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柱的进水结构及膜柱的上密封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61284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2 1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膜柱的进水结构,所述膜柱包括外壳,在外壳的两端设有上盖组件和下盖组件,上盖组件和下盖组件之间设置过滤结构,所述上盖组件、下盖组件和过滤结构串接紧固在支撑杆上,在上盖组件上设有进水结构,所述进水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为条形,所述第二通道的出口位于上盖组件的侧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中的第二通道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且第二通道具有更小的尺寸,产生的缺陷小,因此,在膜柱的组装过程中上盖组件所受到的挤压力更均匀,因此其承压力更强;在保证正常使用的前提下,本申请的上盖组件可以更薄,从而减轻膜柱的重量,提升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过滤膜
,尤其涉及一种膜柱的进水结构及应用该进水结构的上密封板。
技术介绍
本申请的申请人在本申请的申请日前已提交了一份名称为“膜过滤组件”、公布号为CN105771666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及一份名称为“膜过滤组件及其膜芯预紧结构”,公布号为CN105903353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如图1所示的膜柱,该膜柱包括外壳1,在外壳1的两端设有上盖组件2和下盖组件3,上盖组件2和下盖组件3之间设置过滤结构4,所述上盖组件2、下盖组件3、和过滤结构4串接紧固在支撑杆6上,在上盖组件2上设有进水结构,该进水结构包括第一通道211和水平输入区域212,该第一通道211与支撑杆6轴线平行,水平输入区域212为弧面柱形结构,即在上盖组件2的侧壁上形成尺寸较大的弧面柱形缺口,由于水平输入区域212需要与第一通道211连通,因此弧面柱的上下弧面的面积较大,因此弧面柱形缺口的体积较大,给上盖组件带来的缺陷较大,因此在膜柱的组装过程中,若上盖组件2过薄,那么在挤压作用下,上盖组件2极有可能因受力不均匀而产生碎裂,从而影响膜柱的密封性,降低过滤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进水结构,该进水结构的结构简单。还要提供一种应用该进水结构的上密封板,该上密封板的结构简单,承压力更强。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膜柱的进水结构,所述膜柱包括外壳,在外壳的两端设有上盖组件和下盖组件,上盖组件和下盖组件之间设置过滤结构,所述上盖组件、下盖组件和过滤结构串接紧固在支撑杆上,在上盖组件上设有进水结构,所述进水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为条形,所述第二通道的出口位于上盖组件的侧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中的第二通道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且第二通道由现有的弧面柱形结构优化为条形结构,具有更小的尺寸,产生的缺陷小,因此,在膜柱的组装过程中上盖组件所受到的挤压力更均匀,因此其承压力更强;在保证正常使用的前提下,本申请的上盖组件可以更薄,从而减轻膜柱的重量,提升经济性。所述过滤结构可以为相互间隔堆列的膜片、密封圈和导流盘,也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其它结构。进一步,所述第二通道的截面为方形或圆形,这样形状的第二通道结构简单,加工更方便,便于连续化生产。进一步,所述第一通道的轴线与支撑杆轴线的平行,此时第一通道的路径最短,料液的能量损失小,有助于提升过滤效率。进一步,所述第二通道含有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的出口均位于上盖组件的侧壁。支路数量的设置需要同时考虑上盖组件的受力缺陷和进料压力,经验证,当所述第二通道含有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时,可以在保证缺陷较小的前提下降低料液进入膜柱的阻力,提升过滤速度。进一步,所述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分布于第一通道轴线与支撑杆轴线共同所在的轴向平面的两侧。这样分布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可以使上盖组件的受理更加均匀。进一步,所述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以所述轴向平面为对称轴对称。此时,对称分布的第一支路与第二支路可以进一步提升上盖组件的受力均匀性,进一步提升上盖组件的承压力,降低上盖组件的厚度。进一步,所述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位于同一平面,此时,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不仅对称分布而且长度最短,不仅上盖组件的受力均匀,而且料液的能量损失小。含有上述膜柱的进水结构的膜柱的上密封板,所述膜柱包括外壳,在外壳的两端设有上盖组件和下盖组件,所述上盖组件包括上法兰盘和上密封板,上盖组件和下盖组件之间设置有过滤结构,所述上盖组件、下盖组件和过滤结构串接紧固在支撑杆上,所述上盖组件包括上法兰盘和上密封板,所述的进水结构的第一通道贯穿上法兰盘且其轴向深度>上法兰盘的厚度,即第一通道一段贯穿上法兰盘,一段位于上密封板。拥有该进水结构的上密封板的结构对称,组装时各处受力更均匀,承压力更强,可以制作得更薄。进一步,所述上密封板为方形或圆形。上密封板的形状根据膜片的形状进行调整。进一步,所述上密封板上还设有浓缩液出口,料液从进水结构进入外壳,经膜片过滤后所得浓缩液从浓缩液出口排出。这样设置的料液运动轨迹可以使料液与膜片充分接触,提升过滤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膜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膜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上密封板的俯视图。图4为图3的A-A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的膜柱,包括外壳1,在外壳1的两端设有上盖组件2和下盖组件3,上盖组件2和下盖组件3之间设置有过滤结构4,所述上盖组件2、下盖组件3和过滤结构4串接紧固在支撑杆6上。上盖组件2包括上法兰盘22和上密封板21,上盖组件2中设有进水结构,该进水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通道211和第二通道214,所述第一通道211的轴线与支撑杆6轴线平行,其深度大于所述上法兰盘22的厚度且小于所述上盖组件2的厚度,即第一通道211一段贯穿上法兰盘22,一段为位于上密封板21的盲孔,而第二通道214则位于上密封板21。所述上密封板21上还设有浓缩液出口213,料液从进水结构进入外壳1,经过滤结构4过滤后所得浓缩液从浓缩液出口213排出。所述上密封板21为方形或圆形。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二通道214含有第一支路215和第二支路216,所述第一支路215和第二支路216分布于第一通道211轴线与支撑杆6轴线共同所在的轴向平面的两侧且以该轴向平面为对称轴对称,所述第一支路215和第二支路216位于同一平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膜柱的进水结构,所述膜柱包括外壳(1),在外壳(1)的两端设有上盖组件(2)和下盖组件(3),上盖组件(2)和下盖组件(3)之间设置过滤结构(4),所述上盖组件(2)、下盖组件(3)和过滤结构(4)串接紧固在支撑杆(6)上,在上盖组件(2)上设有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通道(211)和第二通道(214),所述第二通道(214)为条形,所述第二通道(214)的出口位于上盖组件(2)的侧壁。

【技术特征摘要】
1.膜柱的进水结构,所述膜柱包括外壳(1),在外壳(1)的两端设有上盖组件(2)和下盖组件(3),上盖组件(2)和下盖组件(3)之间设置过滤结构(4),所述上盖组件(2)、下盖组件(3)和过滤结构(4)串接紧固在支撑杆(6)上,在上盖组件(2)上设有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通道(211)和第二通道(214),所述第二通道(214)为条形,所述第二通道(214)的出口位于上盖组件(2)的侧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柱的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214)的截面为方形或圆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柱的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211)的轴线与支撑杆(6)轴线的平行。4.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膜柱的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214)含有第一支路(215)和第二支路(216),所述第一支路(215)和第二支路(216)的出口均位于上盖组件的侧壁。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膜柱的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路(215)和第二支路(216)分布于第一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岱峰韩亮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美富特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