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工格室加筋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3251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土工格室加筋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铺设的垫层、基层和面层,其中,所述垫层为砂砾或碎石层,所述基层为加入了土工格室的沥青混凝土层,所述面层为沥青混凝土层;所述土工格室包括筋带及异型插件,所述筋带通过所述异型插件固定;所述异型插件整体上呈倒U型,其包括上部的U型杆以及下部的螺丝口、锥型尖端和卡扣,所述卡扣通过所述螺丝口与所述U型杆连接,通过旋转来调节所述卡扣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变形能力,限制沥青路面结构性破坏裂缝和变形的开展,提高沥青路面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质量,还具有方便施工的优点。

A Geotextile Reinforced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工格室加筋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
本技术涉及公路路面
,尤其涉及一种土工格室加筋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呈现了飞跃式的发展,由于材料质量、外部环境、设计、施工不当,加之交通量较大幅度的提高、汽车轴载量增加和大型化、超载及车辆行使渠化等因素,对公路的使用条件日益苛刻,尤其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许多高等级公路,即使采用重交通沥青甚至从国外进口优质沥青,车辙、温度收缩、裂缝、水损害等破坏时有发生,使许多路面远在设计使用年限之前便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维修罩面,且带来了大量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沥青路面开裂的主要原因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由于行车荷载的作用而产生的结构性破坏裂缝,一般称之为荷载型裂缝;另一种主要是由于沥青面层温度变化而产生的温度裂缝,包括低温收缩裂缝和疲劳裂缝,一般称之为非荷载型裂缝。其中,沥青路面的结构性破坏裂缝主要是由于行车荷载引起的,在车轮荷载作用大于基层材料的抗拉强度时,基层的底部就会很快开裂,在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底部的裂缝会逐渐扩展到上部,并使沥青面层也产生开裂破坏。高等级公路路面快速开裂破坏在我国已十分普遍,开裂破坏加速了高等级公路路面劣化,缩短了其使用寿命,而且易造成车祸,已成为高等级公路主要病害之一。路面裂缝不仅严重地影响了道路的使用性能、降低了交通安全性、减弱了道路结构承载能力;而且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维修,严重地影响交通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质量高、方便施工的土工格室加筋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可有效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变形能力,限制沥青路面结构性破坏裂缝和变形的开展,提高沥青路面使用寿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土工格室加筋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铺设的垫层、基层和面层,其中,所述垫层为砂砾或碎石层,所述基层为加入了土工格室的沥青混凝土层,所述面层为沥青混凝土层;所述土工格室包括筋带及异型插件,所述筋带通过所述异型插件固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异型插件整体上呈倒U型,其包括上部的U型杆以及下部的螺丝口、锥型尖端和卡扣,所述卡扣通过所述螺丝口与所述U型杆连接,通过旋转来调节所述卡扣位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扣面积大于所述异型插件截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层厚度大于所述土工格室高度。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层与所述面层之间还铺设有一层土工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在沥青混凝土基层中增加土工格室,土工格室使沥青混凝土的侧向约束增强,从而提高了沥青混凝土基层的承载能力;异型插件插入垫层中若干厘米,增大了土工格室的约束作用,进一步提高沥青混凝土基层的承载能力;土工格室可使基层底面由行车荷载产生的拉应力明显减小,避免了基层底部的开裂,从而减少路面开裂,提高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抗变形的能力。(2)基层厚度大于土工格室高度,形成了一个应力缓冲层,因为加筋土工格室基层的变形模量大于面层的变形模量,如果没有该应力缓冲层会导致面层中应力集中,因此应力缓冲层既避免了因应力集中导致沥青面层破坏,又避免了异型插件刺穿上层土工布。(3)卡扣面积大于插件截面,可以避免异型插件在运营中进一步刺入垫层,避免土工格室局部受拉破坏;卡扣通过螺丝口与U型杆连接,通过旋转可调节卡扣位置,从而精准的控制异型插件插入垫层的深度。(4)在基层表面铺设的土工布可防止基层底部的裂缝扩展到面层,有效的预防了反射裂缝。(5)本技术提高了沥青路面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质量,还具有方便施工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筋带与异型插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异型插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垫层,2-基层,3-土工布,4-面层,5-土工格室,6-异型插件,7-筋带,8-U型杆,9-螺丝口,10-锥型尖端,11-卡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土工格室加筋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如图1-3所示,包括自下而上依次铺设的垫层1、基层2和面层4,其中,所述垫层1的材料为砂砾或碎石,含泥量不大于5%,所述基层2为加入了土工格室5的沥青混凝土,所述面层4为沥青混凝土;所述土工格室5包括筋带7及异型插件6,所述筋带7通过所述异型插件6固定,即土工格室5的每个节点通过异型插件6插接编织连接而成。在沥青混凝土基层2中增加土工格室5,土工格室5使沥青混凝土的侧向约束增强,从而提高了沥青混凝土基层的承载能力;异型插件6插入垫层1中若干厘米,增大了土工格室5的约束作用,进一步提高沥青混凝土基层的承载能力;土工格室5可使基层底面由行车荷载产生的拉应力明显减小,避免了基层2底部的开裂,从而减少路面开裂,提高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抗变形的能力。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异型插件6包括上部的U型杆8以及下部的螺丝口9、锥型尖端10和卡扣11,所述卡扣11通过所述螺丝口9与所述U型杆8连接,通过旋转来调节所述卡扣11位置。具体地,异型插件6整体上呈倒U型,异型插件6底端为圆锥形,异型插件的圆锥形端部以上带螺丝口,卡扣通过旋转与异型插件合成一体;将异型插件6插入垫层1中一定深度,具体插入深度通过卡扣11的位置控制。所述卡扣11面积大于所述异型插件6截面,可以避免异型插件在运营中进一步刺入垫层,避免土工格室局部受拉破坏。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基层2厚度大于所述土工格室5高度,厚度差为若干厘米,本实施例优选的厚度差是1cm。具体地,基层厚度大于土工格室高度,形成了一个应力缓冲层,应力缓冲层既避免了因应力集中导致沥青面层破坏,又避免了异型插件刺穿上层土工布。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基层2与所述面层4之间还铺设有一层土工布3,在基层表面铺设的土工布可防止基层底部的裂缝扩展到面层,有效的预防了反射裂缝。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动,这些改进和变动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工格室加筋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下而上依次铺设的垫层、基层和面层,其中,所述垫层为砂砾或碎石层,所述基层为加入了土工格室的沥青混凝土层,所述面层为沥青混凝土层;所述土工格室包括筋带及异型插件,所述筋带通过所述异型插件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工格室加筋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下而上依次铺设的垫层、基层和面层,其中,所述垫层为砂砾或碎石层,所述基层为加入了土工格室的沥青混凝土层,所述面层为沥青混凝土层;所述土工格室包括筋带及异型插件,所述筋带通过所述异型插件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工格室加筋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型插件整体上呈倒U型,其包括上部的U型杆以及下部的螺丝口、锥型尖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先尧程江涛王国斌王红明易哲尹其邹东林汪欣怡任靓蓓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