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锌焙砂生产和循环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63193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2:06
一种锌焙砂生产和循环利用系统,包括回转窑,回转窑包括窑头和窑尾,窑头上设置有出料口,窑尾上设置有进料口和烟气出口,所述窑头端设置粉碎装置、收集锌焙砂的集料装置和用于向回转窑内提供燃料的重油喷射装置,所述粉碎装置通过输送带与窑头的出料口连接,粉碎装置与集料装置连接,所述窑尾端设置有上料机和沉降室,上料机与所述窑尾的进料口连接,沉降室与所述窑尾的烟气出口连接,所述沉降室还通过输料管连接沉淀池,沉淀池设置有匹配的板框压滤机,板框压滤机通过输料管与上料机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和构造合理,使锌焙砂的大规模、高质量的稳定供应成为可能,且生产过程中环境污染少、产品得率高,具有重要的实际生产意义。

A Zinc Calcination Production and Recycl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锌焙砂生产和循环利用系统
本技术涉及锌焙砂生产加工
,具体为一种锌焙砂生产和循环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一方面锌资源需求缺口很大,另一方面各种大量的含锌工业废灰渣和含锌危废料直接排放到环境中,造成能源、资源的再次浪费的同时会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和破坏,现有生产技术中由于这些含锌废料的回收成本高、效益低、回收技术不过关,并不能大规模的回收含锌废渣并将其转变为质量稳定、可利用度高的炼锌原料,进而解决环境污染的同时减少资源缺口。现有技术中,锌一般通过湿法炼锌工艺得到,其包括焙烧、浸出、净化、电解及熔铸等工序,锌焙砂作为湿法炼锌的主要原料,现有生产中,锌焙砂原料日益紧缺,生产得率较低,且质量不稳定,成分含量复杂,锌含量低而硅、铅、铜、铁等杂质的含量高,因此而导致湿法炼锌过程普遍面临炼锌效率不高、纯度不足、质量不稳定以及效率不高等问题,因此,提高原料锌焙砂的质量稳定性和保证锌焙砂的规模生产能力,对锌的优化生产和大规模生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于提供一种锌焙砂生产和循环利用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缺点。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锌焙砂生产和循环利用系统,包括回转窑,回转窑包括窑头和窑尾,窑头上设置有出料口,窑尾上设置有进料口和烟气出口,所述窑头端设置粉碎装置、收集锌焙砂的集料装置和用于向回转窑内提供燃料的重油喷射装置,所述粉碎装置通过输送带与窑头的出料口连接,粉碎装置与集料装置连接,所述窑尾端设置有上料机和沉降室,上料机与所述窑尾的进料口连接,沉降室与所述窑尾的烟气出口连接,所述沉降室还通过输料管连接沉淀池,沉淀池设置有匹配的板框压滤机,板框压滤机通过输料管与上料机连接。本技术中,所述回转窑内包括预热段与反应段,所述预热段靠近窑尾设置,预热段的长度为10~15m,反应段靠近窑头设置,反应段的长度为15~20m。本技术中,所述重油喷射装置为重油燃烧机喷枪,重油燃烧机喷枪与窑头抵接,其沿窑头向窑尾的方向喷射重油。本技术中,所述粉碎装置上设置有配套的除尘装置。本技术中,所述除尘装置为布袋除尘器,布袋除尘器通过输料管与集料装置连接。本技术中,所述沉降室上设置有铅泥出口与烟气出口,铅泥出口通过输料管与铅泥收集装置连接,烟气出口通过输料管与沉淀池连接。本技术中,沉降室为两级沉降室,沉降室与沉淀池间设置有两级喷淋塔。本技术中,所述沉降室与沉淀池间设置有搅拌池,搅拌池上设置有配套的碳酸氢铵添加装置。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锌焙砂生产和循环利用系统,其能在实际应用中进行大规模生产和加工,以大量供应锌焙砂,减少锌焙砂的原料缺口,该生产和循环利用系统生产得到的锌焙砂质量稳定、杂质含量相对较少,且生产过程中烟气处理工艺独特,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可以得到可以外售、具有经济效益的铅泥副产品,并且烟气处理中产生的含锌废料可以作为生产原料循环利用,从而提高锌焙砂的生产得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1、回转窑;2、重油喷射装置;3、粉碎装置;4、除尘装置;5、集料装置;6、上料机;7、沉降室;8、第一喷淋塔;9、第二喷淋塔;10、铅泥收集装置;11、搅拌池;12、沉淀池;13、板框压滤机;14、窑头;15、窑尾;16、预热段;17、反应段。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见图1的一种锌焙砂生产和循环利用系统的较佳实施例,该生产和循环利用系统包括回转窑1,回转窑1包括窑头14和窑尾15,回转窑1内包括预热段16与反应段17,其中预热段16靠近窑尾15设置,预热段16的长度为12m,其内温度为300~800℃,反应段17靠近窑头14设置,反应段17的长度为18m,温度范围800~1000℃,回转窑1的运动速度为0.8转/分钟。在预热段16中,原料开始时由于湿度大而抱团,形成大颗粒,在向窑头移动过程中逐步脱水并预热至800℃左右,在反应段17中,氧化锌能被C、CO及H2等还原成锌蒸汽,锌蒸汽再被O2氧化成ZnO,因此原料中的锌主要以Zn、ZnO、ZnCO3等形式存在于锌焙砂中。回转窑1的窑头14上设置有出料口,窑尾15上设置有进料口和烟气出口,窑头14端设置粉碎装置3、收集锌焙砂的集料装置5和用于向回转窑内提供燃料的重油喷射装置2,重油喷射装置2为重油燃烧机喷枪,重油燃烧机喷枪与窑头14抵接,重油燃烧机喷枪沿窑头14向窑尾15的方向喷射重油,而粉碎装置3通过输送带与窑头14的出料口连接,从而窑头14处的锌焙砂能进入粉碎装置3进行粉碎,从而得到客户需求粒度的产品,粉碎装置3与集料装置5连接,粉碎装置3上则设置有配套的除尘装置4,粉碎装置4为雷磨机,除尘装置4为布袋除尘器,布袋除尘器用于对雷磨机在粉碎锌焙砂的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过滤,雷磨机和布袋除尘器均通过输料管与集料装置5连接,集料装置5用于收集和分装加工好的锌焙砂产品,布袋除尘器与集料装置5连接的目的在于将布袋除尘器隔离下来的含锌粉尘回收,从而防止空气污染的同时增加产品得率。回转窑1的窑尾15端设置有上料机6和沉降室7,其中上料机6与窑尾15的进料口连接,原料经过上料机6而进入回转窑1内,沉降室7与窑尾15的烟气出口连接,沉降室7为两级沉降室,沉降室7上设置有铅泥出口与烟气出口,铅泥出口通过输料管与铅泥收集装置10连接,铅泥含铅高,可包装后外售,产生经济效益,烟气出口通过输料管依次与第一喷淋塔8、第二喷淋塔9、搅拌池11以及沉淀池12连接,第一喷淋塔8和第二喷淋塔9用于对烟尘进行进一步除尘处理,搅拌池11上设置有配套的碳酸氢铵添加装置,用于与烟尘内的锌元素进行反应,产生的碳酸锌通过沉淀池12沉淀后进而通过板框压滤机13进行压滤,压滤产生的含锌污泥通过输料管输送至上料机6中,作为原料继续使用,从而形成循环利用系统,提高产品得率。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锌焙砂生产和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回转窑,回转窑包括窑头和窑尾,窑头上设置有出料口,窑尾上设置有进料口和烟气出口,所述窑头端设置粉碎装置、收集锌焙砂的集料装置和用于向回转窑内提供燃料的重油喷射装置,所述粉碎装置通过输送带与窑头的出料口连接,粉碎装置与集料装置连接,所述窑尾端设置有上料机和沉降室,上料机与所述窑尾的进料口连接,沉降室与所述窑尾的烟气出口连接,所述沉降室还通过输料管连接沉淀池,沉淀池设置有匹配的板框压滤机,板框压滤机通过输料管与上料机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锌焙砂生产和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回转窑,回转窑包括窑头和窑尾,窑头上设置有出料口,窑尾上设置有进料口和烟气出口,所述窑头端设置粉碎装置、收集锌焙砂的集料装置和用于向回转窑内提供燃料的重油喷射装置,所述粉碎装置通过输送带与窑头的出料口连接,粉碎装置与集料装置连接,所述窑尾端设置有上料机和沉降室,上料机与所述窑尾的进料口连接,沉降室与所述窑尾的烟气出口连接,所述沉降室还通过输料管连接沉淀池,沉淀池设置有匹配的板框压滤机,板框压滤机通过输料管与上料机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锌焙砂生产和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窑内包括预热段与反应段,所述预热段靠近窑尾设置,预热段的长度为10~15m,反应段靠近窑头设置,反应段的长度为15~20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锌焙砂生产和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毅
申请(专利权)人:桂阳银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