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衣机进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3238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2:14
一种洗衣机进水结构,包括门体组件、进水阀和洗衣筒;所述洗衣筒上有开口,门体组件启闭洗衣筒上的开口,进水阀的进水端连通水源,进水阀的出水端连通洗衣筒内腔;还包括分流器,分流器的进水端连通进水阀的出水端,分流器的出水端处设有向洗衣筒内腔供水的主流道口和向门体组件供水的副流道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具备主流道口和副流道口的分流器,能有效的将进水分成两路,一路直接喷洒到洗衣筒内腔的衣物上、让衣物更加快速及更加均匀地吸收水分,另一路则喷洒到门体的玻璃窗上、结合程序的控制可将附在玻璃窗和/或密封圈上的泡沫和污渍冲刷干净。

A Water Intake Structure of Wash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洗衣机进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洗衣机,特别涉及一种洗衣机进水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滚筒洗衣机的进水一般先进入洗衣筒的外桶,然后随着进水量的增加,水位逐步上升,水从洗衣内桶下部的孔进入到洗衣内桶内部;排水时,水位逐步下降,水从洗衣内桶下部的孔流出洗衣内桶到外桶。因泡沫的密度比水小,泡沫会浮在水面上,排水出泡沫比水慢排出内桶,因此,门上的玻璃窗和门密封圈常常会残留有泡沫,久而久之就会积累脏污,影响洗衣效果和洗衣体验。中国专利文献号CN103556437A于2014年2月5日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洗衣机消泡系统,并具体公开了:包括内桶和外桶,外桶上方设有外桶盖,外桶盖上设有喷嘴,喷嘴通过进水管路与进水阀相连,喷嘴至少设置一个,且喷嘴的喷射方向指向内桶与外桶之间,进水阀与控制器相连。该结构中的消泡系统结构复杂,且制造成本高,因此有必要做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容易、可靠性强、用户使用体现好的洗衣机进水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洗衣机进水结构,包括门体组件、进水阀和洗衣筒;所述洗衣筒上有开口,门体组件启闭洗衣筒上的开口,进水阀的进水端连通水源,进水阀的出水端连通洗衣筒内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流器,分流器的进水端连通进水阀的出水端,分流器的出水端处设有向洗衣筒内腔供水的主流道口和向门体组件供水的副流道口。所述分流器的出水端处设有挡水板,挡水板一端与分流器出水端连接、另一端与分流器出水端间隔配合形成所述的主流道口。所述副流道口为开设于挡水板上的通孔,副流道口设置一个以上。所述副流道口为圆形通孔,其孔径为D;所述副流道口设置两个,且彼此间的中心距为L2;其中,L2>D。所述挡水板至少部分呈扇形设置,副流道口设置于扇形区域上,且扇形区域的直径为L1,其中,L1>2·L2。所述分流器为竖直设置的管状体,挡水板倾斜设置于分流器底端,其中,挡水板的高位与分流器连接、低位与分流器间隔形成所述的主流道口,主流道口朝向洗衣筒内腔。所述分流器的出水端与副流道口上下对应。所述门体组件包括设置于内侧的玻璃窗,玻璃窗上设有倾斜部,副流道口位于倾斜部上方。所述洗衣筒的开口处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上设有连接管,分流器的进水端穿过连接管并伸入洗衣筒内腔;所述分流器的进水端通过进水管与进水阀的出水端连接。所述分流器上设有止退环和限位环,止退环上有锥形面且插入进水管中,限位环定位在连接管上。本技术通过设置具备主流道口和副流道口的分流器,能有效的将进水分成两路,一路直接喷洒到洗衣筒内腔的衣物上、让衣物更加快速及更加均匀地吸收水分,另一路则喷洒到门体的玻璃窗上、结合程序的控制可将附在玻璃窗和/或密封圈上的泡沫和污渍冲刷干净。具体地,主、副流道口分别位于分流器底部的出水端,出水端处设有倾斜的挡水板,挡水板一侧与出水端间隔配合形成主流道口,副流道口为挡水板上的通孔,本结构简单合理,加工难度低,而且可适应不同型号的洗衣机,则通用性和实用性强;玻璃窗上设有倾斜部,能有效的引导水均匀流淌在玻璃窗上,进而使冲刷效果更好,用户使用体现更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洗衣机的开门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洗衣机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洗衣机的关门状态截面图。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分流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分流器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6,本实施例涉及的洗衣机为滚筒洗衣机,洗衣机进水结构包括门体组件1、进水阀5和洗衣筒6;洗衣筒6由箱体7包裹,洗衣筒6前侧开设有开口6.1,门体组件1启闭洗衣筒6上的开口6.1,进水阀5的进水端连通水源,进水阀5的出水端连通洗衣筒6内腔,以便为其供水;除此以外,还包括分流器3,分流器3的进水端连通进水阀5的出水端,分流器3的出水端处设有向洗衣筒6内腔供水的主流道口3.1和向门体组件1供水的副流道口3.2。本结构中的分流器3能将进水分成两路,一路直接喷洒到洗衣筒内腔的衣物上、让衣物更加快速及更加均匀地吸收水分,另一路则喷洒到门体的玻璃窗上、结合程序的控制可将附在玻璃窗和/或密封圈上的泡沫和污渍冲刷干净。进一步说,分流器3的出水端处设有挡水板3.4,挡水板3.4一端与分流器3出水端连接、另一端与分流器3出水端间隔配合形成上述的主流道口3.1,从分流器3出水端出来的水经过主流道口3.1后供给洗衣筒6,能均匀、快速的打湿衣物,为洗涤做准备。进一步说,副流道口3.2为开设于挡水板3.4上的圆形通孔,副流道口3.2并排设置两个;副流道口3.2的孔径为D,两副流道口3.2之间的中心距为L2,其中,L2>D;挡水板3.4有部分呈扇形设置,副流道口3.2设置于扇形区域内,扇形区域的直径为L1,其中,L1>2·L2。进一步说,分流器3为竖直设置的管状体,其内腔为供水流道3.3,挡水板3.4倾斜设置于分流器3底端,其中,挡水板3.4的高位与分流器3连接、低位与分流器3间隔形成主流道口3.1,主流道口3.1朝向洗衣筒6内腔;分流器3的出水端与副流道口3.2上下对应,以保证水经副流道口3.2的分流到达门体组件1内侧进行冲刷。进一步说,门体组件1包括设置于内侧的玻璃窗1.1,玻璃窗1.1顶部设有倾斜部1.2,副流道口3.2位于倾斜部1.2上方,水从副流道口3.2出来后直接落在玻璃窗1.1上,进而有效的对其进行冲刷。进一步说,洗衣筒6的开口6.1处设置有密封圈2,密封圈2顶部设有连接管2.1,分流器3的进水端穿过连接管2.1并伸入洗衣筒6内腔,以便对洗衣筒6内腔和玻璃窗1.1供水,且由于连接管2.1是有密封圈2一体成型的,连接管2.1能有效的对分流器6外壁进行密封,避免漏水;分流器3的进水端通过进水管4与进水阀5的出水端连接。进一步说,分流器3顶部成型有止退环3.5、中部成型有限位环3.6;止退环3.5上有锥形面且插入进水管4中,在锥形面的作用下能有效防止分流器3脱出进水管4,使彼此间的连接更加可靠;限位环3.6定位在连接管2.1上,限位环3.6能保证分流器3与连接管2.1间的安装位置。上述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洗衣机进水结构,包括门体组件(1)、进水阀(5)和洗衣筒(6);所述洗衣筒(6)上有开口(6.1),门体组件(1)启闭洗衣筒(6)上的开口(6.1),进水阀(5)的进水端连通水源,进水阀(5)的出水端连通洗衣筒(6)内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流器(3),分流器(3)的进水端连通进水阀(5)的出水端,分流器(3)的出水端处设有向洗衣筒(6)内腔供水的主流道口(3.1)和向门体组件(1)供水的副流道口(3.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洗衣机进水结构,包括门体组件(1)、进水阀(5)和洗衣筒(6);所述洗衣筒(6)上有开口(6.1),门体组件(1)启闭洗衣筒(6)上的开口(6.1),进水阀(5)的进水端连通水源,进水阀(5)的出水端连通洗衣筒(6)内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流器(3),分流器(3)的进水端连通进水阀(5)的出水端,分流器(3)的出水端处设有向洗衣筒(6)内腔供水的主流道口(3.1)和向门体组件(1)供水的副流道口(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洗衣机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器(3)的出水端处设有挡水板(3.4),挡水板(3.4)一端与分流器(3)出水端连接、另一端与分流器(3)出水端间隔配合形成所述的主流道口(3.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洗衣机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流道口(3.2)为开设于挡水板(3.4)上的通孔,副流道口(3.2)设置一个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洗衣机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流道口(3.2)为圆形通孔,其孔径为D;所述副流道口(3.2)设置两个,且彼此间的中心距为L2;其中,L2>D。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洗衣机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3.4)至少部分呈扇形设置,副流道口(3.2)设置于扇形区域上,且扇形区域的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