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线束塞用防水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2828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线束塞用防水栓,包括防水栓本体,防水栓本体呈柱形结构,且防水栓本体下底面内凹具有可供线束插接的线束孔;防水栓本体上段间隔环绕防水栓本体外圆面一体成型有若干个外凸的外密封环,相邻两个外密封环之间形成沿密封槽,密封槽沿防水栓径向截面为U形,防水栓本体上端面上一体成型有凸起部,凸起部呈C型结构,且C型结构的上顶面为弧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有效减少与其他塑料零件发生粘连情况,且密封防水性能良好,可靠性高。

Waterproof plug for engine harness plu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线束塞用防水栓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特别是模塑制造塑料零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线束塞用防水栓。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科技进步,汽车已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发动机是汽车动力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发动机线束通过各种线束塞接入发动机机各部件。由于汽车使用环境多变,通常需要应对各种风霜雨雪天气,接入线束的各种线束塞也需要具有较强的密封防水性能。线束塞通常采用塑料材质制成,在外界环境中,容易发生老化,使用寿命缩短,可靠性较差,需要根据使用年限进行及时更换,而普通的线束塞端面平齐,容易与其他塑料件发生粘连,更换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有效减少与其他塑料零件发生粘连情况,且密封防水性能良好,可靠性高的发动机线束塞用防水栓。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动机线束塞用防水栓,包括防水栓本体,所述防水栓本体呈柱形结构,且防水栓本体下底面内凹具有可供线束插接的线束孔;所述的防水栓本体上段间隔环绕防水栓本体外圆面一体成型有若干个外凸的外密封环,相邻两个外密封环之间形成沿密封槽,所述的密封槽沿防水栓径向截面为U形,所述的防水栓本体上端面上一体成型有凸起部,所述的凸起部呈C型结构,且C型结构的上顶面为弧面。在使用时,由于防水栓上端面设计的凸起部,在安装好防水栓后,当防水栓与其他塑料零部件端面接触时,凸起部与其他塑料零部件先接触,受力挤压后,凸起部发生形变,防水栓上端面其他部分才可能与其他塑料零部件接触,由于凸起部的存在,防水栓上端面与其他塑料零部件端面不可能完全贴合,可避免防水栓上端面完全与其他塑料零部件贴合粘连,便于在维护更换时方便取出。进一步的,所述的线束孔贯穿防水栓本体,所述凸起部环绕防水栓本体顶部的线束孔设置。更进一步的,所述的防水栓本体上段的线束孔内壁表面一体成型有沿防水栓本体径向截面呈V形的内密封部,所述内密封部与防水栓本体上段外圆面上的外密封环对应设置。内密封部是对应具有贯穿的线束孔设计的,当线束孔贯穿时,除了对防水栓外周面的防水密封外,由于线束接入了防水栓,线束与防水栓之间也需要进一步进行密封防水,用以提高防水栓的可靠性。优选的,所述的防水栓本体由自渗油硅胶制成。自渗油硅胶含油一种与橡胶不相容的硅油,在硅橡胶固化后能缓慢的渗出来,具有良好的憎水性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发动机线束塞用防水栓,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有效减少与其他塑料零件发生粘连情况,且密封防水性能良好,可靠性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最优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最优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最优实施例的剖视图。图中1、防水栓本体2、线束孔3、外密封环4、密封槽5、凸起部。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发动机线束塞用防水栓,是本技术最优实施例,包括防水栓本体1,所述防水栓本体1呈柱形结构,且防水栓本体1下底面内凹具有可供线束插接的线束孔2。所述的线束孔2贯穿防水栓本体1。所述的防水栓本体1由自渗油硅胶制成。自渗油硅胶含油一种与橡胶不相容的硅油,在硅橡胶固化后能缓慢的渗出来,具有良好的憎水性能。所述的防水栓本体1上段间隔环绕防水栓本体1外圆面一体成型有若干个外凸的外密封环3,相邻两个外密封环3之间形成沿密封槽4,所述的密封槽4沿防水栓径向截面为U形,所述的防水栓本体1上端面上一体成型有凸起部5,所述凸起部5环绕防水栓本体1顶部的线束孔2设置。所述的凸起部5呈C型结构,且C型结构的上顶面为弧面。弧面设计的凸起部5,在生产时,方便加工脱模,同时弧形设计,与其他塑料零部件接触面积少,在防水栓上端面与其他塑料零部件接触时,有效防止粘连。所述的防水栓本体1上段的线束孔2内壁表面一体成型有沿防水栓本体1径向截面呈V形的内密封部,所述内密封部与防水栓本体1上段外圆面上的外密封环3对应设置。内密封部是对应具有贯穿的线束孔2设计的,当线束孔2贯穿时,除了对防水栓外周面的防水密封外,由于线束接入了防水栓,线束与防水栓之间也需要进一步进行密封防水,用以提高防水栓的可靠性。在使用时,由于防水栓上端面设计的凸起部5,在安装好防水栓后,当防水栓与其他塑料零部件端面接触时,凸起部5与其他塑料零部件先接触,受力挤压后,凸起部5发生形变,防水栓上端面其他部分才可能与其他塑料零部件接触,由于凸起部5的存在,防水栓上端面与其他塑料零部件端面不可能完全贴合,可避免防水栓上端面完全与其他塑料零部件贴合粘连,便于在维护更换时方便取出。如此设计的发动机线束塞用防水栓,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有效减少与其他塑料零件发生粘连情况,且密封防水性能良好,可靠性高。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线束塞用防水栓,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栓本体(1),所述防水栓本体(1)呈柱形结构,且防水栓本体(1)下底面内凹具有可供线束插接的线束孔(2);所述的防水栓本体(1)上段间隔环绕防水栓本体(1)外圆面一体成型有若干个外凸的外密封环(3),相邻两个外密封环(3)之间形成沿密封槽(4),所述的密封槽(4)沿防水栓径向截面为U形,所述的防水栓本体(1)上端面上一体成型有凸起部(5),所述的凸起部(5)呈C型结构,且C型结构的上顶面为弧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线束塞用防水栓,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栓本体(1),所述防水栓本体(1)呈柱形结构,且防水栓本体(1)下底面内凹具有可供线束插接的线束孔(2);所述的防水栓本体(1)上段间隔环绕防水栓本体(1)外圆面一体成型有若干个外凸的外密封环(3),相邻两个外密封环(3)之间形成沿密封槽(4),所述的密封槽(4)沿防水栓径向截面为U形,所述的防水栓本体(1)上端面上一体成型有凸起部(5),所述的凸起部(5)呈C型结构,且C型结构的上顶面为弧面。2.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浩然陈冬冬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德盈模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