装置,所述电致发光装置包括:下结构,包括发射区域;以及封装结构,位于所述下结构上,其中,所述下结构包括窗,所述窗为光透射区域或者凹口,所述光透射区域与所述发射区域间隔开并且在平面图中被所述发射区域完全或部分围绕,所述凹口形成在所述下结构的一侧处并且在平面图中向内凹陷使得所述发射区域的一侧与所述凹口基本共形。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1.08 KR 10-2018-00024801.一种电致发光装置,所述电致发光装置包括:下结构,包括发射区域;以及封装结构,位于所述下结构上,其中,所述下结构包括窗,所述窗为光透射区域或者凹口,所述光透射区域与所述发射区域间隔开并且在平面图中被所述发射区域完全或部分围绕,所述凹口形成在所述下结构的一侧处并且在平面图中向内凹陷使得所述发射区域的一侧与所述凹口基本共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装置,其中:所述下结构包括在平面图中完全围绕所述发射区域的外部非发射区域以及在平面图中被所述发射区域完全围绕的内部非发射区域,所述窗为在平面图中被所述发射区域完全围绕并且形成在所述内部非发射区域中的孔,所述外部非发射区域包括:敞开的外部无机表面部分;以及外部无机表面部分,连接到所述敞开的外部无机表面部分,包括位于所述敞开的外部无机表面部分与所述发射区域之间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在平面图中完全围绕所述发射区域,所述内部非发射区域包括在平面图中在所述发射区域与所述孔之间完全围绕所述孔的内部无机表面部分,所述封装结构包括与整个所述外部无机表面部分和整个所述内部无机表面部分进行接触而不与所述敞开的外部无机表面部分进行接触的无机下表面,所述下结构包括:第一布线,在从所述发射区域朝向所述孔的第一侧的方向上延伸;以及第二布线,在远离所述孔的与所述孔的所述第一侧面对的第二侧朝向所述发射区域的方向上延伸,所述孔位于所述第一布线与所述第二布线之间,所述第一布线和所述第二布线位于同一层上,并且所述第一布线和所述第二布线具有相同的信号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致发光装置,其中,所述下结构包括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构件在平面图中旁通所述孔以电连接在所述第一布线与所述第二布线之间,并且所述连接构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内部非发射区域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窗为所述凹口,所述下结构包括:第一布线,在从所述发射区域朝向所述凹口的第一侧的方向上延伸;以及第二布线,在远离所述凹口的与所述凹口的所述第一侧面对的第二侧朝向所述发射区域的方向上延伸,所述凹口位于所述第一布线与所述第二布线之间,所述第一布线和所述第二布线位于同一层上,所述第一布线和所述第二布线与所述发射区域叠置,并且所述第一布线和所述第二布线具有相同的驱动电流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致发光装置,其中:所述下结构包括在平面图中旁通所述凹口以电连接在所述第一布线与所述第二布线之间的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构件包括:第三布线,位于与其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布线和所述第二布线的层不同的层上;以及第四布线,位于其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布线和所述第二布线的层上,并且所述第三布线和所述第四布线与所述发射区域叠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窗为所述凹口,所述下结构包括在平面图中完全围绕所述发射区域的外部非发射区域,所述下结构包括:第一布线,在从所述发射区域朝向所述凹口的第一侧的方向上延伸;以及第二布线,在远离所述凹口的与所述凹口的所述第一侧面对的第二侧朝向所述发射区域的方向上延伸,所述凹口位于所述第一布线与所述第二布线之间,所述第一布线和所述第二布线位于同一层上,所述外部非发射区域包括:敞开的外部无机表面部分;以及外部无机表面部分,连接到所述敞开的外部无机表面部分,具有位于所述敞开的外部无机表面部分与所述发射区域之间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在平面图中完全围绕所述发射区域,并且所述封装结构包括与整个所述外部无机表面部分进行接触而不与所述敞开的外部无机表面部分进行接触的无机下表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致发光装置,其中:所述下结构包括在平面图中旁通所述凹口以电连接在所述第一布线与所述第二布线之间的连接构件,并且所述连接构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外部非发射区域中。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致发光装置,其中,所述封装结构为柔性多层。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窗为在平面图中被所述发射区域完全围绕的所述光透射区域,所述下结构包括电致发光单元,所述电致发光单元具有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中间层,所述下结构包括:第一布线,在从所述发射区域朝向所述光透射区域的第一侧的方向上延伸;以及第二布线,在远离所述光透射区域的与所述光透射区域的所述第一侧面对的第二侧朝向所述发射区域的方向上延伸,所述光透射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布线与所述第二布线之间,所述第一布线和所述第二布线位于同一层上,所述第一布线和所述第二布线与所述发射区域叠置,所述第一布线和所述第二布线向所述第一电极或所述第二电极供应驱动电流,并且所述第一布线和所述第二布线具有相同的驱动电流状态。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致发光装置,其中:所述下结构包括在平面图中旁通所述光透射区域以电连接在所述第一布线与所述第二布线之间的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构件包括:第三布线,位于与其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布线和所述第二布线的层不同的层上;以及第四布线,位于其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布线和所述第二布线的层上,并且所述第三布线和所述第四布线与所述发射区域叠置。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装置,所述电致发光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封装结构上的触摸面板,其中:所述触摸面板包括:第一感测电极,与所述窗邻近;以及第二感测电极,位于比所述第一感测电极远离所述窗处,并且所述第一感测电极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感测电极的面积。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装置,所述电致发光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封装结构上的触摸面板,其中:所述触摸面板包括:第一虚设电极,与所述窗邻近;以及第二虚设电极,位于比所述第一虚设电极远离所述窗处,并且所述第一虚设电极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虚设电极的面积。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装置,所述电致发光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封装结构上并且包括第一触摸电极的触摸面板,其中:所述第一触摸电极包括:第一部分,在从所述发射区域朝向所述窗的第一侧的方向上延伸;第二部分,在远离所述窗的与所述窗的所述第一侧面对的第二侧朝向所述发射区域的方向上延伸;以及第一连接构件,在平面图中旁通所述窗以连接在所述第一触摸电极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并且所述窗位于所述第一触摸电极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致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窗为所述光透射区域并且所述触摸面板还包括第二触摸电极,所述第二触摸电极包括:第一部分,在从所述发射区域朝向所述窗的第三侧的方向上延伸;第二部分,在远离所述窗的与所述窗的所述第三侧面对的第四侧朝向所述发射区域的方向上延伸;以及第二连接构件,在平面图中旁通所述窗以连接在所述第二触摸电极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所述窗位于所述第二触摸电极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所述第一触摸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摸电极在不同的方向上延伸,并且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和所述第二连接构件不彼此叠置。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装置,其中:所述下结构包括:外部总线布线,与所述发射区域的第一侧邻近;第一终端布线和第二终端布线,连接到所述外部总线布线并且从所述下结构的外部向所述外部总线布线供应驱动电流;以及电流布线,延伸为与所述发射区域交叉并且连接到所述外部总线布线以从所述外部总线布线接收所述驱动电流,从所述发射区域的所述第一侧到所述窗的距离不小于从所述发射区域的与所述发射区域的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到所述窗的距离,所述第一终端布线和所述窗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二终端布线和所述窗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下结构包括在平面图中完全围绕所述发射区域的外部非发射区域,所述外部非发射区域包括在平面图中完全围绕所述发射区域的外部无机表面部分,并且所述封装结构包括与整个所述外部无机表面部分进行接触的无机下表面。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致发光装置,其中:所述外部非发射区域包括敞开的外部无机表面部分,所述外部无机表面部分连接到所述敞开的外部无机表面部分并且包括位于所述敞开的外部无机表面部分与所述发射区域之间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所述无机下表面不与所述敞开的外部无机表面部分进行接触。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致发光装置,其中,所述封装结构为柔性多层。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致发光装置,其中:所述外部非发射区域包括敞开的外部无机表面部分,所述外部无机表面部分连接到所述敞开的外部无机表面部分并且包括位于所述敞开的外部无机表面部分与所述发射区域之间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所述封装结构的所述无机下表面不与所述敞开的外部无机表面部分进行接触。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窗为所述凹口,所述凹口在平面图中在第一方向上向内凹陷以具有倾斜的侧面,所述下结构包括电流布线和外部总线布线,所述外部总线布线包括与所述凹口的所述倾斜的侧面对应的倾斜部分,所述电流布线连接到所述外部总线布线的所述倾斜部分,在从所述外部总线布线的所述倾斜部分朝向所述发射区域的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与所述外部总线布线一体地形成为单体,并且所述电流布线与所述发射区域叠置。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致发光装置,其中:所述倾斜部分包括:第一部分,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上延伸;以及第二部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彼此交替地连接,使得所述倾斜部分具有阶梯形状,所述电流布线连接到所述外部总线布线的所述倾斜部分的所述第一部分,所述下结构包括在平面图中完全围绕所述发射区域的外部非发射区域,所述外部非发射区域包括在平面图中完全围绕所述发射区域的外部无机表面部分,并且所述封装结构包括与整个所述外部无机表面部分进行接触的无机下表面。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致发光装置,其中,所述倾斜部分包括所述第一部分中的具有不同长度以连接到不同数目的所述电流布线的至少两个第一部分和/或所述第二部分中的具有不同长度的至少两个第二部分。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致发光装置,其中:所述外部非发射区域包括敞开的外部无机表面部分,所述外部无机表面部分连接到所述敞开的外部无机表面部分并且包括位于所述敞开的外部无机表面部分与所述发射区域之间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所述封装结构不与所述敞开的外部无机表面部分进行接触。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致发光装置,其中,所述封装结构为柔性多层。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致发光装置,其中,所述倾斜部分包括所述第一部分中的具有不同长度以连接到不同数目的所述电流布线的至少两个第一部分和/或所述第二部分中的具有不同长度的至少两个第二部分。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致发光装置,其中:所述外部非发射区域包括敞开的外部无机表面部分,所述外部无机表面部分连接到所述敞开的外部无机表面部分并且包括位于所述敞开的外部无机表面部分与所述发射区域之间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所述封装结构不与所述敞开的外部无机表面部分进行接触。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电致发光装置,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明绪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